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體的同時,旅遊產業成為最大受災戶。從矽谷最大的創投機構之一 Plug and Play 的發文即可見一斑:
新冠疫情可能導致全球旅遊業大幅裁撤約五千萬人,且須至少 10 個月才能回復正常經營。若細看旅遊業各個類別,航空業將面臨高達1,130億至2,520億美金的損失,收益年增率為-13%至-30%;旅遊行程相關產業有高達46%企業表示營運將撐不過六個月,平均訂單數年增率約為-52%;旅宿業唯一公布數據的線上旅遊平台(OTA)Trip.com 則預估第一季的營運年增率將下降60%至65%。
有鑑於此,提供旅宿需求為大宗的共享房屋平台 Airbnb 當然也備受衝擊,除了屢屢傳言今年 IPO 機率渺茫外,全球旅宿研究機構 AirDNA 的資料顯示,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間已有九成住房預訂被取消,而在各國嚴加限制出入境,民眾也不敢出門的氛圍下,Airbnb 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可說是凶多吉少。
然而,Airbnb就算面臨資金燒盡的危機,為實現同網站上「雖然隔著距離,但我們會同心協力,攜手克服難關」的理念,執行長 Brian Chesky 除了於三月底宣布將釋出 2.5 億美元的補貼金給平台屋主,並藉由主頁改版新增的三大亮點,試圖用行動落實理念,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
體恤屋主,共體時艱:宣布發放高達 2.5 億美元補貼金
三月底 Twitter 上一段 Airbnb 屋主向執行長憤怒控訴的影片獲得百萬觀看量,主因為 Airbnb 允許用戶免費取消5月31前預訂的行程,其實讓平台上 70 多萬屋主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對此,執行長 Brian Chesky 發表了公開道歉信,宣布公司將籌備 2.5 億美元補貼金,來彌補 25% 因取消政策導致的損失金額。「或許我們(Airbnb)沒能確實讓你們(屋主)感受到,但我們是合作夥伴。當你們的生意受損時,我們的生意也跟著受損了。我們知道此時此刻你們許多人正煎熬著,而你們需要的是我們行動上的援助,而不是文字上的。」執行長 Brian Chesky 在給屋主的email中提到。此外,Airbnb 也準備約一千萬的災情慰問基金,作為蒙受鉅額損失的「超級屋主」每人五千美金的補償。
主頁改版,鎖定三大亮點:防疫人員住宿、長租住宿及線上體驗
若造訪 Airbnb 的首頁,會發現網頁設計正將用戶目光集中在三個焦點上:防疫人員住宿、長租住宿及線上體驗。 Airbnb 的主要設計師 Alex Schleifer 在知名科技外媒 TechCrunch 的採訪中表示,他們花費三週的時間集結各部門的人力,透過觀察疫情間用戶使用平台的行為,以及與合作夥伴溝通,決定將提供防疫人員住宿作為主要服務。他表示,雖然大家都深受疫情影響,但有許多房東主動聯繫平台,希望能替防疫盡份心力,因此 Airbnb 便決定成立專區為第一線防疫人員提供住宿,以方便醫護人員就近照顧病患,並能安心與家人保持距離。原本目標將提供的十萬房源,也因房東們的熱心響應,比預期中更快達標。
「創造連結」的初衷不變:線上體驗服務夯,互動性體驗銷量超乎預期
另一個新成立的專區便是「線上體驗」。Alex Schleifer 於 TechCrunch 受訪中提到:「Airbnb的核心便是連結——而這建立在主賓之間的接待上。但若現在並非每個人都能旅遊,問題便來了:我們還有什麼其他選項呢?」最後,團隊選擇了線上體驗式服務。體驗達人能藉由這個專區提供烹飪教學、音樂演奏、心得分享等體驗,來獲取報酬,如「向奧運金牌得主學習如何設定目標」、「國家級評鑑師的咖啡專業課程」、「和拉丁葛萊美提名人一起享受演唱會」等皆是 Airbnb 上現正提供的服務。至今平台上已有數千人曾提供體驗服務, Airbnb 也發現,往往最熱門的服務並不是一對多的演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體驗。
雖然目前 Airbnb 推出的新服務僅上線數週,未來仍可能有些調整,但這個線上旅遊平台無疑已找到一種順應疫情的新商業模式: Airbnb 讓屋主除了實體接待客人外,更能提供線上的互動性體驗。
參考資料: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