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小聚#126】疫情下也能敏捷管理嗎?LeadBest執行長:善用數位工具就能倒吃甘蔗

【創業小聚#126】疫情下也能敏捷管理嗎?LeadBest執行長:善用數位工具就能倒吃甘蔗
張俊勳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疫情突擊、產業瞬變的現今,每個創業者都要跟上最新的管理需求與組織變動,你我正值在家工作的新常態,同時也到了驗收半年度團隊成果的 6 月,個月起創業小聚暫停每月一次的實體聚會,轉變為每週三在線上交流,我們以 4 個主題與大家分享數位工作、高效管理的技巧!

疫情之下,具備數位化、高敏捷的團隊似乎能做出更靈活的應變,然而比較疫情前的實體工作跟現在遠距模式的敏捷管理方法會一樣嗎?6 月 16 日我們邀請到臺灣敏捷協會理事、同為 LeadBest 執行長李佳憲與大家在線上分享如何在疫情下保持高效敏捷管理的辦法。

創業小聚 126 LeadBest執行長李佳憲
創業小聚第 126 場邀請到 LeadBest執行長李佳憲在線上與大家分享高效敏捷管理術 張俊勳攝影

LeadBest幫助企業轉型敏捷管理,自己也是佼佼者

LeadBest 的商業模式,是以「賦能型風險投資」(Venture Studio)的方式協助大企業進行內部創新,進而達到轉型目的目前已經服務 20 間企業,這當中包含紡織業、鋼鐵業、汽車業這樣的大企業。LeadBest 協助大企業四大面向的轉型,提升敏捷思維就是其一;由於許多企業的作業流程行之有年而僵化,因此 LeadBest 協助導入敏捷化組織的工作方法,使得產品企劃、組織管理等工作流程更有效率。

延伸閱讀:內部創新好幫手! LeadBest 引進「賦能型風險投資」概念,助企業找到新商模

「我們正處在一個 VUCA(Complexity、Volatility、Ambiiguity、Uncertainty)的世界,因為資訊量爆炸所以很難快速驗證,變動性實在是太快了,疫情之後可能還會更極致,」李佳憲提到,敏捷提倡的就是如何快速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才不至於努力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shutterstock

LeadBest 本身就是以 Scrum 這套敏捷管理法運行的新創團隊,因此才有辦法在 2019 年一年當中同時完成緬甸、香港與菲律賓三地客戶的要求,「我們在緬甸設立了 ieAD insight 網紅加速器,但這中間其實經歷了幾次的題目轉換,每兩個月就換一次題目,都是在驗證市場時發現行不通,卻也從失敗中看到新需求;我們最後發現當地人連搜尋都以 FB 為主,所以做了個網紅大會先驗證,最後才成立加速器。」而 ieAD insight 至今已是緬甸最大的網紅加速器,「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快速調整策略,而且重視團隊當中每個人的價值。」李佳憲道出了敏捷管理的關鍵。

Scrum其實是一個倒吃甘蔗的工作方法

企業導入敏捷管理時常見的繆思就是以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壓縮工作時間,或者以為 開發需求可以隨時更動,「但導入敏捷初期其實加倍的工作時間,因為有很多會議要參與。」李佳憲笑著解釋,敏捷管理其實是經驗法則學習的管理模式,他靠的是實踐過程中的修正與調整所以靠著不斷的溝通,資訊透明度才會提高,團隊默契養成後進而可以減少溝通成本,更提高了市場驗證速度,進而產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創業小聚 126 LeadBest執行長李佳憲
張俊勳攝影

執行 Scrum 的關鍵角色

  1. Product Owner
    Product Owner 與傳統的 PM 不同,他負責的職務不需要確認開發的時程與進度,而是負責釐清需求並且列成項目清單,並且讓 Team Member 知道需求與使用情境,才能開發出真正有價值、能解決問題的產品。

  2. Team Member
    Team Member 在敏捷管理中擁有實際的決定權,亦即可以自行決定認領哪項工作以及開發優先順序,透過賦權與賦能讓團隊可以有更多彈性與創意。

  3. Scrum Master
    類似教練人物的存在,他不參與計畫本身,而是負責提醒團隊開會時間並且旁聽內容,如果討論到太瑣碎的細節就要適時喊停,讓團隊保持高效運轉。

執行 Scrum 的方法

  1. 計畫會議
    當 Product Owner 列好需求後,就會在計畫會議中讓 Team Member 認領工作與決定開發的優先順序,以及訂定 Sprint(週期)的時間。

  2. 每日站會
    當開始進行開發後,在 Sprint 內的每天, Team Member 都要進行不超過十分鐘的站立會議,提出昨天進度與今日工作內容,讓團隊資訊保持透明並培養團隊溝通的習慣與默契。

  3. 檢視會議
    當 Sprint 到期後,檢視會議就是驗收成果的時候,在短期的週期裡面不斷反饋,就能確保產品不會偏離。

  4. 回顧會議
    反思這個 Sprint 內的優缺點與進步的方法,Scrum Master 也必須適時地站出來針對做不好的部分檢討,避免出現「心虛」的空泛會議。這通常也是企業最容易忽略的會議。

李佳憲提到,進行 Scrum 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且更重的是要打造對人的重視的文化,「Scrum Master 在回顧會議中一定要確保是對事不對人進行檢討,才能讓團隊彼此之間繼續合作。」由於 Scrum 透過訂定 Sprint 週期,所以開發時程與成本是固定的,反而產品才是預估出來的,「因為敏捷聚焦的是開發出來的價值,所以不會說我要做一輛車子,而是針對要『擁有快速移動、控制龍頭、可以坐著』不同需求的優先順序分別開發出滑板車、腳踏車等產品,不斷迭代更新。」

Scrum專案與傳統專案比較
Scrum專案與傳統專案比較 LeadBest,創業小聚重製

遠距下的 Scrum 有哪些輔佐工具?

若企業從零導入 Scrum,李佳憲也建議先找一個 side project 來嘗試,若與過往的方法產生不同結果的話,那就能證明這個方法確實是有效的;如今疫情影響,遠距工作底下如何確保敏捷管理的進行,李佳憲也分享了 LeadBest 自己的做法。

「我們在 WFH 之前只有使用牆與便利貼讓資訊透明,現在則是透過 Trello、Jira、Slack 等常見的坊間工具進行,因為不需要複雜化工作流程,」李佳憲以打卡為例,他們就以更改 Slack 的動態變化紀錄打卡時間,他也提醒,基本的工作像是郵件、視訊、行事曆等等就不要跨作業系統使用多種數位工,「只要善用這些數位工具,遠距也可以順利進行敏捷管理。」

agile.jpg
Photo by Daria Nepriakhina on Unsplash Unsplash

最後李佳憲也分享了《敏捷革命》《心態致勝》與敏捷協會前任理事長林裕丞撰寫的《敏捷管理生存指南》三本書,對於希望運用敏捷管理的人將大有助益,「尤其是《敏捷管理生存指南》是以台灣的環境撰寫的敏捷管理建議,所以對台灣企業相信會非常有幫助。」此書將於 7 月 1 日正式販售。

疫情打亂了許多既定計畫,在業績下滑、目標改變下,面對新的工作型態令人心浮動。6/23邀請到綠藤生機的鄭涵睿執行長與大家分享面對疫情危機的止血與挑戰,又如何養成夥伴間的遠距工作力,同時在線上也能移植公司文化。
報名點此去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