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Q4,發生了許多有關區塊鏈政府法規與監管相關的變化,CoinDesk挑選了最為重要的事件,依據區域與時間記錄了一些重要事件,依序整理如下:
美洲
日本比特幣交易所bitFlyer獲得美國紐約州金融監理署(NYDFS)等監管機構的批准,bitFlyer的美國交易所於2017年11月28日正式啟動。同時,bitFlyer透露已獲得NYDFS所頒發的BitLicense執照。
BitLicense監管制度於2015年形成,是美國針對比特幣以及其他加密貨幣設計的法規,此外Circle、Coinbase以及Ripple等三間交易所亦擁有該執照。2017年12月2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批准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Group)、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及Cantor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上市申請。
委內瑞拉政府宣佈,將發行由53億桶價值2,670億美元的石油作為支持的加密貨幣,目的在抵消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2017年12月6日傳喚虛擬貨幣交易所Bitfinex以及發行宣稱與美元掛勾的加密貨幣公司Tether。Tether表示所有的Tether幣都有美元的支持,但公司尚未向大眾提供持有美元的證據。
歐洲與俄羅斯
歐盟以及英國欲對加密貨幣交易進行監管,可能會要求交易者披露身份。這項規定將與反洗錢和反恐金融立法目標一致。
愛沙尼亞在2017年12月時重申會推出國家支持的加密貨幣Estcoin,並擬與歐元以一比一匯率兌換。同時計畫可透過數位公民(e-Residency)平台使用Estcoin支付政府以及私人機構的服務費用。
白俄羅斯宣佈其已簽署的《數字經濟發展》法令。該法案合法化ICO以及加密貨幣交易,包括加密貨幣在白俄羅斯交易所中與傳統貨幣的交易,所有交易者在未來5年內皆免稅,民眾將能夠持有、交易、買入、捐贈以及遺贈加密貨幣。
俄羅斯財政部以及俄羅斯銀行在2017年12月28日的財政部公眾委員會會議上提出加密貨幣以及ICO監管法案。預計該法案將在2018年3月份通過。
亞洲
印度最高法院於2017年11月13日向儲備銀行以及相關財政部門發出通知,希望加快建立比特幣監管機制,並要求成立委員會,以便控制比特幣的流通。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發布有關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新監管草案。此外,就當地的數位貨幣交易所在基於《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及非法活動收益法2001》下,作為報告機構須執行報告義務,向大眾甄詢意見。
2017年12月4日,四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獲得日本金融廳(FSA)批准,獲准在日本合法經營。這是日本金融廳的第二梯次審查,第一梯次審查於9月份通過11個交易所。這四家新成立的交易所分別是東京比特幣交易所有限公司、BitArg交易所東京分公司、FTT以及Xtheta。
南韓的加密貨幣交易禁令是由南韓法務部於12月28日提出的建議,目的在控制加密貨幣市場投機行為。此提案將由企劃財政部、中央銀行,公平交易委員會以及其他機構組成的工作小組進行討論和修改。
印尼央行明確指出,所有的加密貨幣以及其交易與支付應用都將被禁止。為了維護國家法幣盧比的主導地位,印尼央行表示此監管方式是必要的。
沙烏地阿拉伯央行與阿聯酋央行聯手測試加密貨幣,雖然關於在2017年12月13日以及14日舉行的會議新聞稿並未直接提到加密貨幣,但仍表明中央銀行及金融監管機構會對金融科技主題進行探討。以色列金融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提議監管措施,禁止比特幣等數位貨幣相關企業在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
澳洲與紐西蘭
澳洲參眾兩院於2017年12月通過《反洗錢與反恐融資修正法案2017》立法,將反洗錢以及反恐條例延伸至加密貨幣交易所,金融犯罪打擊機構澳洲交易報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將負責監測加密貨幣交易所。
紐西蘭金融市場管理局(FMA)於2018年10月發佈關於ICO以及加密貨幣服務的新指導方針。此聲明概括國家法律對於代幣銷售的規範,任何加密貨幣或是因ICO募資所衍生出的代幣都將被視為證券。這份指導方針符合《金融市場行為法(2013)》,該法案目的在促進金融市場的創新和靈活性。在此法案下,代幣與加密貨幣都被視為證券,並可透過證券交易法控管,無論是加密貨幣投資或者購買代幣都屬於個人投資風險。
延伸閱讀:應用再進化!全球五大區塊鏈聯盟概況大躍進
CoinDesk問卷調查
CoinDesk於報告中提供其針對3,000位網站使用者的問卷調查資訊。在這些問卷調查參與者中,有46%的人來自於美國以及加拿大、36%來自歐洲、亞洲為7%、南美為3%以及非洲為2%;有97%為男性,年齡層以26歲至35歲為最多,比例為39%;此外,有16%的人為開發者、16%為企業高層管理階級、8%為投資人、4%為區塊鏈全職人士。
就投入資金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相關資訊顯示,有92%的人在2017年購買加密貨幣,且在第四季最多人投身該領域,有68%的人在該季購買了加密貨幣。
至於加密貨幣目前是否為泡沫,有將近50%的受訪者是如此認為的,而該數據在第三季時僅有約39%人認為是泡沫。在投資方面的調查顯示,較多數的人贊同傳統募資方式與ICO是具有互補性的,有46.4%的人認為未來區塊鏈專案將會藉由傳統募資與ICO共同獲得資金;更有50.5%的人認為傳統募資方式對於ICO有正向的幫助。
結語
2017年無疑是加密貨幣大受矚目的一年,進而帶動背後的底層架構區塊鏈技術受到更多的重視,而2017年第四季更是大爆發的一季,無論是ICO或是加密貨幣市值都到了歷史高價。
然而 當前市場熱度暫緩,不外乎是重新檢視投資標的以及評估各區塊鏈應用現況的好時機 ,無論是要擠身區塊鏈開發應用的一員或是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投資人,2018年仍會是關鍵的一年。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FINDIT》,作者:黃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