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人人都愛創辦人勝於CEO? 前者孕育生命,後者撫養成人

創業邦/IDG資本 (編譯) 2020-01-06
人人都愛創辦人勝於CEO? 前者孕育生命,後者撫養成人
faceboo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辦人當CEO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事實上,這是在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角色,對技能的要求很不一樣。資料表明,只有約25%的創始人到公司IPO時仍保住CEO的頭銜。在企業發展時期,不管是創辦人和CEO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創辦人_CEO_經營管理
只有約25%的創始人到公司IPO時仍保住CEO的頭銜。在企業發展時期,不管是創辦人和CEO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創業邦

為此,身為連續創業者的Joel Wish總結了創辦人與CEO的四大不同之處,並提供了創辦人成功過渡到CEO的實用建議,希望對你有借鑒意義。

在初創企業當中,「創辦人、CEO」擁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作為願景家,他們不僅能孕育新想法,而且會在組織的不同發展階段將其付諸實踐。祖克柏、賈伯斯、Benioff(Salesforce創始人/CEO)都實現這樣的神話。

但事實上,創辦人和CEO是兩種不同的角色。能從前者過渡到後者的人其實非常少。到了首次公開募股的時候,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創辦人能設法保住其CEO的頭銜。

不過,儘管面臨著極大困難,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創辦人都相信自己可以最終實現過渡轉型。事實是,大多數創辦人低估了從思維方法,包括哲學層面的思考的快速轉變——這往往是成功從一個策略行進至下一個策略所必需的技能。我想把我從Simple Health創辦人過渡到CEO所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們成為活下來的那25%。

但是在進行深入探討之前,讓我們先來確認一下,創辦人與CEO之間的區別。

經驗1:人人都愛創辦人,但CEO就沒那麼討人喜歡了

一開始,在找到產品─市場匹配之前,創辦人角色既令人感到不堪重負,又令人興奮。其可能性似乎往往是無限的。你有一支小團隊,人人都死心塌地地相信你的願景,而且你每天都能看到有意義的進展。

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創辦人慢慢轉變為CEO,很多事情都在發生改變。你的工作是要明確組織的關注重點:要求追求什麼,不去追求什麼。而其中的一些決策必然將會導致你跟公司內部其他人的願景和想法發生衝突。

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作為CEO,你現在所關心的事情——建立夥伴關係、融資等等——都不是大多數員工關注的。但是,在牽涉到員工的關切時,不管那些問題跟你的更高優先順序目標有何脫離,你都需要認真、迫切地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你責無旁貸的事情。

這就是CEO有時會說自己的工作很「孤獨」的原因。隨著你的優先事項變得越來越自成一格,你所在組織的人也就越來越難以理解你所做決策的理由。

組織的發展,你的觀點和目標會變得跟別人不同。其結果是,部分員工會難以理解你是怎樣或者為什麼做出決策的。因此,你要準備好說很多的「對不起」,並且要撲向很多手榴彈,為你的團隊打好掩護,好讓他們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經驗2:CEO是沒有自己的「意見」的

在從創辦人向CEO過渡期間,你會發現不假思索的發言、天馬行空的想法、甚至放任自由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突然之間,從你嘴裡冒出的任何東西都不僅僅只是個推測性想法,而是你的公司做生意的方式——是你的預設政策或者策略。

話,欠缺思考的觀點會在不經意間就影響了大家的情緒,這一點令人驚訝。所以,你究竟想跟團隊講什麼一定要先考慮清楚(我本人就一直在努力)。

經驗 3:你做決定會變得困難許多

在你說話份量增加的同時,還有一件事情你還需努力適應:不得不在全是壞的選項中做選擇。 因為當你在自己之下建立起一層強大的領導力時,擺在你辦公桌上的將是艱巨的任務。

為什麼?因為當且僅當事情沒法解決時,它們才會像泡泡一樣在你面前一一冒出來。因此,你將不得不在進退兩難的地方做選擇,還得迅速採取行動,因為如果你沒有採取行動的話,組織基本上面臨著癱瘓。

備好做出一些不可避免的、極其艱難的決定。

經驗#4:你要創建的不只是產品,還包括組織

儘管孕育出公司的是創辦人,但將其撫養成人的則是CEO,這個過程需要思維方式的轉變。要從創建令人驚豔的產品,變成建立一個能誕生驚豔產品的組織。這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它需要養成的能力是在長期去適應,並取勝。

以下是你要開始思考的一些問題:

  1. 資訊在內部和外部是怎麼流通的?
  2. 決定是怎麼做出來的?由誰來做出決定?
  3. 我們應該去追求哪些機會,為什麼?

找到正確的答案並非易事,而那些讓你把最初的創造性願景變成現實的優勢,這時候已經不再成為優勢了。

一款產品,然後組建一支專門的團隊來把它開發出來所需的技能集合,跟成功地管理好一家作為獨立實體的公司(有時候還包括數百甚至數千個想法不一樣的頭腦)所需的技能大不相同。

其他零星想法

這就是我總結的四個經驗教訓,它們絕對不是唯一的經驗教訓,但我認為,這些是你在前進路上可以參考的有價值的經驗教訓。

如果你夢想著以創辦人的身份創造出令人讚歎的產品,然後又想要成長為一家有生命力的組織的CEO,那麼請不要因為我的坦率而感到灰心,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邦,原文作者:Joel Wish,譯者:IDG資本

編按:原文《The 4 Big Ways That “Founder” and “CEO” Are Different Jobs》,作者:Joel Wish,Simple Health創辦人。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