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TAVAR 疫情衝擊調查:相比亞洲各國台灣防疫有成!超過 6 成新創有意申請國家紓困補助

TAVAR 疫情衝擊調查:相比亞洲各國台灣防疫有成!超過 6 成新創有意申請國家紓困補助
PORTRAIT IMAGES ASIA BY NONWARIT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不知不覺中,2020年開始至今,全球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已延燒了四分之一個年頭,截至目前全球累計2,649,696例確診,分布於184個國家/地區,並有182,467起死亡案例,好在台灣防疫有成,至截稿為止國內目前僅有429例確診,包含6起死亡病例。從數據中明顯能看出台灣政府、人民防疫成效良好,因此病例數少於其他國家,那在產業端呢?台灣的新創公司有沒有因防疫有成,而相對於其他國家受到的波及較少呢?

隨著抗疫陷入持久戰,國際間相關調查研究也陸續出爐,本文將藉由兩項「亞洲新創」的疫情調查及兩項「台灣新創」的疫情調查,來看看相較於其他亞洲新創,台灣的新創是否有因良好的疫情控制而受挫較輕

關注於亞洲科技發展的最大英語媒體 Tech in Asia 於三月初發佈了調查:Tech in Asia Survey,調查範圍包含 140 位東南亞地區新創產業的專業人士及創辦人;涵蓋達 22 個國家的亞太微小中企業貿易聯盟(Asia Pacific MSME Trade Coalition,以下簡稱 AMTC)也收集了 147 則企業回覆並發佈了第一則泛亞洲疫情影響調查結果。台灣方面,長期關注、扶植本土新創產業的創業小聚,及致力推廣台灣VR/AR技術的社團法人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以下簡稱TAVAR)近期皆藉由回收約90份問卷,來掌握第一手台灣新創現況。因此,本文將以上述四個單位的調查作為基礎,來討台灣新創相較於其他亞洲新創的表現及處境

TAVAR調查報告:COVID-19 如何衝擊中小企業、新創公司?

為了能夠有效地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台灣產業造成的影響,社團法人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於今(2020)年 4 月 7 日辦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紓困方案整理:TAVAR協會線上說明會」,協助線上 144 名參與人了解紓困方案申請流程,並於會後發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調查&TAVAR協會輔導意願調查」。

經過為期 9 天的調查,共收回 98 份有效問卷,參與調查的行業以「專業技術服務業(包含數位內容、AR/VR、ICT軟硬體等產業)」為主,佔參與調查人總比例的 48.8%,其次則為影音傳播服務業(26.7%)與娛樂及休閒服務業(22.2%);其中包含約 25 名公司負責人/創辦人、39 名高階主管或主要成員,為整體參與調查人數的 69%。

螢幕快照 2020-04-27 上午11.07.54.png
參與調查的行業以「專業技術服務業(包含數位內容、AR/VR、ICT軟硬體等產業)」為主,佔參與調查人總比例的 48.8%。 TAVAR

除此之外,參與調查的公司以「近7成未滿5年之新創」最多,其中又以「3~5年」為大宗,佔總體數的34%;其次為「3年以下」,占比32%,再者才是成立「5年~10年」的公司,佔 16%,而「10年以上」公司則有 18%。在人數規模上,「10人以下」之公司比例為 54.4%,其次為「11~30人」公司,佔總體37.8%,另外,30人以上之公司則不到一成。

螢幕快照 2020-04-27 上午11.13.10.png
TAVAR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間經濟的連動性日趨緊密,台灣雖未宣布停工,卻也深受中國供應斷鍊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造成需求下降的影響。雖然全球企業皆備受影響,但從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新創衝擊並無其他亞洲新創衝擊慘烈

根據於今(2020)年四月初《創業小聚》調查指出:約有 60% 的新創公司認為 3 月業績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然而,TAVAR 填答者則表示有超過 6 成公司面臨「營收下滑」問題及延伸之影響,除此之外,Tech in Asia 在三月的調查報導中指出,在「無影響、輕微影響、有影響、大幅影響、嚴重影響」五種向度中,有八成新創認為自己的新創受疫情負面影響,其中更有三成亞洲新創認爲生意受到大幅及嚴重影響。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受國際市場開發暫停及內外銷市場需求減緩等問題,使得訂單洽談與合約進度停滯,造成交易貨款無法如期取得,最終導致資金周轉不靈,可見疫情延燒至今,對於中小型企業或是新創公司而言,既有的存糧已經逐漸消耗,營收下滑很有可能直接影響現金流,導致後續問題。

未來如何應對:困境相同,但台灣新創手頭資金可以撐更久

AMTC(Asia Pacific MSME Trade Coalition) 於今(2020)年3月31日至4月6日 以 COVID-19 對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的影響進行了首次調查,結果指出,即使在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現金流對於中小企業營運存續來說都至關重要,更何況如今消費行為的緊縮、需求急劇下降的情況很有可能使中小企業、新創公司面臨大幅虧損與現金水位的流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多國對內的社會活動無限期疏離、對外則強制鎖國、禁止人民的國際移動,銷售量的減少和需求普遍下降,對小型企業的影響已經在三月底至四月初顯現,AMTC(Asia Pacific MSME Trade Coalition)調查指出,近乎有 50% 的中小企業現金儲備只剩不到一個月或只有一個月,亦有將近 30% 的中小型企業有可能不得不解僱 50% 或更多員工,同時只有 35% 公司負責人有信心不必裁員。

此次 TAVAR 調查報告也指新創及中小企業的兩大憂患:「營收下滑(現金減少)」及「需求減緩」。其主要原因為產品上市後因疫情阻擋而無法進行市場推廣,因而嚴重影響公司營運計畫,也有新創表示,國內外客戶延後採購或是暫停案件,在公司內部仍有一定金額的例行支出情況下,現金流緊縮,很可能會造成往後營運更加困難。

螢幕快照 2020-04-27 上午11.36.05.png
此次 TAVAR 報導也指新創及中小企業的兩大憂患:「營收下滑(現金減少)」及「需求減緩」。 TAVAR

除此之外,具有網路及實體店面的中小企業者則指出,疫情關係使得店面的客流量大幅降低,營收僅靠網路勉強支撐,然而沒有進行數位轉型的店家則更容易受到衝擊,有許多經營很多年的線下店家都開始關閉店面,或是找其他人合租,顯示疫情對於線下店家的衝擊猶大。

政府輔助角色:台灣新創對政府的信賴度明顯較高

近期國發基金紓困投資專案祭出「特別股」,以協助受到疫情衝擊的新創公司,能有足夠資金維持最基本的營運,度過經濟低迷的時期;而各部會也相繼推出紓困方案,針對員工薪資、營運資金提供補助或貸款,例如上週經濟部即依據「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提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有營運困難的企業,可以申請薪資及營運資金的補貼。

綜合此次由 TAVAR 發起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調查&TAVAR協會輔導意願調查」結果,超過6成受調者需求為「資金貸款」與「研發補助」,「資金貸款」與「研發補助」皆為64.8%,其次為「其他補助措施」,占比41.8%。其中,有超過 6 成的受調者有意申請「國發基金紓困投資」及經濟部相關補助計畫,而跨項目補助計畫中,以國發基金紓困投資申請,占比62.6%,為最高需求;另外,工業局相關補助計畫包括產創平台特案補助(TIIP)及傳產創新研發(CITD),占比合計61.6 %,為次高需求。

TAVAR 於報告結論中提及:「多數公司在現金流短缺的此刻,仍有意投入部份資金結合政府輔導計畫資源,經由「研發補助」形式,以此轉型升級,或是投入研發因應疫情相關的服務與產品,以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各種市場需求。」可見台灣政府防疫有成,新創對政策抱持希望及信心。

反觀 Tech in Asia Survey 針對 140 位東南亞地區新創產業的專業人士及創辦人的調查結果,隨著疫情越發不可收拾,超過六成的新創不相信政府有能力做好疫情控管,並有五成五的新創已做好今年損失超過一百萬美金的準備,其中有七成新創預估損失將超過一千萬美金

參考資料:

Asia Pacific MSME Trade CoalitionTech in Asia創業小聚社團法人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盧奕昕、吳宜文 綜合整理報導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盧奕昕、吳宜文 綜合整理報導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