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共創十年社群記憶】珍惜信任,持續放大:台灣群眾集資/募資產業回顧

謝爾庭
謝爾庭 2020-10-29
feature picture
meet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的群眾集資產業大約從2012年明顯起步發展,這恰好也是台灣第二、三波網路創業的中期。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指出,群眾集資與募資具有相對透明的特質,專案被檢視的同時,也讓團隊成績具體化,發揮宣傳及曝光的作用。雖然不能說群眾集資帶動了台灣創業圈發展,但確實促成不少人因為集資專案而走上創業之路。

三星電子
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 數位時代

林大涵認為,台灣最早出現類似群眾集資概念,可追溯到2009年的里斯特Richi,在點數中心基礎上推出「未來內容」服務,讓讀者預付訂購作者的未來作品。爾後,2011年Wereport以公眾調查委製概念,支持寫作者。2012年開始出現嘖嘖、flyingV等綜合性平台,群眾集資開始廣為人知,平台同時成為新創團隊的創業路徑之一。

專案方面,林大涵認為第一個廣為人知的群眾集資專案或許是Design Thinking紀錄片。而2013-14年左右,《看見台灣》、金萱字體、ARRC火箭計畫等指標性專案出現,不僅首次達到千萬等級的集資金額,更取得極高知名度,幫助一般大眾認識群眾集資概念。這幾年下來,林大涵深深感覺到,一般人即使未曾參與集資,也都在生活周遭聽過相關產品或專案,說明群眾集資已被普遍接受,不再是服務少數人的利基市場。

2014年前後,群眾集資產業也出現新發展,一方面,大型企業開始加入市場,例如:創夢市集、104人力銀行、遊戲橘子、信義房屋等。另一方面,貝殼放大成立,台灣開始出現群眾集資的顧問服務,相較於國外由不同公司分別提供外部服務,群眾集資顧問在台灣大多為一條龍式的服務,能更完整的幫助提案團隊。

2018年左右,平台上開始出現許多海外代理商及貿易商,將案件帶入,這是林大涵觀察到的重要趨勢之一。相較於日本及中國很早就有將群眾集資平台作為新品首發預購,甚至海外進口代理平台的趨勢,台灣在這方面發展較晚。此外,也開始出現群眾集資的商店實體空間。

回顧台灣群眾集資領域不到十年的快速發展,最早期的提案者,比較像在站在肥皂箱上宣傳,當時還沒有預熱、前期宣傳等概念,也沒有很多人知道,專案從開始到結束該怎麼做。直到2014年群眾集資顧問的出現,加上越來越多成功案例的示範,群眾集資在台灣逐漸制度化與常規化。

隨著規模及案件數量增加,以及代理商模式的興起,群眾集資平台也出現消費爭議的隱憂。當「眾籌」在中國創業圈已被貼上諸如詐騙、割韭菜等標籤,台灣雖然環境相對良好,在2018年以前只有零星爭議,但近來負面消息確實越來越多。

對林大涵而言,群眾集資是從信任出發,期待專案能集結眾人力量得到放大。如何在信任與放大之間取得平衡,是平台與提案者皆需面對的核心問題。 當越來越多團隊追逐流量紅利,甚至只將群眾集資平台視為行銷與銷售手段,如果最終忽略品質控管與專案責任,犧牲的是一般大眾對整體產業的信任。除了呼籲提案者自我約束,作為中介者的平台雖然彼此競爭案源,也應當有更好的把關,共同維護產業生態。

展望群眾集資及募資產業在台灣的未來,林大涵期待群眾集資能持續扮演開創新領域的角色。過去,台灣社會從沒想過紀錄片甚至桌遊,也可以進行群眾集資。還有什麼新領域也能讓群眾一同參與?透過一個個指標案例的示範,輔以市場的教育及共同規範,全新的道路或許將逐步開展,讓群眾力量持續發光。

本文作者 謝爾庭 謝爾庭

自由接案編輯與內容企劃,見域Citilens共同創辦人。曾任方格子平台內容經理,《貢丸湯》雜誌主編。喜歡不斷發現看待世界的新觀點,做不一樣的事情。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