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7成訂單成長都靠吃!LaLamove抓住哪些外送餐飲需求?

數位時代 吳元熙 2020-04-24
7成訂單成長都靠吃!LaLamove抓住哪些外送餐飲需求?
蔡仁譯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猜猜看,台灣機車快遞市場的「企業大戶」是誰?答案可能跟想像中不太一樣。

共享物流業者LaLamove指出,2019年整體訂單量成長70%,其中成長幅度最高是餐飲店家訂單,達77%;電商訂單成長幅度約30%;食品批發、零售成長20%;工商服務成長幅度15%。

外送平台生意好不難想像,但為什麼快遞市場也掀起餐飲熱?

丁彥宇_LALAMOVE台灣區執行長
丁彥宇曾在訂餐平台EZTABLE服務,認為物流業者仍有外送平台達不到的優勢。 蔡仁譯攝影

從二輪跨足四輪,LaLamove接單餐廳、飯店外送

LaLamove台灣區執行長丁彥宇表示,外送平台優勢在於導流、創造訂單,加上常有優惠折扣,能直接替餐飲店家帶來客群。不過,餐廳仍有原物料調度、店與店之間支援需求,這時候LaLamove就能發揮「支援」(back-up)角色。

「其實外送平台生意好,我們也很開心,代表餐飲市場的C端(消費者)和B端(企業)需求成長,公司跟著有小爆發就好。」他笑說。

一方面,LaLamove旗下外送員能扮演很好的「援兵」角色,市面上有不少外送、點餐服務,如foodomo、街口外送等業者的部分人力皆由他們提供;並和iCHEF、快一點完成API串接。

餐飲業天生的快速變化特性,更帶來不少訂單。

「其實,很多餐飲業的快遞用法,我們一開始也沒想到。」丁彥宇指出,LaLamove自去年起新增四輪服務(汽、貨車),搭配原有的二輪機車快遞,可做到彈性運用, 像是原本需要自行出貨至咖啡廳的麵包、甜點店、接到企業餐盒大單的餐廳、嘗試推料理外送的飯店業,都是客戶之一

他舉例,連鎖麵包店一之軒有自家車隊,但在旺季或接到外燴訂單時,仍會和他們合作,代表外包部分物流服務對控管成本有所幫助。

在消費者端,LaLamove則滿足了一些外送平台無法提供的微需求。

Lamove推出「代買服務」超過兩年,除了依照送貨距離收費,消費者另外需付25元的代買費。今年1、2月訂單成長在15%~20%左右,三月份成長超過3成。

「總會有一些名店、吃習慣的餐廳不在外送平台列表裡,這些訂單就有機會跑到我們這。」他說。

雖然面對全球快遞、便利帶、GoGoVAN等同屬性業者競爭,LaLamove認為自己的「彈性力」在不須保證貨量、透過App即可完成急單司機媒合等優勢,仍有其不可取代性。

丁彥宇_LALAMOVE台灣區執行長
LaLamove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前擴編人力,讓團隊從40人成長至60人。 蔡仁譯攝影

延伸閱讀:王品端353道菜加入Uber Eats外送,CEO李森斌:出手了,目標就是當老大

擁2.5萬家客戶,鎖定中小企業合作

目前,他們與愛上新鮮、家樂福、IKEA等業者合作,企業營收占比達50%,客戶數約2.5萬家。以愛上新鮮為例,透過與LaLamove合作推出雙北三小時到貨,訂單增加約1.5~2倍。

丁彥宇表示,未來將持續鎖定中小企業發展,看好垂直電商、廣告與印刷、花藝等產業需求增加,同時正在優化「多點配送」的路線功能,像是有50包貨品,需派出3台車時,路線演算法如何更有效率,也不排除將營運範圍自雙北、桃園延伸至六都。

如同外送平台,共享物流服務也是少數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下有「利多」的產業。搭上宅經濟順風車,路,有機會能走得更穩、更遠。

LaLamove小檔案

台灣市場負責人:丁彥宇
註冊司機:4萬人
營收來源:企業、個人客戶各5成
企業客戶數:2.5萬家
成績:2019年訂單量成長70%

責任編輯:陳映璇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 吳元熙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