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高盛、麥肯錫磨鍊出來的說話技巧!三招助你精確表達自身觀點

從高盛、麥肯錫磨鍊出來的說話技巧!三招助你精確表達自身觀點
xFram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許多人進入跨國企業後,面對來自各國的人士時,總是過於緊張,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想法。曾任職於高盛(Goldman Sachs)、麥肯錫(McKinsey)的日本創業家戶塚隆將認為,普遍來說,亞洲商務人士往往害怕衝突,不願表達立場,或開會時一被問到問題就腦袋空白,在菁英集結的職場上容易被忽視。戶塚隆將提出,積極表態不等於衝突,反而能達到真正交流的目的,想培養精確表達觀點,可以從 3 個地方練習。

沒發言時也練習想像如何回答

平日接收意見、搜尋資料時,可以練習從不同觀點歸納意見,養成深化思考的習慣。例如看新聞時自問自答,針對節目主持人的問題,想像自己在現場會怎麼回答;參與會議時,就算沒有發言機會,也可以在內心歸納立場與證據,開口時就能精準傳達自己的意見。

延伸閱讀:「所以重點是?」說話高手都在用的3個訣竅,一開口就抓住要點

先說觀點,再提出具體理由

開會時經常有個狀況是,一個人講了半天,沒有人知道重點是什麼。《你和麥肯錫菁英的差別,只有1%》指出,說話先講結論,是商務人士的基本功。大家先聽到你整理後的觀點,才有辦法激盪各自想法。

此外,結論要搭配根據,討論才能變得具體。例如選擇顏色時,與其只爭執「藍色比較好」「我覺得是紅色」,不如說:「如果要營造清爽感,選藍色。」此時另一方就可能回應:「清爽感不錯,但這裡想強調的好像是熱情?這樣要選紅色。」當你拿出依據時,對方也能更理解你。

用「我相信」取代「我覺得」

有一次高盛的主管在看過戶塚隆將的報告後,把文中的「我覺得」都改成「我相信」。他認為這份資料扎實又有憑據,希望對方表達時要更有自信。

以英文來看,兩個詞的差距更加明顯。說出「I think」時,經常是在缺乏根據的情況下,然而要求自己說出「I believe」,則能強迫自己找證據、加強說服力。你可以說:「我相信這件事可以……原因是……。」試著多說「我相信」,提升他人對你的信賴感。

(本文取材自《你和麥肯錫菁英的差別,只有1%》,大是文化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 整理‧撰文 《經理人》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