You are now offline.

【Meet大南方】「想辦法在高峰把公司賣掉!」矽谷投資人:新創如何克服6大挑戰,在國際市場存活?

【Meet大南方】「想辦法在高峰把公司賣掉!」矽谷投資人:新創如何克服6大挑戰,在國際市場存活?
創業小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呼應高雄新創聚落正在成形,美西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Acorn Pacific Ventures合夥人謝忠高在Meet大南方創新創業嘉年華中,分享選擇創業地點的重要性。

現在矽谷、紐約、西雅圖之外,德州在稅金與成本的誘因下,成為美國新創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地點是很重要的,地點決定聚落的效應,也決定了可以雇用多少員工跟你一起打拼。」

Gartner Hype Cycle
Gartner每一年都會公布Hype Circle,點出該年度需特別注意、爬上高峰的技術概念。 Gartner

另外跟地點同樣重要的,是時機點。謝忠高以研調機構Gartner發布的Hype Cycle為例,任何技術都有發展的高峰與低谷,如2021年的報告中,NFT就處於最高峰,「一定要想辦法在最高峰把公司賣掉,我們看過太多錯過時機點的例子了。」

全球新創遭遇的挑戰:人才

也因待過矽谷,在第一線觀察美國新創遇到的困境,謝忠高也提出6個挑戰給遠在台灣的新創參考:

第一大挑戰,也毫無意外的是「人才」,過去新創可以用股票與夢想吸引人才,但現在科技巨頭給的誘因愈來愈大,讓新創公司必須與Google、亞馬遜、微軟等大公司搶人。

第二個挑戰,是因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帶來的遠距工作(WFH)風潮,當大家都在家工作,對企業來說難以創造公司文化,在吸引人才上也會打了折扣。

第三個挑戰,則是投資人較少聚焦在科技創新,更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客戶狀況。讓技術型的新創、產品尚未推出的新創在募資上會比較困難。

第四個挑戰,是比起過去,現在一家新創公司需要投入的錢、時間更甚以往。

第五個挑戰,也包含台灣新創的機會:矽谷的新創做硬體的愈來愈少,偏向軟體的狀況前所未有。

第六個挑戰,是現在許多印度移民,逐漸爬到高階主管甚至執行長的位置,不論Google、微軟或是近期的Twiter執行長都是印度裔,「身為華人,該怎麼跟他們打交道就是問題所在。」謝忠高說。

迎向海外市場必備的人才是?

不過,就算挑戰繁多,謝忠高仍勉勵台灣新創公司應該要跨出台灣、迎向海外市場。他分別在人、地點等不同面向給予建議。

「一個新創公司,一定要有幾種人,包含喜歡社交的連結者、對於產品高度了解的專家、極具說服力的推銷員,以及針對公司商業模式所需的國際人才。」他特別點名公司的執行長,應該多少具備推銷員的能力,成為新創公司最好的業務。

在地點方面,立足台灣可以展望東南亞、日本,但不要忘記與美國新創或大公司結盟,這樣才更有機會獲得美國創投的資金。

謝忠高的其他建議還包含:廣結善緣、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他更用《正氣歌》中的「鼎鑊甘如飴」——行為無所畏懼、不怕吃苦——來勉勵創業者,「一定要真心喜歡創業這件事情,因為它極有可能花你很多、很多的時間。」

2021 Meet大南方Edgar3.JPG
SparkLabs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認為,台灣新創出海的關鍵要素是:團隊、實績與時機。 創業小聚

SparkLabs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用了一個例子形容海外市場:「新創的服務就像是水桶,每天都有水(使用者)流進來,但水桶一定有漏洞(Bug、使用者體驗),創業家要思考怎麼留住最多的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去找更多水源,就是找尋最大的市場。」

為了增加在國際市場的存活機率,他點出新創必備仰賴的3個要素:團隊、實績與時機,「確保團隊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績不要太糾結於規劃,做就對了、最後是時機,在浪上一定是最孤獨的,不要怕,去觀察國際級的競爭對手在做什麼。」

具體的作法,邱彥錡認為新創資源不夠,應該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舉例來說,先透過市場報告與當地夥伴取得目標市場的洞察,並用最小可行性的產品去測試,再想辦法去挖掘藏在表現數據背後的意義。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陳君毅,原文標題:【Meet大南方】「想辦法在高峰把公司賣掉!」矽谷投資人第一手觀察:新創的6大挑戰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