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精心準備講稿,說出口時卻缺乏說服力?要練習精準表達其實只需要這五個步驟

精心準備講稿,說出口時卻缺乏說服力?要練習精準表達其實只需要這五個步驟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表達能力永遠是職場上重要的一項技能,從會議簡報到與投資人報告,成敗往往就差在表達的方式。相信許多人都有在心裡擬好長篇大論,說出口時卻支離破碎、令人難以理解的經驗,該如何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與精確表達的能力,首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朴注勇提供了簡單的五個步驟:

閱讀能使人充實,討論能激盪出新想法,而寫作是為了好好整理思緒、傳遞思想。所有的學問和討論都必須經過文字整理,才具備保存價值。

然而,在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我們極少看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點子,內容方面的錯誤更是多到連想給反饋都不知從何給起,但這並不代表學生沒有任何想法,只是要求他們以文字整理出來時,內容變得很難理解,不過通常請他們過來說明後,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由此可知,我們必須梳理好自己的想法,再進一步內化成為強而有力的寫作力,主張才得以被精確表達,也才具備說服力。

shutterstock_1182688006_thinking.jpg
pathdoc via shutterstock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自我訓練呢?很簡單,只要遵循以下五步驟。

步驟1:具體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對許多事件或現象做出回應,不管是看完一本書或一部電影,都會在心裡浮現「那本書很有趣」、「那部電影很無聊」等意見,但奇怪的是,如果要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後,表達自己的意見,就變得不容易了。其實不需想得太難,只要「具體」表現出理解程度就好,像是,與其說「不太懂」,不如說「我知道A主張能夠以○○的方式來說明△△的現象,但可以用◇◇來說明,這個部分我就不太懂了」。

步驟2:分析他人的主張和根據

接著,展開論證。論證是學問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為了支持令人存疑的主張而提出證據來消除懷疑。因此閱讀一篇文章時,首先要做出簡單的摘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理解核心內容,然後仔細分析該篇文章的主張與其根據,看看是否具有一致性。

步驟3:進一步深化思考

每個主張的背後都有其論證基礎和優缺點,我們應該對所有主張抱持懷疑的態度,設想「如果○○是(或不是)事實呢?」畢竟在學問的世界裡,可沒有什麼「過度謹慎」的事。我們可以觀察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看是否是有階層是否部分重疊,或者是否為相互獨立的關係,這些都有助於讓我們梳理思維。

邏輯寫作課
每個主張的背後都有其論證基礎和優缺點,我們應該對所有主張抱持懷疑的態度 unsplash

步驟4:表達支持或批判的立場

我們對於主張會有兩類的回應:

一種是接受,且進一步闡述或發展;另一種是指出問題所在,加以改善或修正。當然,你也可以將兩種結合,把內容著重在某一邊上。總之,你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並說明理由和根據。

表達支持(接受)的方式,可以如下所述:

  • A的主張中蘊含重要的洞察力,且內容有機會進一步擴張與發展。

  • ○○原本是為了說明△△而提出的,但是這個主張可以擴展並應用到◇◇上。

  • A的主張本身就有問題,但如果增加○○假設(或改變一部分主張的話),就能提高說服力。

表達批判(反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出邏輯上的謬論,另一個則是指出內容上的錯誤。具體的表達方式如下所述:

  • 以A為根據,來主張B是錯誤的推論。

  • A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明○○的現象,但△△的解釋存在其局限性。

  • 這個假設有一個缺點,就是⋯⋯。

步驟5:論證、反駁、再反駁

創造一個主張,就是尋找與主題相關的現象或資料,找出相對而言更能清楚說明的一種過程,因此之後如果有人反駁你的觀點,那就要「再反駁」,提出論證,以捍衛自己的觀點。

依照這個五步驟,無論是寫報告或論文,都會更容易讓人理解,並且大大提升說服力。

邏輯寫作課_正封300dpi (1)
樂金文化

本文摘自《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提筆就寫出獨到觀點、清楚表達意見, 又能強烈說服他人的技巧大公開》一書
作者: 朴注勇
出版日期:2021/08/11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樂金文化出版(合作書摘) 樂金文化出版(合作書摘)

樂金文化,創立於2018年,我們秉持編輯專業和文化使命,探索世界重要的問題、思想與趨勢,透過引介、出版海內外的優質好書,期許為每位愛書人帶來一場場的心靈饗宴,讓好書不寂寞。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