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隨著發展,技術商業化浪潮席捲全球。創業小聚第 91 場,邀請到四組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創團隊:BotBonnie、Ocard、愛瑪麗歐及米菲多媒體與觀眾分享創業以來的經驗及心路歷程,更邀請到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及 Yahoo 奇摩電子商務營運管理部市場開發資深經理楊明傑針對團隊的分享給予意見回饋。
以「行銷」角度切入,打造聊天機器人—BotBonnie
執行長 羅建凱
BotBonnie 提供對話式智能商務解決方案,從行銷出發為企業提供聊天機器人服務。成立至今一年多,推廣初期其實並不是太順利,羅建凱說:「剛開始沒有名氣時,很多客戶會質疑,為什麼不直接找客服人員而要選擇 BotBonnie?也因此我們決定轉個方向,以行銷面出發,想辦法 『讓用戶容易跟聊天機器人互動』 。」
在這個思考邏輯之下,去年八月與奧美合作推出華康字型機器活動,只要留言輸入郵遞區號,就可依據用戶所在地區收到專屬的情書。藉由趣味活動,提供個人化結果,以增加使用者對與品牌的認同感,並透過「一鍵分享」功能,擴散傳播力。
羅建凱也提到過去嘗試的其他案例,像是在 7-11 高雄啤酒節,串連線下相印機,送 Coupon code、在可口可樂的粉絲專頁上,透過問答式問卷資料抽獎,即時收集參與活動者名單。另外像是為 VISA 製作的合成個人化旅遊影片、Kotex 的電台點播,名人語音互動等,在各種行銷嘗試之下,今天三月 BotBonnie 的訊息量累積突破一千萬,七月時突破兩千萬。
羅建凱表示打造好的聊天機器人相當重要,BotBonnie 主要有以下兩項特色: 一、視覺加直覺化的操作介面。 以容易設計的架構、模組化建構,降低使用的困難度。二、 支援國內 LINE 及 Messager 兩大通訊軟體管道。
提供聊天機器人服務的企業相當多,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之下,羅建凱如何看待 BotBonnie 的定位與競爭力?他表示,聊天機器人是新的戰場,是未來每個企業都會需要經營的項目,因為可以利用精心設計的活動,取得平常得不到的資料。BotBonnie 透過蒐集到的互動資訊,未來也能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多的 CRM 解決方案。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點評:
目前市場上很多人在做聊天機器人的公司很多、用途也很多,有些人是做客服,有些人做行銷,對客戶來說,客服考慮到的事是管理成本,行銷則是獲客成本。BotBonnie 選擇從「行銷」角度切入,商業模式不錯能夠了解客戶的需求,但 長遠來看需要考慮差異化的問題,提供一個平台給客戶,要去思考要有什麼的方式能夠得到最佳化的效益及反饋。
延伸閱讀
「+1」回覆也能有溫度,BotBonnie 邦妮科技打造專屬你的聊天機器人
協助線下店家精準再行銷-Ocard
執行長 陳逸生
Ocard 執行長陳逸生過去協助客戶開發客製化 App,在過程中許多實體店家反映想做顧客經營管理,卻礙於高成本、長時間建置、複雜的操作流程等原因導致無法有效實行,或是有了資料卻不知道如何分析,或是沒有時間、不知道如何利用資料。陳逸生看到了這個痛點後決定成立 Ocard 顧客經營管家系統,幫助實體店家進行線下行銷。
「有顧客的地方,就需要顧客經營。」陳逸生說,想像 Ocard 是一個線下的顧客消費行為資料庫,透過前端蒐集連結顧客資料,到後台進行管理及分析,運用 AI、大數據近一步的精準再行銷。
陳逸生表示 Ocard 能幫助商家用最短的時間建置自己的會員機制,不管是集點、紅利回饋、儲值、票券、自動贈禮或是顧客標籤,任何跟會員營銷相關的東部分西,都能透過 Ocard 系統達成,不到 30 分鐘就能上線。
過去商家接觸顧客方式以發送簡訊、建置品牌 APP 為主,但低留存率與高卸載率無法達到真正效益, Ocard 幫助商家會員系統整合到 LINE、 Messenger、 Wechat 等即時通訊軟體,對於消費者來說不需額外下載APP, 而對商家來說達到 3 倍留存率、 2 倍的觸及率。
為什麼從會員、點數切入?陳逸生說因為只有會員才能拿到資料數據,透過平台蒐集各商家顧客輪廓、消費、喜好、回饋、行銷…等數據,近一步協助商家做「精準再行銷」,像是提供店家定期喚醒沉睡客、潛力客戶經營及冷門時段促銷等個人化行銷服務。而他也談到,平台上線兩年多,平均協助品牌提升 10~20%回流率及營收,目前 Ocard 的商業模式來自於系統租賃費用、AI自動化行銷模組顧問服務以及其他的行銷套裝方案。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點評:
有幾個問題是需要去考慮的一、做O2O、線下、中小企業拜訪的成本很高,拜訪成交量如何?二、如果商家覺得沒有效益,不續訂怎麼辦?怎麼做能夠讓成交率提高,並確實幫助商家會員成長速度變快、做很好的分析,我覺得這是相當重要的。
延伸閱讀
幫店家管理顧客、精準再行銷!奧理科技打造 Ocard 顧客經營管家系統
智慧監控機器人,從硬體到服務的軟硬整合—愛瑪麗歐
副總 薛劍峰
愛瑪麗歐(Amaryllo)為成立於荷蘭的智慧監控機器人公司, 主打「安全」監控,產品皆採用軍規級 256 位元加密技術。 「我們認為所有資訊在串連的時候都需要被加密,否則很容易被駭客侵入,愛瑪麗歐的產品從系統端到服務端全部都是經過嚴格加密的。」愛瑪麗歐副總薛劍峰表示。
愛瑪麗歐推出多款智慧監控機器人,不同於傳統監視器,愛瑪莉歐的監視器提供人臉辨識、360 度自動追蹤功能,而在基礎設施配合下,近一步開發雲端軟體,將拍攝影像存取到雲端進行分析,提供客戶更完整的軟硬整合解決方案。
薛劍峰指出影像就像 IoT 的眼睛,透過愛瑪莉歐產品蒐集到的影像資料,經過分析能應用於商家經營管理協助調整經營策略,像是即時掌握商家人流出入狀況,進行人力調度,智慧監控機器人更甚至可以判斷出熱區、性別比,年齡層等資料,目前商業模式包含硬體販售及訂閱服務。
薛劍峰分享了愛瑪麗歐創業成功的幾項關鍵原因: 一、打造基礎到雲端,軟硬體整合;二、技術發展早,掌握關鍵專利申請;三、產品推出前先在市場試驗並取得反饋;四、參展增加曝光度,對品牌形象推廣相當有幫助;五、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好的股東。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點評:
監視器硬體很競爭,現在監視器智慧化後,過去監視器的應用掌握在系統供應商,也就代表真正賺錢的人是幫你裝設裝置的人,大膽假設 AI 時代來臨後,未來十年內,所有的傳統監視器都會變成 AI 監視器,有人在雲端做判別,有人在後端做初步判別,而監視器還會延伸出更多新服務,也因此愛瑪莉歐未來一定要結合更深的服務,才能保有競爭力。
Yahoo奇摩電子商務營運管理部市場開發資深經理楊明傑:
愛瑪莉歐從技術端到服務端發展的都已經很完整,但是下一步可以去思考在辨識取得資料後,進一步可以提供什麼?大部分企業拿到資料,但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因此顧問服務會是很重要的一點,對企業來說,要找尋改善企業商業的模式,能真正解決問題他們才會買單,因此,愛瑪麗歐如果要走長遠的話,服務可能會是個重點。
延伸閱讀
連續4年獲CES大獎 具軍規級加密技術的智慧監控機器人愛瑪麗歐
不會程式語言也能製作出AR、VR應用—米菲多媒體
執行長 盧俊諺
米菲多媒體 2011 年開始做 AR/VR 的相關應用,在接觸這個領域七年多時間,發現到 AR/VR 的市場在成長,然而實際的使用率卻沒有提升,而市場也普遍有程式開發門檻高、溝通成本、價格昂貴、不同的客製需求等問題存在。
團隊於是決定打造 MAKAR 編輯器,希望藉由好上手的編輯器,普及 AR/VR。透過 MAKAR 編輯器,使用者能在電腦上透過圖像式拖拉輕鬆創造、編輯 AR/VR 應用,執行長盧俊諺自豪地表示: 「使用者平均只需花 30 分鐘就能學會使用 MAKAR 編輯器的開發與應用,而在學會使用之後,應用的開發時間可以提升 168 倍、開發成本則可以降低 154 倍。」
除此之外 MAKAR 後台也提供專案數據分析,使用者可以統計應用的 AR 掃描時間點、使用人數、掃描地點、次數,以及用戶的喜好度、手機型號、設備資訊等,幫助使用者觀測專案的成效並進行分析。
MAKAR 編輯器目前主要客群為教育單位及企業,已經有 100 多間學校使用,盧俊諺舉例,有老師就利用平台 創造 AR/VR 教學幼兒單字卡,呈現更有趣的教學內容,另外也有 IP 業者透過平台製作桌遊 3D 角色展示。
「識別萬物、為創造而生為公司的宗旨,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全世界的人,就算不會程式語言也能製作出 AR/VR 的應用。」盧俊諺說。
開發創新管顧總經理郭大經點評:
AR/VR 的時代真的來了嗎?現在使用的人還是很少,我相信未來一定是潮流,在這個浪潮真正爆發之前, 先進者要如何穩住腳步,鞏固領導地位會是重點。
Yahoo奇摩電子商務營運管理部市場開發資深經理楊明傑:
技術不是問題,如何從 AR/VR 裡面找尋創新點才是重點,應用才是利用技術的起點。
延伸閱讀
不會寫Code也能打造AR內容!從小孩到老人都能輕易上手的MAKAR編輯器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