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作特斯拉潛在勁敵的電動車新創 Rivian,近期又再度獲得亞馬遜、福特及資產管理公司普信集團(T. Rowe Price)等企業領投 25 億美元,同時也計畫將在美國設立一座新工廠,加速旗下電動車的生產。
這次的募資使 Rivian 的總募資金額達到 105 億美元,在上一輪募資時,Rivian 的估值就已達到 276 億美元。
Rivian 已經臨近交車的時間點,執行長斯卡林奇(RJ Scaringe)表示,在一個階段即將步入完結時,他們必須展望並推動 Rivian 的下一階段的成長,這些來自合作夥伴的資金,不僅將協助國內的基礎設施投資,也將推動海外市場布局,進一步擴大電動車計畫。
交車計畫持續延宕,Rivian傳計畫設第二座工廠
由於受到疫情衝擊,使得 Rivian 的交車計畫不斷延宕。最初預計 2020 年開始交車電動皮卡車 R1T 及電動 SUV R1S,然而最終因為疫情暫時取消,並延後至今年 6 月,後續又延宕推遲至 7 月,近期又再度推延到 9 月。
當時給予車主的信件中,斯卡林奇表示,「我們知道你已經等不及想開自己的車了。今年夏天時,我們宣佈將於 7 月開始交車,但現在 R1T 的交車時間已經延後到 9 月,R1S 也計畫在秋季交車,我希望直接跟你通知這件事。」
斯卡林奇指出,這場疫情的連環影響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從基礎設施的建設到晶片等車用零組件的缺乏,所有一切都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
尤其 Rivian 還在同步籌備亞馬遜的電動貨車,不過這些貨車的安排目前沒有延遲,仍舊計畫最快 2022 年內讓 1 萬輛電動貨車上路。
目前 Rivian 在伊利諾州有座從三菱手中接過的工廠,在原先的藍圖中,今年該廠房能夠生產 2 萬輛電動車,並在明年將產能倍增至 4 萬輛,但疫情下或許很難無法預期的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佈新一輪融資前夕,Rivian 才傳出正計畫於美國設立第二座廠房。消息人士指出,這項名為「Project Tera」的設廠計畫,預計明年初動工,近期已在美國各州參與競標,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內就會正式宣佈。
該工廠除了電動車的組裝外,預計也將用於生產電池。在洩漏的文件中,Rivian 計畫將建造一座擁有 50GWh 電池產能的,以及一個產品及技術中心,原先打算今年秋季便開始動工建造,但受到疫情影響推延至明年。
根據《路透社》報導,設立一座新的汽車組裝廠成本至少 10 億美元,而電池廠更是要 20 億美元以上。這次融資無疑是一筆救命資金。
另外,Rivian 也在美國持續投資基礎建設,計畫 2023 年底前建置 1 萬座充電站點,目前也不斷與各州合作在公園等地設點。
競爭對手持續增加,Rivian計畫將推親民車款打入國際市場
尤其當各家企業紛紛投入電動車領域,傳統車廠也加速轉型電動車時,Rivian 不能再放慢速度。通用、福特等車廠都在將過往工廠改造為生產電動車用,並與韓國電池業者合資建立新工廠,且許多車廠皆立下電動化的承諾,這個月內 Nissan 就宣佈在英國設立電池工廠,將斥資 10 億英鎊開發電動車。
新玩家也開始進入電動車戰局。鴻海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聯盟成立短短半年,成員數已達到 1,500 家,包括今年 1 月合併成為全球第四大車廠的 Stellantis 都是合作夥伴之一。
Rivian 原先計畫在 R1T 及 R1S 之後,還將針對歐洲及中國市場推出一款較小、價格較親民的車型,類似於特斯拉推出 Model 3 的作法。新工廠也很可能會協助該車款的量產。
為了籌措資金,先前 Rivian 還傳出可能計畫在今年底前 IPO 上市,目標估值達到 700 億美元,但在獲得新一輪募資後,是否仍有迫切的資金需求,暫時還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Rivian再獲亞馬遜、福特領投25億美元!但一延再延的交車計畫能順利達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