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一篇摩拜和 ofo 合併的愚人節新聞,從雙方回應能看出背後的商業布局?

動點科技 2017-04-02
一篇摩拜和 ofo 合併的愚人節新聞,從雙方回應能看出背後的商業布局?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4 月 1 日愚人節,各大科技公司和媒體都照例的開啟了「愚人節」模式,一時間洋蔥新聞滿天飛,讓人難辨真假。

編按:洋蔥新聞(The Onion News)於1988年誕生在美國。以報導諷刺性文章為特色,將真實新聞事件為藍本加工杜撰假新聞,所有新聞均以美國聯合通訊社規格報導。

延伸閱讀:《停車大聲公》路邊停車位,是用空拍機偵測剩餘車位?

其中,鳳凰網科技一篇名為《獨家!摩拜、ofo 正在商談合併,騰訊成最大贏家》的愚人節新聞,似真地介紹二者合併的可能性,一時間充斥中國各大媒體版面。

很多人將這則新聞看作一個愚人節的玩笑,ofo 創辦人戴威也直截了當回應了新聞傳聞的真實性:假的。不過,在記者詢問雙方對此事的看法時,雙方的回應反差巨大,這多少有些耐人尋味的意思。

ofo 公關向中國科技媒體動點科技傳達一段嚴肅的回應:

「對於鳳凰網的不負責行為,ofo 要求其停止不實報導行為並公開道歉,正視新聞傳播的嚴肅性。同時,也希望其他媒體不轉載、不擴散相關資訊。ofo 將對此事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ofo 還表示,這是官方回覆,已經向鳳凰網表達 ofo 對此事的態度。同時間在鳳凰網站內搜索時,已經無法找到該新聞原文。不過,網路上依舊有不少媒體和網站轉載了該文章,而微信公眾號「鳳凰科技」上該文章依然存在。

編按:目前已無法在鳳凰科技微信公眾號找到此篇文章。

news.jpg
動點科技

相較而言,摩拜單車在回應此事時顯得更為輕鬆,公關團隊表示摩拜單車將此事看做一個愚人節的玩笑,並沒有準備「官方回覆」。

摩拜單車共同創辦人兼首席技術長夏一平回覆記者的訊息也顯得口氣輕鬆:「哈哈,純屬娛樂大眾 。」

mobike-ofo.jpg
動點科技

一篇愚人節新聞為引起回應為何反差這麼大?動點科技認為,原因有可能在「 騰訊成最大贏家 」這件事情,以及報導中提到的:「 背後推動者就是摩拜單車的投資方騰訊。

騰訊是摩拜單車的直接投資方,摩拜單車相當於騰訊的嫡系部隊。不久之前開放微信和摩拜單車的綁定,可以看出騰訊對摩拜單車的支援不遺餘力。反觀 ofo 和騰訊的關係,兩者之間還隔著一個滴滴,在商業發展上多了一點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傳遞「騰訊主導摩拜和 ofo 合併」,有可能造成一種「 摩拜處於強勢而 ofo 處於弱勢 」的錯覺。

此外,文中還虛構了合併之後的職務安排:「 摩拜單車 CEO 王曉峰將與 ofo 創辦人兼 CEO,戴威成為新公司的 Co-CEO。 」這或許也是 ofo 不願聽到的。

編按:Co-CEO制度是指兩個或多個人共同負責CEO這個角色的體制,為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制度設計。最早出現在1976年,高盛高級合伙人萊文去世,公司管理委員會決定由約翰·文伯格和約翰·懷特黑特兩人共同作為高盛的繼承者。

在這之前中國網路產業的大合併事件當中,滴滴快的、58 趕集(中國企業58同城和趕集網合併)等,Co-CEO 制度往往會導致資源分配、派系等問題。

自從眾多共享單車品牌進入全球市場,「合併、收購」之類的傳聞就一直沒有停止,而在目前白熱化市場角力之下,想必也沒有任何一個品牌願意被這類傳聞分心。畢竟,競爭者現在都擺好了一副「準備打持久戰」的姿態。

不過,資本市場風雲變動之下,共享單車產業的命運究竟會走向何方,同樣充滿變數。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本文授權自《動點科技》,作者:liupeng
原文標題:一篇摩拜和 ofo 合并的愚人节新闻,为什么双方回应反差这么大?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