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最大的手工品電商 Etsy 發佈了 2017 Q1 財報,財報顯示,Etsy 第一季度營收 9690 萬美元,同比成長 18%,但不幸的是,這已經是 Etsy 連續第四季度成長速度放緩。同時,從 2012 年開始執掌 Etsy 的 Chad Dickerson 被董事會成員 Josh Silverman 接替,現任 CTO John Allspaw 也將離職,工程副總裁 Mike Brittain 出任臨時 CTO。
高層換血還不夠,Etsy 還計畫裁員 80 人,約占員工總數的 8%。裁員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Esty 將要為此付出 450 萬至 600 萬美元的遣資遣費。一系列消息放出後 Etsy 的股價下跌了 21%。
由於切入的是小眾、垂直電商,外加對上架商品略顯偏執的苛刻,Etsy 可謂一家慢熱型公司:創辦於 2005 年,兩年後網站交易額僅 170 萬。不過從 2008 年開始,Etsy 開始漸獲資本和市場的關注,原先擔任公司 CTO 的 Chad Dickerson 於 2011 年開始任職 CEO,在任期間開發了 Etsy 的行動 App 和支付系統,並帶領 Etsy 走向上市,市值一度達 33 億美元。
小眾、孤品、社會化營運、標準嚴苛、對用戶打感情牌,這些都是 Etsy 身上的標籤,其一直將自己的使命定義成「為社會化商品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商業平臺」。Etsy 上有近三分之一的賣家來自低收入社區,絕大部分是女性,這部分人群有時能靠出售腿部保暖織物和圍巾獲得近百萬美元的年收入。Etsy 在服務賣家方面也是不遺餘力,甚至收購了人工智慧公司來幫助賣家拓展業務,2017 Q1 Etsy 在 R&D 方面的費用增加了 48%。
2015 年上市後,Etsy 在布魯克林建了一個辦事處,採用太陽能發電系統,設置了自行車停放處,屋頂收集的雨水過濾之後可解決辦公用水需求。這個辦公室可以被視作 Etsy 為認證成 B-Corp 所做的努力——B Lab 在 2016 年給 Etsy 的打分是 127,超中位數的兩倍。B-Corp 是什麼?通俗來說就是一些美國人試圖用公益組織的標準去認證商業企業,這些商業企業必須在社會職責、環境績效方面達到足夠高的標準和透明度,聽起來不可思議。
在美國科技界,Etsy 還以Blameless企業文化著稱,其員工們被鼓勵從錯誤中學習,並保持一種反企業(anti-corporate)態度,Etsy 宣揚的理念是人高於利潤,這也使得很多員工覺得 Etsy 上市是一個錯誤,會使得 Etsy 初心不再。
Etsy 一直被視作電商巨頭 eBay 和亞馬遜之間的第三業態,個性、獨立又造作。手工品電商其實也被業界寄予一定的期待,此前和 Etsy 模式類似的手作愛好者社區 LoveCraft 就獲得了 3300 萬美元的融資。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手工品難以批量生產(Etsy 也不支持批量生產),小眾定位使其無法觸達普通用戶,形成樂觀的市場規模。此外,Etsy 的營收主要來自向賣家收取 2 美分的展示費和 3.5% 的成交傭金,部分廣告費,盈利模式也較為單一。
如今,成長速度放緩、高層換血,外加裁員,看起來情懷滿分的 Etsy 一地雞毛,市值滑落至 12 億美元,同時還受制於資本市場的壓力。對沖基金公司 Black-and-White Capital 在本周早些時候便披露,他們持有 Etsy 2% 的股份,目前正督促 Etsy 降低營業費用,重新加快營收成長速度。
新任 CEO Josh 曾在 eBay 擔任行政職務,還曾擔任過 Skype 和 Evite 的 CEO。此番做出更換 CEO 的決策後,儘管 Josh 承諾將繼續秉持公司的非財務價值觀,還是有前員工認為,Etsy 先前的時代結束了,有一批員工已經決定離職。
擺在 Etsy 面前的現實很殘酷,要賺錢,還要好好賺錢,先前盈利模式略顯單薄,在研發方面也是燒錢過多。情懷雖好,還是需要顧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立命之本的漂亮的營收數位。此前有消息傳出 Etsy 或面臨賣身,但目前來看境況還未至此。新任 CEO 和更明確發展目標能否讓 Etsy 在講好故事的同時也做好生意,值得觀望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揭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