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善用這項武器,簡單原始卻能讓你創業時找到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36氪/光澗實驗室 2018-10-19
善用這項武器,簡單原始卻能讓你創業時找到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中國互聯網圈,「講故事」已變成一個貶義詞,等同於講虛假的故事,講騙人的故事,講誇張的故事。但本文提到的「講故事」取這三個字的本義,更接近大家常說的,「電影要好好講故事」裡的「講故事」。

在去年的 Intercom 巡迴演講台上,該公司負責平台合作的 Jeff Gardner,給現場觀眾講了創作公司故事的一種簡單結構,然後分享了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給公司在多個方面帶來的幫助。

下面就是光澗編譯的演講內容精華,完整演講內容和視頻見文末。

講故事是人類最強有力的一種武器,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大家天生就會被故事吸引。大部分人覺得講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非常難,但其實這件事有法可循。

好故事的力量

去年有一天,我和 4 歲的兒子 Luca 都生病在家。鑑於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躺著,我決定跟兒子一起看個電影——好吧,其實是我想再看一遍最愛的影片《回到未來》。

講真的,我只是希望他能讓我看一會兒,樂觀估計他最多能堅持半個小時,就會分散注意力。但是,整整 116 分鐘,兒子居然坐在那兒一直集中注意力。更讓我震驚的是,他真的看進去了,看懂了。他會被電影裡的笑話給逗笑,演到照片上的人突然消失的情節,他會感到興奮。甚至,他還像影片中的布朗博士一樣,用憤怒的表情喊「great scott(我的天哪)」。這,就是一個好故事的力量!

經歷數千數萬年的進化,我們的大腦對故事變得很敏感:從故事中學習,受到故事啟發,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book_shutterstock_697357159.jpg
人們習慣在故事裡找共鳴。 ShutterStock

當我們選擇創業,就是選擇去創造一些還不存在的東西。我們什麼都沒有,除了一個「故事」。產品還沒到拿出來見人的時候,還沒融到很多錢,還在努力找人和你一起創業。如果你能解釋清楚你正在解決的問題,說明白這件事為什麼是值得關注的,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 6 年半時間裡,我見證了 Intercom 公司的故事是怎麼實際運用的,它幫助我們搭建了強大的團隊,指導我們如何與客戶溝通,幫助我們決定開發什麼產品。

我想分享這六年多以來學到的東西,幫你弄懂怎麼講好你公司的故事。首先,我們先學怎麼創建一個故事。

當我想到強大的講故事能力,首先出現在腦海的公司就是 Pixar(皮克斯)。眾所周知,Pixar 使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線結構來創作他們所有的電影。

  • 從前(Once upon a time…)

  • 每天(Every day…)

  • 有一天(One day…)

  • 因此(Because of that…)

  • 因此(Because of that…)

  • 直到最後(Until finally…)

用這個結構,我們看看電影《海底總動員》的故事線:

  • 從前,有條小丑魚叫 Nemo

  • 每天,它的父親都警告他不要游到離家太遠的地方。

  • 有一天,Nemo 不顧父親的警告,游到了深海裡。

  • 因此,它被一個司機捕撈走了。

  • 因此,它的父親開始了救出 Nemo 的旅程。

  • 直到最後,父親找到了 Nemo,他們團聚了,Nemo 學到了愛應該基於信任的教訓。

這個故事符合完整的情節曲線。先設定場景,然後展示遇到危機或難題,最後解決了這個危機或難題。顯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補充,但整個故事已經立在那裡。Pixar 電影的故事線簡單清晰,但也非常有效。

shutterstock_93512809_man_danger_alone_sad.jpg
Pixar 的故事線雖然可以統整成一種模式,但套上不同細節後就成了一個個完全不同的精彩故事 shutterstock

所以,我們怎麼能用上 Pixar 的故事結構?如果把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套在這個結構中會是什麼樣的?

  • 從前,有一群人創建了一個很小的新創公司。

  • 每天,他們都在當地一間咖啡館工作,咖啡館裡顧客都很開心。

  • 有一天,他們注意到咖啡館的主人與顧客建立了真實的聯繫,溝通交流就像親人朋友一樣有人情味。

  • 因此,他們希望自己與客戶也能輕鬆建立這樣的聯繫。

  • 因此,他們在產品中增加了一個小功能,讓自己可以跟用戶輕鬆自然地交流。

  • 直到最後,他們意識到這是個所有互聯網業務都面臨的問題,他們想讓所有互聯網業務都能提供跟朋友交流般的、有人情味的用戶反饋功能。

當然,《海底總動員》和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有個關鍵的區別。《海底總動員》的故事以找到解決方案和有了結論為Ending,觀眾才會開心。對於書和電影來說是不錯的結論——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同樣的 Ending 對於新創公司和任何其他規模的公司而言就非常糟糕了。你想要大家知道,公司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有許多難題要去挑戰。

Intercom 公司故事的最後一段其實是Intercom 的使命:讓服務更有人情味。這很重要,因為故事的結尾是公司的使命,大家就會感受到有使命在召喚著大家行動。

組建團隊與公司「故事」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我已經不知道講了多少遍。Intercom 的支持部門接近 100 人。這意味著過去六年來,我招聘了許多人。現在這是我擅長的事。但剛開始的時候,我做的很糟糕,結果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我剛開始招聘的幾個人,沒有一個工作堅持超過 2 個月的,有一個甚至只堅持了兩個星期就走了。

後來有一天,我開始給每個我面試的候選人講我剛才講過的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然後我注意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聽到故事的每個人,或者立刻會感到興奮,或者立刻就顯示出排斥的情緒,甚至感到震驚。大家聽到這個故事會有下意識的反應。這個反應對於我了解候選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洞察機會。

shutterstock_boss_mad_angry_hire_interview.jpg
觀察面試者聽到公司故事的反應,也是一個很好的審核標準,以此更加了解面試者的人格特質。 shutterstock

透過講述我們的公司故事,甚至主動告知我們的缺點,我把不願意冒風險和還沒準備好面對大挑戰的候選者迅速淘汰掉了。我不知不覺地使用了 Intercom 的公司故事和使命作為武器。我也學到了,一個好的故事,一個鼓舞人心的使命,用來有效率地拒絕錯誤的人和吸引對的人一樣重要。

直到現在,我還是避免使用願景(Vision)這個詞。很多人可能也發現了,我描述故事的方式跟其他人描述願景的場景差不多。

但是對我來說,兩者的區別很大。故事暗示了有個旅程(journey),暗示存在一條未知的路徑,需要一步步的行動,最終完成一個使命。在新創公司的早期階段,你需要那些被未知旅程吸引的人才。

與之相反,願景,則像是一張快照。一張來自遙遠地方或來自久遠未來的明信片。願景不會給你暗示,讓你覺得必須行動起來才能抵達目標。即使像微軟早期的經典願景:「讓每個家庭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台電腦」,也不會讓你感覺到中間的步驟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好的故事必須將現在的狀態和將來的願景連接起來。最好的「故事」,將會在你的公司發展、進化和成長過程中,始終成為行為的指引。

我們每周大約有幾千次機會與客戶對話,在與客戶的每個對話中,我們都會問自己,是否我們讓服務更有人情味。很幸運,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團隊擴張的過程中不用擔心有人情味服務的標準難以為繼。

man_smile_talk_shutterstock_329026565.jpg
在與客戶的相處交流中不斷反省自問:我們的服務理念是什麼?我們做到了嗎?我們在往這方面努力嗎? ShutterStock

早些時候,我和公司共同創辦人之一 Des 共同寫了一個包括 10 個特徵的列表,這些特徵用來表述我們想要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我們寫出來的 10 個特徵,不是與其他公司的支持部門進行對標,而只是去想,當我們與另一個人溝通時表現出人情味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基本上就是在想,之前講 Intercom 故事裡那家咖啡館的主人,平常是怎麼跟客戶交流的。

太多團隊想要規模化,只是想看看行業中的其他人是怎麼做的,然後複製他們。但是,就像你的媽媽在中學時候告訴你的話——「你必須做你自己」。我們沒有描述我們想要員工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我們只是給了員工我們的列表、我們的風格指南,告訴他們你自己來判斷,允許他們在與客戶的溝通中表現出自己的性格。

現在,我們當然有流程。但我們幾乎主要用流程來減少決策疲勞,而不是用來控制行為。讓服務有人情味,已經超越了我們在與客戶溝通時應該如何表現,也關乎我們員工之間怎麼互相交流溝通。

Intercom 的支持團隊有一條我最喜歡的文化原則,那就是「絕對的直率」。我很確定,是這個原則幫助我們實現了規模化。什麼是「絕對的直率」?其實,直言不諱地指出別人搞砸的地方並不難,難的是在給別人反饋之前,以積極的姿態一起找到出問題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這才是「絕對的直率」。

如何給予和接收用戶反饋對我們而言,始終非常重要。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原文:How to tell your company story,作者:光澗實驗室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