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訂製襯衫的繁華再起───大稻埕「凱恩洋服」

孫瑋 2017-05-13
訂製襯衫的繁華再起───大稻埕「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訂製服之所以迷人,在於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職業、身型及使用需求而有個人品味的客製化展現。在早年的大稻埕街道上,皮鞋、服裝的訂製文化都頗為盛行,特別是當年那股量身訂製的洋服風潮,就是選擇自己想要的專屬風格,能擁有與別人不同的生命與靈魂。

一踏進大稻埕內的「凱恩洋服」,《稻相報》總編輯吳勝文的眼光閃爍著光芒,對店內每一塊花布、領型、扣款都如數家珍,身為「凱恩洋服」的忠實客人,這裡不僅僅滿足他對視覺美感上的追求、也能讓他的品味與靈魂有安頓之處。他與「凱恩洋服」范樓達總經理在訂製服的領域中一見如故,在這大稻埕的雨過午後,品茗暢談這段珍貴歷史的觀察及現今個人風格展現的探究。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吳勝文(左)
產品設計師、《稻相報》總編輯,對於美學有異於常人的執著與熱情,熟稔大稻埕商圈的歷史變遷,透過免費刊物將過往榮光繁華與改變紀錄下來,期待能讓更多人認識大稻埕文化。

范樓達(右)
「凱恩洋服」負責人暨總經理,年輕時在大稻埕布行工作,近幾年決定轉戰訂製服市場,提供年輕人更親切而細緻的服務、將自己對布料及訂製服的喜好分享出去,讓珍貴的傳統產業向下紮根。

「訂製襯衫是了解自己身型的過程。」勝文回應著,因為一般成衣僅提供花色與剪裁上的差異,而量身打造的訂製服,卻是一種「深入了解自我身型」的修鍊過程,同時也訓練對布料表現的敏銳度,如同進行一個「展現自我」的整頓儀式。

從最開始的場合功能討論起,布料材質、視覺色彩、脖圍與領型的關係、版型樣式⋯⋯到是否有紀念字樣或配件巧思,全由自己決定。襯衫是訂製領域的入門基本款,可玩出許多可能,如:布料上的搭配及拼貼、鈕扣款式、色線、版型、領型等,跟裁縫師聊著服裝歷史與細節,有時一佇足就是一整天,這也是訂製過程中最有趣的地方。
「凱恩洋服」有別於其他老店一味的否定掉年輕人想要追求時髦好看的可能,改以諮詢、了解、討論、建議及解決問題的態度,來一起打造專屬於顧客的服裝工藝品,因此也讓許多年輕人開始對西服充滿著躍躍欲試的興趣。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淺談訂製服在台灣的發展歷程

凱恩洋服范樓達總經理(以下簡稱范) :在台灣五○年代初期,訂製洋服達到了繁盛顛峰。當時的時空背景是越戰時期,大量的美國大兵穿著西裝出入酒吧,由於他們對於未來生死無法掌握,於是在一周內花完所有薪餉來製作三、四套西裝,特別以在港口城市的客人特別多,也因此而造就了當時的繁華時期。

凱恩洋服
攝影=teikoukei

《稻相報》總編輯吳勝文(以下簡稱吳) :台灣早年對訂製服的需求非常高。日治時期的時候,各國在貴德街上都有商業辦事處及洋行、而台灣當地仕紳如蔣渭水在此也擁有許多事業,辦報、開醫院、酒店等,各式各樣的產業及成功創業家集聚在此,他們需要各類因應不同場合的風格西裝,因此對洋服文化非常看重。當時留日的企業家也將遠從英國流行到日本的早晚禮服、獵裝等流行知識帶回台灣,同時也帶動起整個裁縫店與布店的興盛。

在商業發達的南庄、埔里大城,人人都著西裝出門,老照片上都可以看到望春風作者鄧雨賢在洋服搭配上的精彩變化,穿著三件式西裝、打領結、配戴袋巾等,可以看出當年藝術家與企業家走在時代的尖端......

完整全文請見《Shopping Design》5月號「屬於大人的場所」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本文授權自《Shopping Design》,作者:孫瑋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