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通訊新創優必闊獲台杉領投1.5億A輪募資!搶下台電十億大單後,佈局智慧電力市場

通訊新創優必闊獲台杉領投1.5億A輪募資!搶下台電十億大單後,佈局智慧電力市場
蔡仁譯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物聯網新創優必闊(Ubiik)於今(28)宣布,獲得由台杉投資領投的5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5億元)A輪募資,且台杉科技基金合夥人吳錦城(首圖左)將加入優必闊擔任策略顧問。

此輪資金將用於優必闊全球事業的擴張,包括AMI(Automat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系統、物聯網能源解決方案,以及電信技術物聯網等業務。

「我們現金流去年轉正,已經是開始獲利的公司,本次募資更注重的是策略性意義。」優必闊執行長彭天豪(首圖右)說。

吳錦城曾任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及顧問、資策會顧問、宏碁集團獨立董事,在美國科技及通訊界擁有豐富產業經驗,更曾4度創業,打造4間加總市值1,800億元的企業。優必闊期望在吳錦城的加入後,在公司方向與國際版圖的拓展上添加助益。

冒險投入台電智慧電表標案,打下前進日本基礎

以通訊技術起家的優必闊,手握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通訊國際標準「Weightless-P」的技術,公司也聚焦開發Weightless™軟硬體解決方案。

台衫投資物聯網基金合夥人吳錦城(左)與優必閣科技創辦人彭天豪(右) 蔡仁譯攝

不選擇近年較為熱門的物聯網通訊技術,如Sigfox、LoRa等,彭天豪解釋道:「這些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上,我們都從大公司離開了,要創業就不能只喝湯。」2016年創立的優必闊,除了彭天豪之外,技術長佩提葛宏(Fabien Petitgrand,上圖右)也同樣是從電子紙公司雲創通訊而來。

Weightless™最大的優勢是「雙向傳輸」,以電表來說,除了終端電表將用電資訊傳到控制中心之外,也可以由控制中心發出要求到終端電表。技術可用於工廠、停車、路燈、讀表、農業等,因此優必闊也在創業初期積極接觸智慧路燈、智慧農業、智慧工廠、智慧讀表等大大小小的項目。

2017年的時候,台電力推AMI智慧電表的標案,「我去讀台電需要的spec(規格),發現是我們可以做的。」看到機會,彭天豪投入了公司所有的資源,「的確是很大的冒險,但我們nothing to lose。」

優必闊智慧電表控制器
優必闊的裝置裝在智慧電表上,讓電表擁有傳輸數據的功能。通過台電的技術考驗後,拿下破億元訂單。 優必闊

因為台電的需求相當嚴苛,必須達到99%的讀表成功率,且需要雙向通訊,採用技術過關後再招標的方式,「有點像是聯考,需要考試來證明技術。」最終歷經一年的技術測驗,通過的廠商有中華電信、斯其大、亞太電信等,優必闊也順利過關,後續幾年下來陸續取得破10億元的台電標案、預計安裝超過60萬具電表。

「但這只是第一章。」彭天豪笑著說,在有了台電的案子後,不只養活了優必闊,海外的需求也不斷接踵而來,優必闊也跨海取得日本電信商的信賴,接獲金額不小的訂單,「有了台電的經驗,練過功了,跨海嘗試也是一拍即合。」不過,他也坦承海外市場的難度很高,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才能打開知名度,也不排除找尋代理商合作。

除此之外,優必闊也不只做終端的電表、設備,也提供平台系統,「只做元件,總有一天會被邊緣化。」彭天豪說,以智慧電表領域為例,優必闊的平台也提供了資料庫、前端介面、數據分析及設備管理等功能,可用來分析蒐集的數據資料,並管理通訊系統設備,成為從終端設備到雲端服務的垂直整合物聯網方案公司。

現在,優必闊也陸續踏入了晶圓廠、半導體廠,嘗試在智慧工廠的能源管理與環境系統中證明自己。

從電表到電網、從控制器到基石

談到優必闊,吳錦城分析道:「做電表,把全世界的電表生意搶走這種雄心壯志還遠遠不夠。用物聯網的角度來看,通訊技術解決的是最後一哩路(last mile)的連結問題,以及搜集數據的管理和分析,這樣說起來的願景就相當不同了。」

電表的確是很重要的終端設備,但當高度超越設備本身,可以讓一間企業往前走一大步。全世界現在都在往EV(Electric Vehicle,電動車)走,任何充電、輸電、儲電都有機會變成優必闊在智慧電表累積下來的延伸與銜接,進一步到社區電表、智慧電網的結合。

「要從電表的controller(控制器),到電力傳輸的anchor(基石)。」吳錦城說。

有趣的是,許多物聯網、雲端公司的英文名稱都是「ub」開頭,優必闊也不例外,「畢竟大家都希望『無所不在(ubiquitous)』,所以都會用類似的開頭。」彭天豪笑著說,優必闊已經在台灣、日本、美國設有辦公室,逐步往國際市場前進、往無所不在邁進。

責任編輯: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