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NATEA 關注的都是科技,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相關的技術人才,但現在,我們希望更多元的人才加入我們。」NATEA 現任會長 Rex Chen 說。
NATEA:從工程師聚會到多點開花的技術交流社群
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North America Taiwanese Engineering & Science Association)是一個成立於 1991 年的非營利組織,以科技技術領域為主軸,為美國和加拿大的海外台灣人及其社群提供不同的機會與培訓,定期舉辦各種年度技術分享會議、研討會等等;例如美國台灣高科技論壇(UTHF)和與 IEEE(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合作的計算機新領域(NFIC),還有今年三月剛舉行的 NATEA Women’s Summit。
「以前網路沒那麼發達的時候,就要靠這樣的組織,」Rex 提到 NATEA 組織的成立與自己的淵源。Rex 畢業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電腦科學學位,曾在 Qualcomm 和 Cisco 任職,也是 Intel 的工程總監,在軟體發和通訊技術擁有超過 15 年的經驗;2019 年受邀擔任以 5G 為主題的活動講者,隔年便加入 NATEA。
「這裏就是一個工程師聚會,討論時下的技術與論文,並且分享產業職業資訊。」1997 年 NATEA 與 IEEE 合作,隨後逐漸獲得企業界的經濟支援,目前更有超過 20 間企業提供 NATEA 贊助,現在也會與台灣政府或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合作。
隨著三十年時間過去,NATEA 已經擁有 13 個地區分會和包含台灣在內的 8 個聯絡辦事處,並擁有超過 2,600 名成員,在台美人才與資源交流上已經具備深厚的連結,李遠哲、現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史丹佛大學教授孟懷榮(Teresa Meng)等人都是其榮譽會員。
新產業新趨勢,希望有更多創新人才加入
雖然 NATEA 逐漸壯大,但大環境也正在改變,生物科技、數位內容與軟體服務等新產業、新技術崛起,台灣不能只依賴靠過去的 IT 資訊產業面對世界。
「最近十年,任職於美國半導體大企業高階主管的台灣人少了,但跑去創業的台灣人多了。」Rex 分享自己的觀察,他認為印度與中國人才現在也都往美國發展,而台灣人「勤奮而不張揚」的個性,讓自己難以在大企業出頭,才轉往創業的路上,「也許是參加黑客松,也許是正職之外還有個 Side Project,週末常常看到許多人在星巴克敲著電腦,這就是矽谷氛圍。」
看到這些轉變,NATEA 也在思考定位轉型——轉向新創與多元化。過去都是半導體相關的技術人才在會內,為了跟上世界的變化,NATEA 正積極調整自己的會員組成,除了讓非工程背景的科技人才也能加入,也讓創新產業人才、女性社群也有展露頭角的機會,矽谷阿雅的加入以及 2020 年為了連結台灣新創跟矽谷社群而舉辦的創新峰會,都是例子。
「社群的多元性是我們的重點,這樣才能接觸到更多產業的人脈與資源,也才能幫助到新創社群。」Rex 說。
舉辦活動連結台美創新社群,幫助創業家找到大企業痛點
除此之外,NATEA 過去 30 年累積的人脈、資源與經驗,也可以以導師的角色幫新創尋找大公司的痛點,讓新創有更實際落地應用的機會;Rex 也提醒,若台灣新創希望美國投資人投資,公司與控股架構是十分重要的,由於多數投資人只能投資美國公司架構,所以是否在美國成立或設立在開曼群島將成為評估的一環。
近幾年 NATEA 舉辦過許多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台灣新創與矽谷之間的交流,也是為了讓社群更加多元。例如今年三月於線上舉辦的 NATEA Women’s Summit,就邀請了 500 Startups 的共同創辦人 Christine Tsai 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與天使投資經驗,「未來我們會持續關注女性創業議題,也會做更多線上活動連結矽谷與台灣社群。」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