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蔓延,全球確診數與死亡數不斷創新高,讓經濟前景雪上加霜,日前 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形成「經濟大封鎖」,對區域服務業及主要出口地構成的打擊,預期 2020 年全球 GDP 將下滑 3%。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前所未見」,亞洲今年經濟成長將陷入停滯,可能出現 60 年來首次零成長。同樣地,COVID-19 連帶衝擊全球公開資本市場。即便各國政府推出紓困的應變措施,依舊止不住投資人的信心崩潰,形成全球性的股災,幾乎無一倖免。
面對這突來其來的疫情黑天鵝,二級市場哀鴻遍野,那麼以風險性投資為主的早期一級資金市場是否也會遭受波及,讓新創募資的資金活水立即變成一片冰凍世界呢?本文將彙整國際權威報導,並輔以作者整理的數據,為新創企業與投資人解讀 2020 年第一季全球創投趨勢。
在 2020 年 4 月中旬到下旬,國際權威早期投資研究機構陸續公布最新一季的報告,包括:Preqin “Quarterly Update: Private Equity & Venture Capital, Q1 2020”、PwC/CB Insights “MoneyTree™ Report – Q1 2020”、KPMG “Venture Pulse Q1 2020-Global Analysis of Venture Funding”,以及另一份以新創獲投為主的 Crunchbase 也公布 “The Q1 2020 Global VC Report: Funding Slowly Impacted By Coronavirus” 報導。
由於各機構報告揭露之內容範圍與詳細程度不同,為考量提供較完整的全球創投的投資動向與內涵,本文在不同議題分析時,將依報導資料與分析完整性,選擇性採用不同機構的報告,分析在新冠病毒全球擴散肆虐下,2020 年第一季全球創投的投資表現與未來幾季的展望,提供新創企業與投資人參考。
新冠病毒黑天鵝突襲,2020 Q1 全球VC投資活動驟冷
受到新冠病毒黑天鵝的衝擊,全球經濟大幅下修,全球股市第一季平均跌幅達 18%,至於強調中長期風險投資的早期資金也無法置身其外,根據 Preqin、PwC/CB Insights、KPMG 三家機構所公布的 2020 年第一季 VC 投資金額約在 496~610 億美元之間,差別在三家掌握的投資件數不同,其中以 Preqin 的 2,851 件最少,其次是 PwC/CB Insights 的 3,344 件,最高是 KPMG公告的4,260件。
因新冠疫情各國大規模實施封鎖邊界、就地避難政策的影響,2020 年第一季全球 VC 投資動能下滑,從以 VC 為主的三份報告都一致顯示 2020 年第一季 VC 投資件數與金額均較去年同期減少。若與上季投資相比,僅有 PwC/CB Insights 報告顯示第一季投資金額較上一季回升 10% 外,其餘報告都顯示投資金額較上季衰退。
若依據時間序列資料來看,根據 Preqin 的統計,2020 年第一季全球 VC 投資件數較上期與前期衰退超過二成以上,為近六年單季最低。投資金額也較上期萎縮 18%,因有多筆鉅額交易支撐,投資金融跌幅沒有像交易件數衰退幅度大。
PwC/CB Insights 公布的 2020 年第一季 VC 投資數據,投資件數為 3,344件,投資金額為 507 億美元,投資件數較上季與去年同期都下降 18% 與 17%,投資金額則較上季成長,但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 12%。
另外,根據 KPMG 最新統計,2020 年第一季全球 VC 投資交易件數呈現跳水式下滑模式,但投資金額相對強勁與抗跌,KPMG 形容第一季應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至於以新創獲投為統計基礎的 Crunchbase,2020 年第一季收錄的新創獲投件數與金額明顯高於其他三個機構,在投資件數與金額相對於上一季或去年同期下滑。
基本上,從四家早期投資之權威機構報告,顯示 2020 年第一季全球受到新冠病毒黑天鵝的影響,創投的投資活動有明顯降溫現象。然而,2020 年第一季的投資表現也僅僅是「資本風暴」前的序曲而已,意味創投在第二季或第三季的投資衰退的情況持續加大。
企業創投CVC投資從2019年顛峰下滑,投資決策轉趨保守
企業創投在 2019 年參與的投資件數與金額再度創歷史新高後,進入 2020 年後立刻面臨 COVID-19 疫情的壓力測試,根據 PwC/CB Insights 統計,2020 年第一季全球企業創投(CVC)交易件數較上季大幅減少 19%,金額也下降將近 13%,顯示新冠病毒疫情正在吹起資本寒風。
相對不受景氣影響的企業創投,面對這波前所未見的公衛挑戰,本身企業遭受衝擊外,對於投資的資金將更為謹慎保留。科技巨頭中最為活躍的 Google,也因疫情受傷,日前宣布將在今年內凍結人事,並削減在資料中心等領域的投資支出。其他受創的科技巨頭,可能也會做出類似的決策,預計第二季、第三季全球 CVC 投資新創的決策,將轉趨保守。
北美、亞洲與歐洲2020年第一季投資件數像溜滑梯般下降
根據 PwC/CB Insights 統計,COVID-19 疫情在 2020 年第一季全球逐漸蔓延下,隔離與封鎖措施使得投資人對投資案件的盡責調查都延後,同時,疫情也衝擊新創企業業績,使得投資人的投資態度轉趨謹慎保守。
2020 年第一季主要地區 VC 投資各地區之件數,北美、亞洲與歐洲獲投的件數合計,較上季(2019年第四季)萎縮 18%,也較去年同期減少 17%。COVID-19 最先衝擊的亞洲地區,在第一季 VC 投資件數萎縮最為嚴重,投資件數下降至 1,072 件,較上期減少幅度達 28%,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也達 20%,主要是中國疫情最早爆發也是最早實施封城的國家,是亞洲第一季 VC 投資下滑的主因。北美地區與歐洲地區在第一季 VC 投資件數也受到疫情影響,無論是較上季或去年同期都下滑超過一成以上。
至於 2020 年第一季投資金額的分布,北美地區以 273 億美元,拿下整體投資金額的 55%,亞洲投資金額占比為 32%,歐洲占比為 13%。不過,相較上一季投資,北美地區、亞洲地區第一季投資金額呈現成長趨勢,主要是因幾筆鉅額投資,如:Waymo、Gojek、Grab等,歐洲地區則較上季縮水 7%。至於三個主要地區第一季獲投金額都較去年同期減少,其中以北美地區相對減少 3%,亞洲地區驟降 22%,歐洲地區降幅也達 19%。
另外,根據 Preqin 的統計,2020 年第一季大中華地區投資件數(495件)下降的幅度相當明顯,較上季與去年同期分別下降將近 39% 與 46%。北美地區與歐洲地區VC投資件數也較上一季下跌二成與一成以上。在 KPMG 報告也指出因中國疫情較早發生,VC 投資活動急凍,而美國進入 3 月才進入大規模傳染,因此,VC 投資活動雖減少,但幅度不若中國高。使得 2020 年第一季亞洲與美洲地區的投資件數與金額占比呈現明顯一消一長的狀況,美洲占比上升 58%,為 2015 年高點。
整體而言,2020年第一季因COVID-19疫情衝擊,VC在全球三大地區投資活動明顯受到影響而降溫,亞洲地區投資件數萎縮最為明顯。三大地區2020年第一季投資金額相對抗跌,雖較去年第一季縮水一成以上,但已從上一季投資金額回升。預期三大地區VC第二季投資萎縮幅度可能更為明顯,因為部份投資案應該在去年就已談定。
美國投資件數近七年最低
值得關注的 VC 在美國投資表現,根據 PwC & CB Insights 統計,2020 年第一季美國 VC 投資交易件數連三降,VC 交易件數為 1,271 件,為 2013 年第一季以來的低點,主要是種子輪募資的件數大幅縮水的影響,也意味新創創立期與早期募資將更為艱難。但投資金額在鉅額交易活動活絡的支撐下,表現不俗,較上季成長 13.30%,也僅較去年同期略低 1.86%。
美國投資重鎮加州與矽谷投資動態相當一致,投資件數也連續三季呈現下滑走勢,不過 2020 年第一季投資金額反彈回升,高於上季與去年同期。加州與矽谷在第一季出現多筆鉅額投資,相當引人矚目。
2020年各階段交易規模較去年成長
根據 KPMG 報告,2020 年第一季各階段交易規模中位數均較去年成長,其中天使輪種子輪規模成長 25% 最多。至於 2020 年第一季種子輪與 D+ 輪獲投企業估值下滑 3% 與 8%,其餘輪次估值上升,以 C 輪估值成長 13% 最高。
VC投資熱門領域:AI、醫療、金融科技
由於目前公布 VC 投資的二份報告,並未公布全球 VC 投資的領域數據,本文將以引領全球投資風向的美國為主,分析美國 VC 投資的新興領域的趨勢變化。
1.全球 VC 投資熱點領域:軟體、泛健康醫療與商業服務業為 VC 投資重心,泛健康醫療比重上升
根據 KPMG 報告,2020 年第一季各領域投資件數與金額分布比例大致相同,皆以軟體領域為最多,如企業軟體服務、AI 等,均占 34%;其次為泛健康醫療領域,件數與金額占比均為 20%;占比第三高的則是商業服務領域,件數與金額均占 10%。值得注意的是,泛健康醫療領域在疫情爆發後,投資件數與占比均較 2019 年的占比高。
KPMG 報告也指出「數位解決方案」在 COVID-19 疫情蔓延之際,將加速產業或企業改變以往的遊戲規則,因為在各國關閉邊界、關閉學校、停止部分實體的交易活動,並限制了人員流動。由於這些限制使得企業暫時關閉無數的辦公室,改為居家上班,迫使企業組織正轉向採用數位解決方案,讓員工與客戶能保持聯繫,並保持公司業務持續運營。此外,大規模居家隔離、上班的民眾與面臨學校關閉的學生,看到電子商務、教育科技、數位娛樂和遊戲等各種數位服務的價值。這種轉變將促進包括零售業在內的許多其他行業在數位轉型的連續性發展。
2.新興領域主導美國VC投資
美國VC投資前20大新興領域之件數約占整體投資的50%,但第一季投資金額占比則下滑,而新興領域仍掌控過半的投資金額。
2020 年第一季美國VC投資前20大新興領域之件數已經占整體投資的50%,但第一季投資金額占比則下滑,新興領域仍掌控過半的投資金額,顯示新興領域主導力量不容忽視。
從 2014 到 2019 年前 20 大新興領域中,金融科技幾乎是每季投資件數榜首,人工智慧在 2017Q3 躍升至第二熱門領域。到了 2020 年第一季,人工智慧躍升前 20 大新興領域季投資件數榜首。供應鏈與物流科技獲投件數上升。
3.2020年第一季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數位醫療領域位居投資件數前三大新興領域,人工智慧超越金融科技搶下投資交易冠軍寶座
PwC 與 CB Insights 也進行美國 VC 對十大新興領域之投資熱點分析,在件數熱力圖可看出 2019 年各領域投資件數仍由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數位醫療領域位居前三,到了 2020 年第一季人工智慧躍升為榜首,金融科技、數位醫療分居二、三名。供應鏈科技、保險科技與智慧城市第一季投資活動明顯升溫。
至於 2020 年第一季,十大新興領域投資金額,也是以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數位醫療位居前三名,人工智慧在第一季投資金額首次超過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網路安全、供應鏈與智慧城市在第一季投資金額成長。
人工智慧應用面甚廣,根據 PwC 與 CB Insights 報告,第一季美國人工智慧有多筆鉅額投資,包括:利用 AI 在自駕車的 Pony.ai 獲投 B 輪 4.62 億美元投資、AI 應用於雲端網路安全公司 Netskope E+ 輪 3.4 億美元、AI 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和倉儲自動化 Berkshire Grey B 輪 2.63、人工智慧晶片 SambaNova Systems 公司於 2 月底獲得 2.5 億美元的 C 輪募資。
利用機器學習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SentinelOne 獲得 E+ 輪 2 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兩筆是網絡安全領域鉅額投資、一筆是供應鏈科技。由於疫情衝擊,許多公司開始尋求新興的技術支援與解決方案以修復供應鏈的斷裂,並維持公司正常營運。例如,零售商找上開發供應鏈視覺化解決方案的新創公司,以繼續滿足客戶需求;法國新創 Shippeo 開始提供船舶物流即時視覺化工具、智慧製造業(Manufacturing automation)、物流自動化(Autonomous last-mile delivery)等服務也相繼產生。
2020年第一季VC投資前20大投資交易:遠距服務與宅經濟成亮點
FINDIT 研究團隊以 Crunchbase 資料庫為基礎,擷取 2019 年投資金額前 20 大交易,其中投資人名單須涵蓋創投機構、公司/公司創投者,未列出投資人的交易則不列入,彙整如表 1-1 所示。
2020 年第一季VC參與投資的前二十大案件,包括:房地產線上租售平台貝殼找房、兩家自駕車解決方案廠商 Waymo 與 Pony.ai、飛行車研發 Joby Aviation;共享出行暨本地生活服務(如送餐)的新加坡 Grab、中國上海綜合型物流集團安能物流、人造肉食品 Impossible Foods、遠距教育領域的猿輔導、訂閱式行動短視頻平台 Quib、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廠商 Vantage Data Centers、TierPoint、雲端數據儲存 Snowflake、網絡安全 Netskope。金融科技包含:數位行動銀行 Revolut、為餐廳與飯店提供 POS 服務與數據分析的供應商 Toast、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 Bakkt;中國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MiningLamp。能源領域有兩家,包含:原油中游輸送與終端解決方案 Edgewater Midstream、紐澤西的微電網公司 Scale Microgrid Solutions。
雖新冠病毒疫情帶給全球極大的威脅,但從第一季 VC 投資金額前二十大,也可以看出不少因疫情而受惠的新創,例如:隔離經濟或宅經濟盛行,送餐服務或本地生活服務、遠距教育、影視媒體、數據中心與雲端服務、AI 與大數據分析等領域,仍從投資人身上獲得鉅額支票。
投資人漸趨保守 耐心待疫情過後的市場反彈
從 Preqin 與 PwC/CB Insights 二份以 VC 投資統計為主的報告,一致指出 2020 第一季全球 VC 投資急凍,然而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仍未見終點,早期資本風暴剛開始而已,也宣告前幾年 VC 美好時光結束。
COVID-19 疫情來勢洶洶,對經濟衝擊為大蕭條以來首次,早期風險投資也難置身其外,以下以三個角度來分析未來早期資金市場的展望,提供新創與投資界參考。
投資人轉趨謹慎保守:目前相關報告大多預測第二季與第三季全球 VC 投資恐將持續降溫,日前 NfX 投資公司在 2020 年 4 月 3 日針對 114 VC 機構投資人所作的調查,僅有 22% 投資人表示對「全新投資案件」會維持或增加投資佈局,78% 都將減少投資佈局。投資人會減少尋找與評估新投資專案,轉向投入更多時間來協助既有的投資組合公司,幫助這類公司度難關,以免自己投入的資金付諸東流。因此,在疫情嚴峻之際,將近 51% 的投資人建議新創延後募資。
新創估值將下調: NfX 對 VC 投資人調查中,高達 60.5% 投資人表示會調降對新創的估值,其中 48.5% 投資人將調低 20%,25% 的投資人表示更將調降 30%。其中早期階段的新創估值僅不到三成投資人認為降幅在 20% 以內,意味七成投資人認為估值調降比率高於 20%,甚至有高達 43% 投資人認為衰退 30% 以上。在經濟走向衰退,資金緊俏的年代,資源較少的新創企業要能降低支出、提升營收恐非易事,即便是獨角獸新創也頻頻傳來大量解雇員工的消息。一般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新創估值下調可能將無法避免。當然,也有一些高估值的新創,這類通常是眾家創投機構追逐的優質具潛力案源。
VC 募資活動放緩,但數個大型 VC 新基金募資已到位:PitchBook 分析師預測,創投基金募資活動將在未來幾個月放緩。不過,Pitchbook 報告也指出全球 VC 可投資的資金水位(Dry Powder)仍相當充沛,大約為 1,890 億美元,而且 2020 年起至 4 月為止,已經有幾個大型 VC 基金募資已募好募滿。包括:NEA(36 億美元)、KPCB(7 億美元)、Index Venture(20 億美元:12 億美元投大型、後期階段企業;8 億美元投小型、早期、年輕新創)、Lightspeed(42.2 億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XIII 8.9 億美元投資早期新創、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Select IV 18.3 億美元將投資既有的投資組合、Lightspeed Opportunity Fund 15 億美元,為 Lightspeed 平台新基金工具,將支援全球突破性企業)、中國的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以 11 億美元募滿了最新的旗艦基金,上述這些新基金針對早期新創的投資水位就達 71 億美元。因此,2020 年雖充滿危機,但對於具突圍潛力的新創而言,創投的銀彈已備好。
COVID-19 疫情蔓延加速近二年美好的創投時光提前結束,然而過去的 SARS 經驗告訴我們,當疫情過後,創投市場將會出現報復性反彈,新創朋友需要撙節支出,耐心等待疫情過去。
本文授權轉載自:FINDIT,作者:林秀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