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日)上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參加論壇後做客人民日報用戶端大咖有話,透過直播跟網友進行互動交流,除了暢談關於一帶一路、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看法,馬雲還提及了 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都是金融 等等眾多新鮮的觀點。
一帶一路和全球化最大的差異就是普惠全球
在聽完習近平關於一帶一路的演講之後,馬雲表示這是個很了不起的創意和設想,對企業來講也是一種機會。他去年飛了 820 多個小時,所以看過感受過這個很重要。看過的目的是看看能做些與當地不同的東西,而不是想辦法把東西賣給當地,也不是說把當地便宜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拿過來,而是去當地創造就業,去當地創造經濟,去當地推進民生。
一帶一路跟原來的全球化最大的差異就是普惠全球化,「讓更多年輕人,更多婦女,更多的小企業,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有機會參與,所以我跑過以後感覺到,既是機會也是一種責任」,馬雲說。
支付寶領先西方
馬雲表示確實中國在支付領域裡面,尤其是移動支付的時代,互聯網的技術,支付寶在這個領域遙遙領先了西方國家。「儘管今天我們做得很好,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跟全世界分享,必須讓發展中國家都有同樣的技術,不僅投入大量的錢,最主要的是把我們技術的人員派過去了。」
當問及馬雲是否也玩社交軟體時,馬雲稱自己的朋友圈估計不比任何人少,有釘釘圈,微信圈,很多圈都在玩,但沒有微信支付。
未來物流 24 小時必到
問及馬雲和馬來西亞領導人聊了十分鐘就敲定了EWTP,馬雲表示,大家未來的想法是一致的,是馬來西亞部長說服他,說可以在三個月做到,並且表示,樂觀的想像這個規模一定會遠遠超過過去二十年,三十年,任何一個年輕人在任何一個地方,他只要有一台手機可以全球買、全球賣。
「我們菜鳥物流想做的是全中國任何地區物流 24 小時一定到,西藏內蒙快才叫快,我們 72 小時能夠必達,也就是你今天在北京從新疆內蒙購買東西,和北京從菲律賓和挪威買東西沒有區別。」
不可否認,過去 WTO 在過去 20 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不管大家怎麼看待它之前怎麼樣,畢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 WTO 確實很多規則比較適合大企業,發達國家。但馬雲表示,EWTP 的提出是為了給發展中國家機會,給年輕人機會,給小企業機會。
每個月來一次雙十一?
當問及每個月來一次雙十一好不好?馬雲表示,現在的雙十一是中國一個消費的狂歡節,同時也是一場技術的考試,一場營運能力考試、服務體系考試、物流體系考試,所以要提升能力,並把這個能力分享給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使得大家都有這樣處理的能力。
「每個月來一次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在考慮如何讓更多商家能夠參與,讓更多消費者不要熬夜,所以我們還是要不斷地創新。」
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金融才是
有人說互聯網是虛擬經濟,對此,馬雲表示,「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都是金融,金融是典型的虛擬經濟。」
在馬雲看來,支付寶是實體經濟,應該講互聯網金融的支付寶在做的是完善原來虛擬經濟不匹配的能力。支付寶是希望把錢能夠有效的利用起來,能夠説明實體經濟,説明消費者。支付寶不是拿著錢去做股市,不是錢生錢,而電子商務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去年天貓淘寶加起來賣了 3 萬多億人民幣的貨,不是我們生產出來的貨,是實體經濟生產出來的。」馬雲解釋,但是實體經濟沒有我們的能力賣不出這些,實體經濟就是製造和銷售,所以這兩個是不矛盾的,不能因為自己的企業做得不好,說互聯網不好,事實上是你沒有用好互聯網,可能讓你的企業越來越糟糕。
應屆畢業生進入阿里機會越來越少?
作為一家大企業,阿里巴巴有著十足的人才吸引力和號召力。但面對「阿里巴巴是不是不愛招應屆生了」這個問題?馬雲解釋稱阿里巴巴確實做了一個政策,每年不超過 300 名應屆畢業生,但阿里巴巴招聘的員工大概有兩三千名,不能超過 10%。
「原因是如果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些企業大家都到北大清華去招優秀的畢業生,那麼那些小企業,或者其他企業的人才就被我們挖空了,那些中小企業永遠招不到好的應屆畢業生,人才不能壟斷。」馬雲說,「阿里巴巴不要跟中小企業搶人才,大學應屆畢業生讓他們去走走,讓他們去吃點苦頭,之後再來招聘,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馬雲最後說,「如果你覺得進入阿里巴巴一定會好,也未必,我不需要聽話的人,我們需要對明天有創造的人。」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本文授權自《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