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Facebook重新定義時間,推新計時單位「Flick」幫助影像創作者

Facebook重新定義時間,推新計時單位「Flick」幫助影像創作者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年、月、日、小時、分鐘、秒,這是一般人所熟悉的時間計算單位,而為了要讓創作者可以更加準確地計算影片的幀率(用於測量顯示張數的量度),Facebook推出了最新的時間單位「Flick」,目前已經以開源的方式供大眾使用,因此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正式的新時間單位。

Flick適用於影像視覺創作

一個「Flick」有多長呢?根據Facebook解釋,相當於1 / 705,600,000 秒,介於納秒(nanoseconds)與微秒(Microseconds) 之間,是非常細小的時間單位。

克里斯托弗·霍法( Christopher Horvath)是時間單位Flick的發明者,過去任職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Google,也曾擔任Oculus Story Studio的架構師。Facebook推出新時間單位的原因,跟電影、遊戲、VR等以視覺呈現的媒體有關,目前的工程師大多使用程式語言C ++ 來管理影片幀率(Video Frame Rates)同步問題,而目前C ++ 最精準的時間為納秒(nanoseconds)。

克里斯托弗·霍法( Christopher Horvath)
時間單位Flick的發明者克里斯托弗·霍法( Christopher Horvath)。 Facebook

但在許多情況下並無法將大部份幀率平均分配,新的時間單位Flick比起過去的納秒更小,透過Flick可以確保每一幀率都能同步,也方便拆解或疊加,不必擔心有小數點,而這就是 Facebook 也創造Flick的主因。

可以更準確計算影片的幀率,意味著將能更順利協助程式設計師製作電影、電視、虛擬實境(VR)等影像創作,呈現的畫質將會更加細緻。Facebook目前已經將Flick放在Github上,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也代表Flick正式成為時間的一種計量單位,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高敬原

本文作者 高敬原 《數位時代》研究編輯 高敬原

《WEB3+》召集人,長期關注區塊鏈、Web3。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