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百年大同要與新創合作!何春盛推改革:如果我失敗,找神仙也救不了

百年大同要與新創合作!何春盛推改革:如果我失敗,找神仙也救不了
商周直播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曾經是大同人(哽咽)。」聽到過去大同的新聞報導多是負面,大同總經理何春盛受邀出席《商周》百大顧問團直播本是要聊如何拼改革,不料一開場就一度哽咽中斷談話,他為何感傷?

何春盛2.jpg
何春盛以亮麗視訊會議虛擬背板現身,讓人眼睛一亮,但談到老大同的輝煌與福利制度,如今今昔大不同,讓他不禁哽咽。 商周直播

談到大同往日輝煌與今日風評,何春盛直言對大同員工很不公平。他希望同仁找到對大同的認同,期望自己加入能讓百年企業華麗轉身。

日本的百年企業有2.5321萬家,大同是台灣唯一的百年企業。

上任滿月,他認為這家老企業需要提高速度感、品牌感、國際感。

4招拉起速度感,領導人前面衝

何春盛說:大同速度感不見了。要如何加快?他指出,領導最重要,領導人不可以在後面趕部隊,非常時期,領導人要在前面衝,讓後面的人跟上,但領導人不必一直回頭看,要建議制度讓組織速度快起來。

現在他每週花一兩天中午輪流跟主管用餐開會,每週跟所有主管開會交換想法,「把我的想法輸入給他們」讓他們認同。

林挺生.jpg
大同創辦人林家第二代林挺生也曾是大同大學校長及教授,曾執教鞭多年,任內推動大同率先做很多領先投資。 大同大學官網

其次是管理系統KPI可視化,他複製研華的e管理系統,即時看到全球業績,每天賣多少做多少產品。一個大螢幕就放在何春盛座位前,以KPI可視化管理建立團隊驅動力。現在,大同多少人、做多少外銷比例,這個月業績多少?或毛利率都在眼前。

第三是工廠加速,每週何春盛花兩個下午到工廠現場,讓工廠也能看到新的領導者,用不同方法帶領公司,堅持以速度感把大同動起來。

第四是公文簡化,他發現大同有太多公文要簽,很多是BU頭就該當責簽核,但現在因為主管機關嚴格審視,內部要層層把關,讓法務人資都確認合規合法導致流程繁雜,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鬆綁過多的公文流程。

打造虛擬視訊背板,KPI戰情室

該如何提高品牌感?何春盛秀出他參加視訊會議的大同背板,「品牌就是公司的靈魂,要把百年企業的靈魂找回來。」

何春盛1.jpg
何春盛認為提高速度感跟品牌感,讓員工心理有榮譽心。 商周直播

他指出,全球行銷當然有一套方法可做,包括1做很多Ground work,比方打造視訊虛擬背板,讓客戶能一眼看到大同LOGO,其次標準化簡報規格,讓員工遞交的所有文件標準化單一化,第3是建立數位行銷模式,現在很多員工還在寫電子郵件,必須全面掌握數位行銷工具。

何春盛指出,品牌可以讓同仁產生信心跟光榮感,這些是無形資產。

鎖定美國與東南亞,成立行銷團隊

至於提高國際感是何春盛最拿手的,他指出,台灣市場GDP佔全球1%不到,對台灣企業來說走出海是唯一出路,只有走出去,才有大市場,因此大同成立國際行銷處,聯合各事業部將產品外銷國際。

大同
大同是台灣唯一馬達驅動器量產業者。 王郁倫攝影

現在,大同除幫馬來西亞蓋太陽能電廠,大同電表累計出貨已達2000萬個,除台灣1300萬家庭,AMI智慧電表20%外銷,買到日本東電、泰國、馬來西亞,現在也開始做印尼及印度市場,馬達也有19%外銷,賣到美國做大型抽水站,現在大同也成立「美國新基建與南向專案團隊」,引進全新行銷團隊,要把馬達及變壓器電纜賣到海外。

「如果我失敗,找神仙都救不了 」

百年企業大同,陪伴台灣走過經濟發展歷史,1918年創立,當時剛好二戰結束,台灣投入大量建設,大同從修火車鐵路開始,現在中山北路大同總部後面就是一條鐵道,後來才進入營造業,現在的行政院辦公室也是大同建造的。

何春盛指出,大同創辦家族第二代林挺生永遠挑最困難的事情做!做RT晶片的廠商,當時全球唯2的公司會做,一家是大同集團的華映,一家是飛利浦,大同曾是世界級的公司,後來做電視調頻Tuner晶片,成立福華電子來做,為了做半導體,成立尚志半導體,曾比環球晶及中美晶賺錢,「大同是台灣人共同記憶,沒有人希望這個品牌不見」。

大同TATUNG同樂會
大同寶寶是許多人的記憶,手中的球是橄欖球,象徵團隊合作。 大同TATUNG同樂會

何春盛指出,只有困難才能磨練一個人的韌性,雖然重振大同很困難,但他的人生理念就是「凡事盡心盡力,結果交給上帝。」,他相信如果這次接任大同總經理沒有成功,相信找神仙來都救不了。

開放新創合作,瞄準電動車與醫療

他也鼓勵大同跟新創合作,「老企業需要新創來衝撞,才有速度感。」何春盛指出,「台灣未來在新創,老企業一定要活用新創團隊。」他也歡迎新創團隊跟大同合作,因為老樹要新元素注入,現在大同已有幾個案子跟AI團隊合作,另外馬達跟震動分析新創合作,遠程監控新創跟太陽能事業部門合作中。

何春盛指出,盤點9大事業體中,重電業會做10萬具變壓器,包括高壓電廠發電用的高壓變壓器,另外,大同在台灣太陽能有6~7成市佔率,總發電量200MW,全台1000多個案廠每天幫台灣發電,「大同是傳統科技產業」,是台灣數位轉型的推手。

大同公司
何春盛認為大同人受委屈,期望能讓服務大同是光榮的事。 吳元熙攝影

馬達部分,大同2018年就成為台灣唯一具馬達驅動器的業者,在這個利基下,大同也將投入電動車市場,他指出,現在已能做250KV及330KV的電巴等級動力系統,搭配已經做60年的馬達事業,未來將佈局小型商用車及巴士市場。

何春盛表示大同將不會做整車,但會以合資方式進入小型商用車次系統,包括車體及120~150KV馬達,瞄準全球市場。

另一個新戰場將是智慧醫療,何春盛表示,後疫情時代醫療將不只是在醫院,醫療會進入公司跟家庭,目前大同有HIS後台軟體服務賣給醫院,還有洗腎系統,將會跟研華及新創公司合作佈局後疫情時代新醫療商機。

本文轉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大同百年招牌要補足3感!何春盛:如果我失敗,找神仙也救不了,作者:王郁倫。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王郁倫 《數位時代》王郁倫

《數位時代》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