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 Meet Taipei的最後一天,「法國創新週末」帶你深入了解法國新創圈的生態,尋找潛在的商業機會!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 Jean-François Casabonne Masonnave 開場致詞時表示,樂於見到台灣新創團隊與法國合作,接著由 Hello Tomorrow 執行長 Arnaud de la Tour 談國際型機構運用新興技術解決問題,Maddyness 英國版負責人分享數位媒體的創新之道。
有關「如何協助台灣新創進入法國和歐洲市場」,法國青年科技創業計畫(Yei Program)代表分享,Yei 自 2005 年開始辦理,旨在幫助科技創業公司開展法國市場,發展歐洲業務。
今年「法國創新週末」也邀請了 2 組在去年 Yei 計畫中獲選的團隊,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與在法國交流的收穫。
Airtree 前往法國農業重鎮 學習當地先進技術
台灣新創團隊甫田科技(Airtree)在去年的 Yei 競賽中脫穎而出,得到參訪法國一週的機會。Airtree 是從 NASA 的種植實驗得到啟發,運用 IOT 智能農業技術,研發出垂直站立的氣耕種植農法,用調配過的營養液取代水與土壤,培養出符合歐盟硝酸鹽標準的蔬菜。總經理沈宣甫說:「這個技術可以讓種植的人不管是在什麼環境、氣候,種出無毒的安全蔬菜。」
沈宣甫表示很幸運到法國進修,主辦單位也特別安排他們去當地農業發展重鎮昂熱(Angers)觀摩,讓她受到許多的教育訓練與啟發。
她說:「法國辦的這個是台灣很多加速器可以借鏡的,他們很認真針對每個行業別,區分他應該要去哪些地方、見哪些人,這件事情我們覺得非常感動,對於外國團隊這麼的用心,讓我們在那一週緊鑼密鼓的課程接受衝擊。」
Airtree 原本要在今年2月前往昂熱分享成功經驗,但因疫情而取消,「我們已經決定會以昂熱作為demo,從那個城市向外發散。」
聆感智能與法國藍芽企業 TEMPO 合作!
聆感智能科技(Lins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imited)也是在去年的競賽中獲選的團隊之一,聆感智能科技是一間以打造「完美聲音交互體驗」為目標的公司,目前的產品為耳戴式裝置與可攜式聲音採集系統。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宋柏勳表示,當周圍的環境很吵雜時,很難專注於聆聽,但戴上這款裝置時可以達到降噪的效果,「讓耳朵專心聽一個聲音」。
宋柏勳在去年 12 月初,代表台灣新創團隊至法國進修,他表示法國的經驗拓展他的眼界,先是參訪巴黎的創業公司、了解新創的生態圈,主辦單位還帶他們參觀 Station F,這是個將舊有的火車站改裝後,佔地 34,000 平方米的空間,知名企業谷歌、LV皆進駐於此,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創業空間。在那趟旅程中,宋柏勳意外獲得參訪法國藍牙軟件企業 TEMPO,他們的產品正巧與對方互補,進而促成現在的合作關係。
除了拜訪巴黎,Yei 也帶領團隊造訪有「歐洲矽谷」之稱的 Grenoble,這座城市相當於台灣的新竹,有許多半導體、晶片的企業,和聆感智能科技的技術領域相關。宋柏勳表示,「去巴黎好像是一個輪廓,到 Grenoble 則是去了解細節。」透過這個計畫,宋柏勳和 Grenoble 當地的創業團隊進行交流,參觀了實驗室、見識到許多先進技術,整趟旅程下來收穫滿滿。
法國多年來在新創有傑出的成果,每年約有 10317 的專利申請,全球前 100 名創新企業中法國公司、研發實驗室就佔了 7 家,因此台灣創業團隊和法國學習新創,可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