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學生貸 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 公司宣佈獲得了一筆 30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Comcast Ventures 和 Leading Edge Ventures等。
根據了解,本輪融資目標超額完成,因為公司最初只想募集 2500 萬美元資金。公司創辦人兼 CEO Joe DePaulo 說:「超出預期的融資證明了公司良好的成長性,給投資人看到了我們的價值。」
2016 年 10 月資料顯示,成立於 2014 年的 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 用了不到 2 年的時間使公司實現了 3.5 億美元的貸款額度。
這家成立於密爾瓦基市(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縣密西根湖畔的城市)學生貸款新創公司由前 Sallie Mae 高層和產業資深人士創立。與其他消費校園貸最大不同之處在於,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僅提供學費貸款,他們希望專注於滿足教育資金缺口的需要,説明更多無力支付學費的學生獲得平等教育的權利。
那麼只專注學費貸款就沒有風險了嗎?貸款就能貸出一個好未來?可能並不見得。就業市場疲軟的環境下,高額學費貸款帶來的可能並不是一份高收益的工作,從而讓借貸人陷入前有狼後有虎的困境。
實際上,私人貸款者傾向於貸款給學生,因為他們違約率低,經濟學裡專門有一個詞形容這種現象: 吸脂效應(Cream Skimming),即經營者不願為不產生利潤的地區或消費者提供服務。
對貸款方來說,撇去的可能是高風險和低利潤,但對於被貸學生來說,被撇去的是夢想的未來,留下的則是長達數十年的困頓。從 Sallie Mae 出來的美國校園貸款巨頭 Navient 就因為侵略性和粗暴的貸款行為捲入了多起官司中。Navient 和其母公司 Sallie Mae 將數十億的美元貸給了一些從來不應該出現在貸款名單的學生,將他們拖入絕境。
對美國學生來說, 學費貸款分為由政府資助的聯邦學生貸款和私人學貸 ,聯邦學貸由政府做擔保,一旦學生違約或無法償還貸款,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會對銀行的絕大部分損失進行賠付。為了保證還款率,學貸防範違約和懲罰的措施嚴格,並有專門追款機構負責追討拖欠貸款,拖欠者記錄在案,得付出極大代價。
而對像 Navient 和 Sallie Ma 這樣的貸款公司來說,次級貸款是一個和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訴訟披露顯示,Navient 貸出的私人次級貸款中,一些預計違約率高達 92%,但公司依然選擇放出貸款。對公司來說,風險和聯邦政府共擔,但市場佔比則在不斷擴大。因此,這些私人次級信貸更像是公司引入更多聯邦貸款的誘餌。
從2000年到2007年,一套次級貸款產品的違約率為每年 50% 至 92%。學生不會瞭解這些風險,但對 Sallie Mae 而言卻不是秘密,並且沒有使它停下腳步。從 2000 年到 2006 年,Sallie Mae 新增的有還款困難的貸款人從 165 個增加到 43,000 個,成長了 26,000%。
都說教育產業是最好的投資,像 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這樣的學費貸款公司之所以短期內能獲得快速成長,與穩定的市場需求密不可分。但是我們也應看到, 教育投資絕不是一本萬利,大學學歷並不能保證一個好收入,這也是造成目前美國聯邦學生貸款高違約率的原因。
要降低違約率,防止學生陷入信貸危機,風險控管是根本,這不僅是對公司負責,更是對借貸人負責。校園貸之所以問題迭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借貸公司為了拓展市場故意放鬆風控,降低審核標準 ,營造天上掉現金的美夢,無論是圓一個買買買的美夢,還是許一個高回報的未來,對借貸者來說,未來跟地獄只有一步之遙。
College Ave Student Loans 曾推出尋找完美方案的活動,鼓勵消費者透過個人化工具和貸款選擇來控制他們的融資決策,幫助貸款人提高風險意識 ,尤其是缺乏貸款經歷的大學生,是企業責任所在,也是產業長久發展的根本。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