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產業革新的開端!——英國「創意經濟」帶動市場趨勢

大是文化出版/金倫志 2018-03-10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摘自《流行文化操作學》,大是文化出版

「創意經濟」這一詞源自於1996年英國的「酷不列顛尼亞」(Cool Britannia)口號,強調以積極的補助政策,協助「創意產業」,例如音樂、美術、公演、流行、廣告、出版、電視產業等,扶植發展「創意經濟」。前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認為要擺脫老舊的過去,開創英國現代化價值,就必須重視以創意為核心的新型產業,才能提供經濟成長的動力,因此非常重視「酷不列顛尼亞」的價值。

然而,當時英國社會對這個政策的意見相當分歧,特別是酷不列顛尼亞的風格,已經被當時的綠洲合唱團(Oasis)、模糊樂隊(Blur)、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等英國流行樂團引領帶往全世界,因此這些樂團「酷」的形象已相當普及,這讓自負心高的英國人對這件事十分不滿,當時英國輿論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批判,政治人物過於誇大「酷」的形象。

英國政府轉型,創意產業帶起經濟效益

對於酷不列顛尼亞的批判,讓1998年的英國政府,重新檢視這個策略的歷史、經濟背景與面向,並思考如何安排財政費用。「酷不列顛尼亞」不再是一部分流行歌手或藝術家個人的創意,也不單作為改善英國形象的手段,而是 以中長期的策略規畫,確保英國的財政得以支援創意產業,創造工作機會與增加經濟成長。

依據這個時期英國發表的「創意產業策略報告」,經濟成長的動力從革新轉往創造力,根據這個價值的準則,我們從強化「知識與資訊」走向「想像力與創意力」。1998年,管理顧問約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 II)和詹姆斯·吉爾摩(James H.Gilmore)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歡迎來到體驗經濟」一文中指出,人類的經濟發展為:農業經濟(生活必需品)→工業經濟(工業產品)→服務經濟(服務)→體驗經濟(體驗),而 4E體驗(旅遊式體驗)的重要性 ,也就是娛樂(Entertainment)體驗、教育(Education)體驗、逃避現實(Escapist)體驗與審美(Esthetic)體驗也是同一脈絡。

英國政府定義創意產業是活用個人創造力、技術、才能的智慧財產權,創造出具有高價值與高雇用潛在力的產業,口號為「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最顯著的是 廣告、電視、出版以外,建設、製造業、媒體業等其他產業的新型態高附加價值, 例如建築的設計與藝術能提高建物的附加價值、製造業也能連結大眾文化,也就是說在英國,創意產業能帶動其他產業的商業價值。

英國目前為止約有一百五十萬人(英國就業人口的5.14%)從事創意產業,創意產業的產值,約為整體附加價值的2.89%,也就是363億英鎊(約為新臺幣一兆四千五百億元),這一類的國民經濟擴散效果,比其他產業高。而過去十年間,英國創意產業的成長率是英國整體成長率2.8的2倍以上,音樂與電視節目的出口占整體出口的10.6%。《哈利波特》系列、流行時尚品牌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連續劇《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與《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西區劇院(West End theatre)等成功案例,就是「創意英國」的成果。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