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位於美國紐約的新創公司,Recycle Track Systems,獲投1170萬美元,投資方是一家位於波士頓的基金—— Volition。
2014、2015年起,互聯網 O2O 市場極其火爆,從家庭保健、按需服務到送貨上門,似乎該有的、不該有的商業模式都一一出現。但有一塊極大的市場,市值大約在450億至650億美元,入場者卻十分少,那就是廢棄物回收、處理市場。
其實,美國廢棄物處理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經有了廢棄物處理企業巨頭,像是 Waste Management 和 Republic Services。但這些傳統企業卻不具備互聯網思維,這就給了 Recycle Track Systems 這樣的互聯網新創企業機會。
Recycle Track Systems 是一家創辦兩年的廢棄物回收管理科技公司,他們希望客戶利用手機就能處理廢棄物、享受專業的回收服務。目前主要客群為企業客戶,比如WeWork、 Whole Foods 和 SoulCycle 。
當這些大企業要進行空間改造時,會有很大一部分廢棄物品——像是不再使用的桌椅板凳,或者一些3C產品。企業負責人員只要直接在 APP 上敲定服務,這些任務就會被分配到 Recycle Track Systems 的運輸網路。卡車會在幾小時之內到達指定地點,搬運工再根據情況,將廢棄物品送往垃圾回收站、農場,或任何可以二次利用這些垃圾的地方。所有企業都要與 Recycle Track Systems 簽訂一年的合約,之後 Recycle Track Systems 會派專人考察合作公司的業務並估算出每月產出垃圾的規模,例如每月 50 KG垃圾,按月收取相對應的費用,超出預定規模的垃圾要另外收費。
Recycle Track Systems 採用輕業務模式,不自建物流體系,而是與美國 18000 家獨立的運輸公司合作。這些公司不一定一周 7 天都有運輸業務,但 Recycle Track Systems 利用自己的技術和業務開發來的客戶,可以大大補充、豐富其業務,增加他們的收入。像許多產業一樣,廢棄物處理、回收產業同樣具有馬太效應,更多的客戶,會吸引更多的運輸公司,而更多的運輸公司,則會讓 Recycle Track Systems 向更多城市、更豐富的業務進軍。目前該公司主要市場是紐約,但在費城和華盛頓也有業務。
注: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即兩極分化現象。
未來可能的拓展業務
對於追求能源可持續利用的客戶,Recycle Track Systems 這樣的企業出現無疑是一個大大的福音,他們可以將用戶廢棄物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分離出來,然後轉化為額外的收入。像塑膠和硬紙板這樣的二手貨物,有大約 900 億美元的市場,它們被大量採購而後處理,再進一步賣到美國或者亞洲的特定市場。
有時客戶會要求他們回收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藉由 Recycle Track Systems 與當地的專業二手物品販賣商合作,分解成電路板或零組件,再分銷到不同買家也成為另一筆收入。目前這並不是 Recycle Track Systems 的主要業務,但隨著時間推移,很明顯這塊業務將會越來越重要。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加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