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明師易訪,業師難求!給創業者尋訪業師的8個提醒

feature picture
Drazen Zigic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大家都「聽說」過,創業很辛苦,成功更困難。但到底有多難?只有創投最清楚。一位矽谷的創投朋友最近清點過去20年的投資紀錄,50家公司中,血本無歸的比例高達60%。但綜合起來,他管理的基金仍然賺錢。可見創投成功的竅門不是輸贏的機率,而是贏的倍數。

但是對創業者而言,5至10年的歲月押注在一家公司,輸即全輸,沒有輸與贏平均的機會。因此理性的創業者關注的是贏的機率,而不是贏的倍數。創業成功與否,自己還有些掌握,賺多賺少,則不可控制因素太多。創業者最負責的態度就是努力追求成功,而將報酬率放在其次。

想要增加贏的機率,需要許多「貴人」。除了創業夥伴和投資人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貴人,就是台灣最近流行起來的新稱謂──業師

有錢就能投資,有什麼經驗才能當業師?

業師這個名稱,大概來自於「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古說,中國大陸稱之為「導師」,兩者都是英文mentor的對應名詞。雖然業師這個稱呼太道貌岸然,而且在創業過程中mentor的功能並不限於授業,不過為了省心,本文姑且沿用業師這個字眼。

最近3年,台灣創業的火苗四處冒頭,民間辦比賽,學校搞育成,政府各部會也三不五時推出各種創業投資獎勵辦法。由於創業成了全民運動,有見識的人知道創業生態系中需要天使,結果就有了各種天使投資基金或俱樂部。也有人說業師不可少,於是各個加速器都列出一串長長的業師名單。

一般而言,錢最沒學問,只要現金進入了天使基金的戶頭,無論聰明錢還是傻錢,第二天就可以開始投資。人就需要經驗,但「有錢人是大爺」,投資人再沒經驗,創業者對他總抱著幾分敬畏,不惜傾囊相授,案子看多了,新人變熟手,也能說出幾分道理。最難養成的該是業師了,如果自己不曾創過業,跟成功或失敗數度短兵相接,在關鍵決策上歷經幾次天人交戰,那只能紙上談兵,給創業者一些不痛不癢萬無一失的建議。

聽取意見前,你可以先觀察的事

最近有兩個新創團隊向我反映了一個他們共同的困擾。他們經過幾位業師的諮詢,結果人言人殊,意見南轅北轍,令團隊不知何去何從,問我該如何處理。

其實各個業師給的建議不同不是壞事,至少可以讓創業者知道,沒人全對,只是觀點不同,最終決定仍然自己要做,後果自己承擔。不過在當今新創如春潮、業師浮濫的年代,創業者如何能避免拜錯師,拿錯藥?台灣的新創生態要更健康,創業者想要增加成功的機率,業師這個環節確實是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shutterstock_331016990_money_richman.jpg
shutterstock

擔任業師不需要證照,人人可當,但經驗、心、和時間三者不可少,有人有心有經驗卻沒時間,有人有心有時間卻沒經驗,有人吸睛卻不經看,有人經歷不顯赫卻細說長流。根據我長期觀察創業團隊與業師的互動,倒是有幾個指標,可以作為辨別業師、見微知著的「茶葉卦」(read the tea leaves)。

一,如果一位業師經常把各種金句掛在嘴邊,創業者便需要提高警覺

人人都靠閱讀補充新知,業師喜歡引用流行的金句乃人之常情。例如像「跟著熱情走」(Follow your passion),可能是創業者最常聽到的忠告;或是「偏執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這句話高齡25歲)。其他還有「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等等。這些提醒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卻只是月亮的一面,別忘了背後還有另一面。更何況這些簡化後抽離出來的結論,用來處理複雜的現實狀況,不見得使得上力。 業師若只是轉述這些罐頭金句,創業者不如去讀書就好了。

二,業師如果對任何問題都有現成答案,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徵兆

有些業師成功經驗多,失敗經驗少(其實是失敗被遺忘),因此事事都有見解,一切問題都有答案。問題是創業不比考試,可以有題庫。人之患者在好為人師,凡事都有答案的業師,固然是求好心切,恨鐵不成鋼,問題是大幅壓縮了創業者的探索和學習的空間。

三,給答案比問問題多的業師,不如只出問題不給答案的業師

據說古老的非洲部落裡有一個傳統,每一位村中小孩都有一位比他年長數歲的小孩扮演「業師」的角色。他只負有一項任務,就是向年輕小孩問問題,然後靜靜聆聽他的回答,不加評斷。

創業是一個英雄自我探索的故事,好的業師會用問題刺激思考,提醒盲點,擴大想像空間。

當然,創業者做決斷時若走進死胡同,業師即時指點迷津也有必要。

四,有時候業師過度熱心,讓創業者疲於奔命

特別是人面寬廣的業師,跟團隊談到開發市場,他就熱心地介紹一些新創公司鞭長莫及的客戶。公司徵才時,他不假思索便推薦幾位關係比能力好的候選人。三不五時,還要找創業者喝咖啡聊天。這些雖然不會壞事,但因為業師出於好心,創業者難以回拒,結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 有經驗的業師會稍加自制,採取「大扣大鳴,不扣不鳴」的原則。創業者有問題時也該主動舉手發問,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互動關係。

五,有些經歷輝煌的業師,喜歡引用過去成功的經驗,協助創業者解決眼前的問題

經驗並非毫無價值,但只能說明可能性,不能證明必然性。 過去和現在,產業、競爭、實力、生態都大不相同,每一個創業者眼前面臨的問題都有其獨特性,拿昨天的答案來回答今天的考題,其侷限性可想而知。

六,業師過度向乙地的新創公司賣弄他的甲地經驗

現代創業講究國際性,團隊需要國際視野,產品設計要考慮全球市場,因此有國際經驗的業師炙手可熱。有些業師居住在矽谷,有些從矽谷回台灣,有些是多國籍公司在台灣的高級幹部,他們確實可以開闊創業團隊的視野。然而新創公司像一棵樹,與它生長的環境,土地陽光水,都不能割離。在矽谷創業或在台灣創業,公司文化、投資人心態和口袋深度、對未來的期待,都有極大的差異。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可要小心搬石頭,別弄不好砸了腳。

七,分清母親型、父親型和老師型的業師

如果新創公司只有一位業師,創業者會希望他像母親、父親、還是老師?老師講完了該講的內容,下了課就走。父親對子女有許多期望,也相對提出嚴格要求。母親卻是24小時待命,子女遇到大小疑難雜症總是找她。

shutterstock_661699537_startup company.jpg
Rawpixel.com via shutterstock

一般新創公司裡,董事會像父親,專業顧問像老師,業師比較適合扮演母親的角色。不過明師易訪,母親難求。時下的業師多數像老師,能夠找到像母親一樣「關懷而不介入」的業師,實在需要靠緣份。

八,切忌一知半解、以訛傳訛的業師

這世界上沒有人全知。業師如果缺乏自知之明,頂著業師光環取得了創業者的信任,卻輾轉傳遞一些錯誤的訊息,這才是害人不淺。例如在台灣普遍流傳著:第一輪募資只能稀釋15%,以便經過幾輪之後,創業者仍然能夠擁有超過50%的控制權。這只是從數學上計算如何擁有50%股份,卻對經營團隊和創業者之間深刻的共生關係缺乏第一手的體驗(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魚幫水,水幫魚──創業者與投資人的共生關係談這個現象),結果反而削弱了創業者的可投資性(investability)。

業師如果希望創業者抱持著開放、學習、進步的心態,恐怕也該從自己開始,練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從無到有,從有到好

這年頭百分之百原創的創新想法本來少見,即使有,也難保6個月後沒人模仿、改進。因此無論從0到1,或是從1到n的階段,任何新創公司都在跟競爭者較勁,跟時間賽跑。而且不只新創公司跟全世界其他新創公司競爭,各國的生態圈也跟其他國家生態圈搶人才,比績效。所謂績效,也就是從0到1到n的資源(人才、技術加資金)轉換績效,其中業師有如催化劑,扮演了關鍵的因素。

台灣新創圈經過過去5年的推動,業師走過「從無到有」的階段,接下來應該進入 「從有到好」 的升級階段。

事實上,這是一個創業者和業師共同進化(co-evolve)的過程,創業者不完全是「受者」(taker),業師也不必然是「給者」(giver)。

創業者的成功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業師帶領,業師的成長和成就也來自創業者的成功,這樣兩者相得益彰,才能產生一個良性的循環。

本文由鄭志凱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專欄作家 鄭志凱 數位時代專欄作家 鄭志凱

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 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職場生涯中一半台灣,一半矽谷,一半企業,一半創投。因創投業務廣泛接觸三江五湖能人志士,近距離觀察產業更迭,深刻感受到名與實,見與識,知與行的差距,無論創業或人生,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縮短其中的差距。

著有《小國大想像》(臉書專頁)及《錫蘭式的邂逅》二書。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