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征服全球100國、成為全球NAS領導品牌,群暉:歐洲是台灣新創很好的第一站

《數位時代》採訪主任 何佩珊 2018-04-19
feature picture
何佩珊/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四方征戰多年,群暉科技(Synology)目前已經打入全球100個國家,售出超過550萬台NAS(網路儲存裝置),是國際上知名的NAS領導品牌。而在這個品牌全球化的過程中,群暉科技執行長呂青鴻認為,在眾多市場裡,歐洲其實是台灣品牌非常好的切入點。不過他也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年似乎已經比較少看到台灣新創往歐洲闖蕩。

歐洲市場對台灣品牌友善,可從瑞士和荷蘭起步

歐洲是群暉最早打開的市場,截至目前為止歐洲仍占群暉總營收比重超過5成,而呂青鴻本身也曾被派駐到法國分公司負責掌管歐洲市場長達三年時間。他的觀察是,歐洲地區的基礎建設不錯,普遍來說也具有平均所得高,以及科技水準和對新科技接受度較高的特性。而且相比於美國這個大市場,歐洲市場的競爭沒那麼激烈,也少有強勢的本土品牌,當地消費者對於來自其他地區的品牌顯得態度更加開放和友善。

特別以台灣來說,因為過去已經有不少台灣科技產品在歐洲市場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也建立起一定的品牌認知度的。所以即便台灣與歐洲相隔遙遠,他發現當他與法國在地人談起台灣時,對方其實很快就會有清楚的認知,對台灣並不陌生。在他看來,「台灣」對於在歐洲推廣科技產品或服務其實是可以有加分的。

Synology發表DSM 5.1新版作業系統、DS115j及DS451 兩款NAS新品.jpg
群暉以Synology的品牌,已經打進全球100個國家。 群暉

而在歐洲這麼多國家當中,他又特別建議可以以荷蘭和瑞士做為初起步的切入市場。呂青鴻坦言,他自己最初曾以為瑞士應該就是個有錢人養老的地方,但實際上卻發現瑞士消費者其實更熱情擁抱高科技產品,還有荷蘭也是如此。

此外,也因為瑞士和荷蘭與德國的語系、地緣位置都很接近,所以如果可以先打進這兩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市場,之後要再進軍德國這個大市場也會變得更容易一些。而這都是為什麼他不只一次提到,近年來台灣新創科技好像忘了歐洲,在他看來其實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在中國的腳步不能慢;攻日本要靠產品力

當然,歐洲不是站上國際舞台的唯一選擇,呂青鴻另外也提到他對其他幾個大區域市場的觀察。如進入中國市場5年來,讓群暉感受最深的,就是「消費升級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很關鍵的一件事,就是腳步不能慢下來,必須透過持續的研發投入,確保自己的產品力維持在領先地位,否則一眨眼就可能被市場給淘汰。

另外群暉近來也開始在日本市場有不錯的成績。其實論地理區域、論人均收入、論基礎建設和科技接受度,日本之於台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但為什麼群暉直到這一、兩年才可以說是成功打入,呂青鴻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日本人對國際品牌的態度較保守,對本國產品則是有高度的愛好。舉例來說,BUFFALO其實是一個在其他國際市場比較少見的品牌,但在日本卻是主要的NAS廠商。

而像群暉這樣早已在歐、美、中國等市場打出名號的品牌,最一開始進入日本市場想找通路夥伴卻非常困難。最後他們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選擇自己到Amazon上架,最終憑藉著產品力,靠消費者的評價,逐漸做出聲量。

Synology 正式成立日本分公司,圖由左至右為日本分公司業務經理 田野久敏、行銷專員 宋宜倫、總
群暉在日本市場的成長快速,近期已經正式成立日本分公司。 群暉

呂青鴻記得他曾經看過不只一個消費者在Amazon的群暉產品評論上寫著,要日本公司加油,因為他們認為日本在NAS產品已經落後台灣太多。而也因為有在Amazon的成功,後來群暉才能打進日本的其他通路。「因為這對他們(通路商)來說已經是現成的生意。」他說,在日本學到的一課就是,如果只能做出品質和日本公司相似的產品,是很難獲得日本人青睞的。

海外設點邏輯:NEAR

另外對於近幾年台灣政府積極推廣的東南亞市場,群暉其實起步的時間也比較晚。但基本上他們在分析過後認為,在地化會是一大關鍵。也因此相對於尋找當地代理夥伴,他們表示會更傾向自己與當地消費者直接對話。

當然,新加坡、馬來西亞或菲律賓等可以用英語或華語溝通的地區還好,但其他幾個國家則可能會有語言上的挑戰,所以他們其實也已經雇用了來自泰國、越南當地的本地人協助開發市場。

而這一路走來,群暉內部大概也理出一套設立海外分公司的邏輯,呂青鴻稱之為「NEAR」,也就是Network Infrastructure(網路基礎建設)、Early Brand(在該市場是否沒有競爭對手、本身是否有獨到之處)、Acceptance of Cutting-Edge Tech(對高科技的接受度)、Revenue Growth(營收成長表現),以這四個標準評斷是否有設立分公司的必要,和優先順序。

經驗、通路、服務,群暉願助新創一臂之力

此外,除了群暉自身的品牌全球化征戰經驗可供新創參考,呂青鴻表示內部其實也一直很想要培育台灣新創發展。一方面,群暉自己就是軟體出身,相信對於相關新創的創業歷程會有更多理解,本質上也相當合適。另一方面,群暉已經在全球有完整的通路和服務基礎建設布局,相信對於新創發展可以是很關鍵的兩股助力。「我們有條件做這個角色。」他說。

不過他也直言,因為今年第一季花了比較多時間在調整各區域策略,暫時還沒有擬出具體計畫。但他也說,之後確實有可能會有相關投資規劃,也歡迎各界引介優秀的團隊給他們。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何佩珊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