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封測就獲1750萬美元融資!印度新創Ultrahuman用貼的測血糖,推健康管理與預防醫學

根據GlobeNewswire的報告,2028年家庭健身器材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47.4億美元,除了疫情使居家健身風行外,其中主要的因素是肥胖、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等疾病盛行,帶出居家健身結合健康管理的必要性,讓人們可以在運動健身的同時也能促進健康。
這樣的趨勢也使印度新創Ultrahuman在2020年由提供居家健身、冥想、睡眠呼吸等舒緩課程,與深層睡眠音樂、睡前故事的健康課程訂閱平台,轉型成搭配用戶血糖數據反饋的健康管理app。
運動愛好者沒有我們想像的健康,普通人更常有代謝症候群
Ultrahuman的兩位創辦人Mohit Kumar和Vatsal Singhal對運動非常狂熱,Kumar是自行車選手、巴西柔術愛好者,Singhal則是健身狂人,兩人發現市面上的輔助課程無法幫助自己增強運動表現,因此結合了葛萊美獎得主、訓練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士提供的內容,並發展成為一個平台,希望幫助運動員達成良好睡眠習慣與身體狀態,在專項訓練上更游刃有餘。
Ultrahuman的客群一直以來都是運動愛好者或專業運動員,然而Kumar在綜合格鬥訓練營中接觸到依據大量生理數據回饋來建構訓練菜單的模式,才發現身體代謝數據對於運動表現至關重要,能讓訓練更聰明也更為科學化,但他也觀察到在測量並建立表格分析數據的過程繁瑣且耗時,因此希望實現從數據蒐集到分析的整套過程自動化,並強化數據帶來的實際應用。
有鑑於此Ultrahuman在平台上應用了「代謝健身」法,結合居家健身課程與自身的血糖監測器產品Ultrahuman Cyborg,以皮膚貼片的形式,從皮下組織提取葡萄糖,做到即時感測身體的代謝情形,並配合平台進行數據分析,提供類別與強度不一的課程,無需使用傳統人工蒐集生理數據與歸類分析。
但在這些既有客群的血糖監測數據中,Kumar驚訝的發現這群理應較為健康的運動愛好者或者專業運動員中,仍有高達30%的人出現代謝紊亂的表徵,更表示全球有超過10億人患有代謝症候群,且近85%的慢性病是由代謝紊亂引起的。這項發現使Ultrahuman可服務的客群突破以往的範疇,能將非運動員出身的身體管理需求納入,轉型成為向大眾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平台。
血糖不會騙人,吃了什麼、有沒有運動,Ultrahuman都知道
至於為何選擇「血糖」作為判斷用戶身體代謝情形的指標呢?「葡萄糖可以說是受壓力、飲食、睡眠與運動等因子影響而波動的即時生物指標。」Kumar說明,即使每個人吃的食物都統一,也會有不同的血糖升幅;即便做了等時等量且相同的運動,也會有不同的血糖變化,這些數據正反映出具有個體化差異的代謝素質,因此透過連續性的血糖監測就能一窺人體代謝的奧秘,當然同時也能避免前期糖尿病患者——光在美國就有數百萬人——的病情加劇。
配戴Ultrahuman Cyborg的用戶,無論在睡眠、進食或是運動時都能控管自身的血糖波動,一旦血糖有異常起伏的情形,app就會自動推播警告,並提供解決方案,例如課程或是科普文章。想像一下,當你正開心的吃完一頓速食全餐,半小時候後Ultrahuman就會發送血糖異常的警訊,並推播身體如何因垃圾食物產生負擔的科普文,接者建議你站上跑步機動一動以降低血糖。另外透過監測也能幫助用戶找到營養又不致產生負擔的最佳食物,或是最適合的進食時間,達到健康的生活型態。
Ultrahuman Cyborg目前處於封閉測試階段,而Ultrahuman聲稱已有成千上萬的用戶註冊並等待進入測試名單,每週註冊量成長達60%,該產品將在2022年有更廣泛的應用,為了達成此目的,Ultrahuman於八月進行B輪募資,投資者包含早期風險投資公司Alpha Wave Incubation、Steadview Capital等,共獲1750萬美元資金。
Kumar表示該筆資金將用改善Ultrahuman Cyborg的硬體(目前裝置使用兩周就必須更換),也希望監測更多生理指標,如心跳變異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睡眠階段(sleep zones)與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等,以更全面了解睡眠與運動對人體代謝的影響。
對於Ultrahuman的創舉,techcrunch評論道「一個簡單的黏貼式感測器結合分析平台,就能將生理數據轉化成實際的健康解決方案,這可能是預防醫療發展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