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會議應用程式Zoom在8月31日宣布已進行首次投資,Zoom在這一年多來一直致力於從單純的App轉型為新創公司的發展跳板。為達成這個目標,Zoom在2020年推出Zoom應用程式開發和Zoom應用程式市場。在2021年4月Zoom另外宣布一項1億美元投資基金,對使用Zoom工具集的潛力新創公司提供25萬美元到250萬美元不等的金額。
疫情創造需求,需求帶來變革:Zoom開始思考轉型
根據《TechCrunch》在2020年11月中旬的報導,其作者Ron Miller提到:「疫情流行期間,因遠端工作需求增加,Zoom的使用量暴增,更成為商業界和教育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此時,若將視訊會議結合其他工具,相輔相成的擴大為一個工具集合平台是個不錯的想法,部份投資者甚至認為Zoom可能成為下一個新創生態系統(startup ecosystem)。」
但作為Zoom的早期投資者,Jim Scheinman說:「讓Zoom成為開放平台這個想法,在Zoom正式上市前,都還不是該公司高層考慮優先進行的項目」。不過疫情創造需求,需求會帶來變革,COVID-19的出現反而讓開放平台成為首要目標,Zoom在APP市場上,顯然大有可為。
然而,要打造一個軟體開發人員願意使用的平台其實大不容易,因為它需要大量的用戶,並讓這些用戶群成為新創公司的現成市場,Zoom很顯然已跨過這個門檻,但它還需要一套開發者工具來連接平台上的各種服務,最後它還需要能夠接納這些創新玩意的市場。
幫助新創公司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關注種子輪和A輪融資階段
為此,Zoom一直致力於開發者元件,並請來業界資深人士Ross Mayfield擔任應用程式集的產品負責人,Mayfield在其職業生涯中曾擔任兩家新創公司的要員,並負責管理開發人員計畫,他在與《TechCrunch》談到第一波投資時提到:「我們正在創造自己的投資生態系統,並特別關注種子輪和A輪投資階段,希望能和新創企業家一起在Zoom上創造豐碩的成果。」
至於平台要如何運作,Zoom的首席技術官Brendan Ittelson表示:「其中一部分是讓那些新創公司了解Zoom的內部資源,我們當然希望所投資的新創公司可以成功,但很大一部分也希望用該筆基金,鼓勵開發人員利用Zoom平台的產品。譬如說:Zoom有很多開發人員工具,新創公司可以用它們來建構自己的App,在2021年3月Zoom也推出一個軟體開發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用來幫助程式設計師將Zoom成功嵌入到其他App中」。
不過,會對Zoom平台上那些新創公司進行投資的,也並非Zoom而已,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Maven Ventures和Emergence Capital等都已經開始投資Zoom平台上的新創公司,例如:Mmhmm、Docket和ClassEdu,這些基金將會替新創公司提供另一種獲得資金的渠道,並努力實現他們的夢想。
放大格局:讓Zoom真正的Zoom「in」
這次Zoom投資的產業類別眾多,以生產協作為例,Warmly可事前提供會議與會者個人背景資料,並允許會議發起人替每個活動客製化Zoom背景、Fathom則能減輕邊開會議邊做筆記的壓力,運用簡單界面,讓使用者可在錄音時進行時間標記,並可將這些時間戳記剪輯並分享到Salesforce或Slack等協作軟體上。
Pledge則可讓個人或組織在Zoom會議裡立即發起捐款;Canvas則是一個招聘和面試用的工具,透過可以實現多元、平等與包容(Diversity, Equality, Inclusion, DEI)目標的數據,幫助公司建立多元化團隊,而Zoom也打算繼續尋找願意使用Zoom平台的新創公司,幫助新創公司擴大規模或與Zoom整合。
對於打造Zoom平台,Mayfield提及:「我的團隊和新創公司有一個共享聊天群組、一個公告相關資訊群組、一個由新創公司們創立的活動群組,以及一個命名為Help的群組;每週他們會利用這些平台舉辦開發人員討論會、業務諮詢和進行社群互動等,而這些新創公司便會聚在一起,彼此討論,共同激盪。」
Mayfield也說:「每家公司都是從『擁有吸引眾人目光的東西』開始發展,然後做出『一樣產品』,之後會胸懷大志的希望成為一個『系列性產品』,Zoom的投資計畫和整套應用程式工具的目標,就是要幫助這些新創公司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畢竟,要成為一個企業家,就要有在缺乏資源的風險中仍能循序推進計畫的能耐」,而Zoom正努力在每趟創業旅程中,成為大家的榜樣、良師益友以及投資者。
資料來源:TechCrunch(1)、TechCrunch(2)、TechCrunch(3)
【延伸閱讀】
1.98%財富500強公司都搶著用的API!新創Postman如何成為開發人員首選?
2.Gogoro奪中油標案衝刺換電站數,光陽拚尊爵專人換電!兩大車廠策略有何不同?
責任編輯:傅珮晴、錢玉紘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黃彥琳,原文標題:從視訊會議APP跨足新創投資!Zoom下一步要打造出怎樣的「新創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