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Google、Facebook,我觀察到亞洲的網路生態圈有自己的『亞洲模式』,也就是分潤共享。」MOX 的創辦人賓威廉(William Bao Bean)說道。
賓威廉是矽谷創投 SOSV 的合夥人,關注亞洲市場動向已有二十年之久,從 21 世紀初開始他注意到網路在亞洲市場崛起的潛力,於 2014 年創立了台灣第一個國際型的加速器 MOX——一個關注智慧型手機、移動服務領域新創團隊、並幫助他們打入新興國家智慧型手機的國際市場的加速器,如今旗下用戶已經來到 1.02 億。
二十年亞洲市場經驗,從阿里巴巴上市看到移動網路的機會
這一切的起點起於 1997 年的美國在台協會(AIT,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當時擔任研究員的賓威廉,因為台灣半導體和電子製造業開始蓬勃發展,「未來的亞洲技術市場」成為他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兩年後,他來到擁有當時世界數一數二的PC和硬體分析能力的投資銀行 Bear Stearns 擔任技術研究員,憑藉對台灣和亞洲科技產業的了解,賓威廉在為西方投資者媒合亞洲「潛力股」科技公司的同時,逐漸磨練分析團隊與產業的能力。
隨後賓威廉又在德意志銀行(Duetch Bank)、軟銀集團(Soft Bank)和新加坡電信(Singtel)任職,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市場都在他的狩獵範圍內,包含投資了由eBay支持的越南支付平台 Peacesoft、台灣的 GMobi 移動平台以及後來被 GMobi 收購的以色列移動廣告新創 Massive Impact,更包含促成了阿里巴巴的上市。這份成績單讓他被《富比士》(Forbes)評為香港/中國區技術、媒體和電信行業的第一大選股者,並被《機構投資者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 Magazine)評為全亞洲技術/軟體領域的前三名分析師。
「在這期間,我看到的趨勢是硬體不再是獲利的基礎了,而是軟體。」威廉說,從阿里巴巴到 GMobi,他確信移動網路服務在亞洲將會掀起不小的旋風,但是不同於 Facebook 和 Google,這裡更適合「分潤共享」的經濟模式,於是他想要在亞洲建立這樣的一個平台,創建移動網路服務的新生態圈。
對抗Big Media!MOX旨在打造互助分潤的生態圈體系
2014 年, 管理 8.55 億美元資產、旗下擁有 1000 多家公司的投資公司 SOSV 邀請賓威廉以普通合夥人的身份加入,威廉終於有機會實踐他的想法。
SOSV 在紐約、倫敦、愛爾蘭科克、舊金山、新加坡、上海、深圳以及台北分別設立了七家專注不同領域的創業加速器,而台灣的 MOX 就是由賓威廉創立的,並且專注於智慧型手機、移動服務領域的新創團隊。「他們非常支持我創立 MOX,讓我處理全球有網路與軟體相關的題目。」而 MOX 正是以「分潤共享」機制為核心的一個加速器。
「在歐美市場是這樣,如果你要讓產品曝光,你可能要先把錢交給 Facebook、Google 這樣的平台,然後才能開始想辦法獲利,但是我覺得這一套在亞洲行不通,我想要的是一個可以互利共生的生態系。」威廉說,當初他投資 GMobi,就是因為他們在做一站式的手機網路服務,這完全契合威廉的設想,「我們在做的就是對抗 Google、Facebook 等這些媒體巨人,幫助新創可以在不用預先付費的情況下盈利。」
在威廉的投資哲學中,MOX 會對兩種新創公司感興趣:一個是也許不賺錢、但可以讓用戶擁有高黏著度的手機軟體程式,或是該新創公司的手機應用軟體產品雖然不具黏著度、卻很賺錢。「也許其他投資人專注於打造一支又一隻的獨角獸,但我們則是讓這兩類的新創公司交叉推廣、建立一個互助共生的網絡,由成熟穩定的新創帶領初早期新創打贏每場仗。」威廉希望,無論新創們遇到什麼困境,MOX可以提供支援,相對地,當新創成功時,所有其他團隊也能受益,MOX 就是一個去中心化、沒有廣告費但互助分潤的生態圈。
MOX 每期輔導都是 6 個月,一旦加入後就可以獲得 10 至 12 萬美元的投資,並擁有 350 多名導師指導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可以將自己的新創產品曝光在 MOX 生態系統中 1 億個智慧手機用戶,「不過,我們其實會給予無限期的支持,例如我們已經與 Big Go 持續合作超過三年了。」威廉表示。
除了美國,建議台灣新創也放眼亞洲市場
或許還有個更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選擇台灣作為建立 MOX 的基地?
「軟體人才是最關鍵的原因。」威廉說,相較於中國與東南亞,台灣的人才品質高、也相對便宜,儘管當時中國的移動網路服務更加蓬勃,但台灣才是個更適合新創團隊出發的基地,「我們幫助國外團隊在台灣建立技術團隊與辦公室,例如 Snapask、italki,至於台灣團隊,我們則是幫助他們走向國際市場。」
威廉提到,當前疫情讓所有的企業不得不數位轉型,消費者的行為已經被大大地改變了,如果只把驗光放在台灣市場無疑是相當可惜的。「台灣的新創思維體質非常『美國』。」威廉說,他注意到台灣雖然身處亞洲,但常常將目光放在美國市場,但是在疫情底下,例如東南亞的遠距醫療、遠距教育乃至電商發展其史都是很好的市場機會,他建議台灣的新創團隊應該把亞洲市場也放進自己的計劃藍圖內,「當然,你也要真的能夠解決他們的痛點並盈利才行。」威廉笑著說。
MOX 創立的頭三年大約有 600 萬的月活躍使用者每,2019 至 2020年中已經來到 5000 萬,疫情爆發後更來到 1.02 億,「未來五年內,目標達到在全世界可以有超過10億的每月活躍用戶,」威廉表示,目前除了亞洲以外,在墨西哥、哥倫比亞也已經有 MOX 的使用者了,「就台灣團隊而言,如果你們想要走到海外市場,這就是 MOX 可以幫的地方了。」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