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中國都市焦慮的解藥,二手書平台「多抓魚」半年賣出20萬本書

36氪/鄧痕痕 2018-03-15
feature picture
36氪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抓魚」的名字有兩層含義:從拼寫來看,「Déjà vu」是法語單詞,描述在陌生場景產生的「似曾相識、舊事幻影」之感;從中文語意來看,創辦人貓助把用戶比作挑剔的貓,如同撈取游魚般尋找喜歡的二手書。

多抓魚沒做市場推廣,純粹透過社群營運帶動用戶自行傳播。 自去年五月上線來,公眾號已有超過 30 萬用戶,累計賣出超過 20 萬本書。自去年 12 月開通全國所有城市後,目前平台每天穩定售出 2000 本書,賣出一本書的時間中位數是 19 小時。同時,用戶黏性和單個用戶產生價值也較高,平台客單價是 74.68 人民幣,復購率 32.91%。賣書最多的用戶,在多抓魚一共賣出 1146 本書。

背後支持平台運轉的,是一個十幾人的小團隊。去年 12 月,團隊剛完成來自經緯中國、險峰長青、嘉程資本的 3000 萬元 A 融資。

二手書交易這件事並不新鮮,那麼多抓魚有什麼特別之處?平台背後的運轉方式是什麼?為什麼能迅速受到用戶的歡迎?

二手書店與「圖書館」

創辦多抓魚前,貓助曾在閒魚觀察過各個產品的銷售情況,發現書的動銷最好。

在貓助看來,書是極適合切二手交易的品項。 宏觀上看,中國紙質書市場在回溫,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803.2億人民幣,同比成長14.55%,延續了近年來的成長勢頭;微觀上看,書具有標準化、耐用、基本不降價這三個特點,適合循環交易。亞馬遜、京東等電商巨頭,最初也是以圖書標品切入市場。

從交易模式看,多抓魚採用的是 C2B2C 買斷式,平台從用戶手中收書,再統一處理、定價、銷售。和閒魚的C2C模式(用戶自行交易)、孔夫子的B2C模式(用戶選擇書店交易)相比,多抓魚的平台干預作用顯然更強,整體效率更高。

本質上看,多抓魚是用集約化、標準化的方式,提供了一套二手書定價、回收、清潔翻新,以及再次循環的服務,貓助認為這是一種對社會公共資源的節約,「長期來看就像圖書館」。

liclfyum8sg3onoi.jpg!1200.jpeg
36氪

這種處理方式打破了二手書以往泛黃、帶著污漬的形象。據多抓魚工作人員展示和介紹, 他們只收沒有物理硬傷的書,所有書都會經過重新修整打磨,以及臭氧機 1 小時 20 分鐘的殺菌,並加上無菌塑封。 數位體驗過多抓魚的用戶表示,在多抓魚買二手書,就像用便宜的價格買了新書。

這不禁讓人想到日本著名的二手書零售店 BOOKOFF,由於具有光鮮明亮的空間以及翻新商品的技術,BOOKOFF 被認為打破了傳統古書店的形象。

多抓魚的用戶沈歆荷認為,多抓魚的買書體驗有三個優點:「能低買到好書,能找到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書,缺貨提醒反應迅速」——這實際上是平台循環效率不斷改善的結果。

除了買書體驗好外,促進循環的另一端當然是把賣書的體驗也做到最好 ——用戶只要掃書的條形碼就能賣書,順豐快遞上門收書。為了照顧搬家、畢業等大單(一單100本以上)用戶,團隊還考慮派人上門幫忙清點。

搬家用戶在前期是主要賣家——多抓魚的第一個大單,就是來自正在整理書房的作家蔣方舟。貓助曾在知乎調侃說,本來想做的是好書的二次閱讀,結果經常被推薦到一些主婦整理群裡。

不過隨著用戶增多,這種狀況正在改善, 為了提供「處理舊物」之外的賣書動機,多抓魚採取了更多辦法 ,比如和出版社合作,用戶在平台上賣舊書獲得的餘額能優惠購買新書。

豆瓣調性與頭條算法

多抓魚是什麼?在優質工具屬性外,它還具備了社群屬性。用戶大黑魚認為,比起京東和亞馬遜,多抓魚更像豆瓣讀書。前者是純目的性搜索,後者則增加了內容引導和社群氛圍。用戶使用多抓魚時,會看到千人千面的書目推薦,以及 PGC 和 UGC 的書單,比如「豆瓣 8.5 分以上」,「大人看的漫畫」,「自然科學愛好者」,並透過關注「投資」「人類學」「吸貓」等標籤來細化偏好。

的確,多抓魚很像是反向做了豆瓣沒有完成的社群到交易的閉環——直接以工具切交易,再向社群發展。

貓助認為,二手交易平台本質上是社群。「雖然我們附加了服務,但所有東西其實都是用戶提供的。社群的核心在於人,關鍵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在用,不同的人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氛圍。」

rb0dp9clti5hqt0p.jpg!1200.jpeg
36氪

多抓魚的社群營運基因來源於創辦團隊的知乎、豆瓣背景。在早期,多抓魚只接收人文社科、商業類書籍。貓助解釋說:「 在我們還很小、循環也不是很完備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這群人的口味是相通的,才能讓訊息交換效率更高。

但這並不意味著多抓魚要做小而美的平台。 貓助認為,受眾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包羅萬象,心靈雞湯和校園偶像小說也會被囊括進來。 與此同時,社群的內核基因不會丟,因為雪球是從一群重度讀書用戶滾起來的。

隨著用戶成長,最終決定平台如何收書、賣書的,不是調性而是算法。

由算法決定書的收取標準、動態定價,以及書和用戶的訊息配對,決定了平台能自動高效地運轉,這是團隊最初就很清楚的事情 。不過這個系統很難搭建,需要考慮周全的經濟學模型,保證市場上的供需平衡,平台自身的利潤,以及和京東、亞馬遜等綜合平台的價格競爭。

在早期數據累積不足時,多抓魚用一刀切的方式收書(比如1折收,3折賣)。 但如今已能做到,在保證約 60% 毛利的前提下,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兩端動態調價 。這意味著稀缺舊書可能比新書還貴,比如《巨嬰國》在多抓魚的價格是原價的 2.7 倍。

算法是高效的工具,但算法需要精細化營運輔助,並最終反映營運者的理念。貓助認為,和一般耐用品各取所需不同,書是會影響人思想的。因此在機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機器拒絕收取無益的書(比如迷信、宣揚男權)。為了促進好書循環,還有專門的選書師人為挑選優質書,在買賣過程中只設定一折差價。

經濟泡沫與中產焦慮

任何產品的誕生,都需要合適的時間節點。

多抓魚在此時受到用戶歡迎,並被資本看好,踩在了兩個節點上。一是二手、租賃等循環商業模式,順應了中國社會所處的經濟成長放緩期;二是讀書這件事,已然成為解決中產焦慮的安慰劑。

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從金融和實體經濟發展趨勢,以及人口結構來看,當下中國和 80-90 年代的日本社會很相似。經歷了 GDP 快速發展後,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下降,表現在消費行為中的現象就是,之前過剩消費累計的商品,開始透過二手市場流通。

同時,和父輩不同,新一代消費者不再執著於對物品長期佔有,更看重當下對物品的使用,並願意把自己的閒置物品與他人分享。在服飾、電子產品、家居等領域都出現了不少租賃和二手平台,更不用提閒魚、轉轉等巨頭加持的綜合二手平台,兩者累計用戶已接近 4000 萬。

從年輕人的心理來看,這也不難理解,漂泊在外的空巢青年已達 5000 萬,每一次搬家和遠走,真正留在身邊的東西又有什麼呢?

貓助創辦多抓魚時,在博客中寫下的文字正反應了上述心態:「我希望有一家循環商店,可以把那些曾經對我很重要的物品通通收下,然後轉交給需要它們的人。像無奈走向人生岔路的舊友,也許再也無法合拍,甚至也許再也不會相遇,但我希望你日後仍有好前程...... 若人生的一切附屬品只能裝滿一個登機箱,那我將有勇氣去往任何的未來。

這些循環、閒置物品中,書又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我們看到各種書單、知識付費興起,以及最近所有人都在討論《原則》,彷彿一本書能夠指點一切人生迷津,這些現象反映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缺乏把控,對未來產生焦慮和懷疑。買書、列書單這個行為本身的意義,某種程度上已經超過閱讀本身。

kv1rk7cxt4u5znsb.jpg!1200.jpeg
多抓魚團隊在日本BOOK OFF 留念 36氪

反觀日本的BOOKOFF,也是在經濟低迷,人們消費觀念轉變的背景下誕生,1999年到2005 年之間已經開設了 700 多家門市,成為日本第九大圖書公司。而且,除了圖書外,BOOK OFF 很早就拓展到了影音產品、家居日用等品項。

立足於圖書以及整個二手市場,多抓魚的未來發展也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去看,縱向來看,平台能夠和出版產業合作,平台產生的數據也能給出版業提供幫助(比如什麼書該盡快再版,但是預測暢銷書這樣的黑天鵝不太可能);而橫向來看,拓展品項必然是未來會邁出的一步。

貓助認為,一樣東西如果能被循環使用,質量一定很好。當更多人開始循環使用優質商品,更多平台提供這類服務,也會向上影響工業,使粗制濫造的廠家被優質廠家取代。

不過,從書籍拓展到其他品項,面臨的挑戰不僅在於營運和處理商品的邏輯大不相同,還包括巨頭競爭、平台是否能保持高速成長等,這會是多抓魚在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鄧痕痕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