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MIT開發超低能耗晶片,語音辨識功耗將會降低99%

36氪 2017-02-16
MIT開發超低能耗晶片,語音辨識功耗將會降低99%
36氪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MIT(麻省理工學院)學院剛剛開發了一款為自動語音辨識設計的低功耗晶片。這款晶片最突出的特點是,能將語音辨識的功耗降低99%。

對於這款晶片的這種功能,外媒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這款晶片可以使語音命令幾乎所有事情。(New chip could bring voice command to almost anything)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是這種進展還是很讓人興奮。

現在,我們越來越習慣跟我們的設備對話,而不是手動操作。

亞馬遜Echo、Google Home都在市場上大獲成功,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也被廣泛使用。語音辨識的設備隨處可見。MIT的科研人員認為語音辨識這項技術是未來的趨勢,這促使他們下決心專門做了這樣一款低功率晶片。

MIT的研究人員稱,相比市面上常見的產品,這款晶片將節能99%。一般手機上的語音辨識耗能大約在1瓦特左右,而這款晶片的功率則低至0.2~10毫瓦。這樣一來,將大大提高相關設備的續航能力。

這樣一款晶片,如果能批量生產,實現商用的話,應用範圍將十分寬廣。
除了手機之外,可穿戴設備也將大量使用語音辨識。因為這樣一來,可穿戴設備交互介面狹小的問題將會得以解決。

MIT電氣工程和電腦科學教授Anantha Chandrakasan領導的小組開發了這款晶片,他說道:「語音輸入將成為很多可穿戴應用和智慧設備的一個自然的介面。」

物聯網中也將大量用到語音設備的設備。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曾說過,語音辨識會推動物聯網的革命,包括如汽車介面、家用設備,以及可穿戴設備。然而,物聯網一直存在耗能過高的擔憂,節能晶片的產生也是物聯網發展的剛性需求。

這款晶片是怎麼做到節能的?

首先,它會保存能量。它會透過對周圍聲音的檢測(voice activity detection),來判斷是否屬於噪音,只有當它確定真的是有人對設備講話,才會啟動能量。而現在一般的語音辨識晶片,會一直在後臺運行神經網路來檢測各種聲音,不管是人聲還是雜訊,都會釋放能量。

其次,它會壓縮資料,透過一次只評估板載記憶體的一小部分音訊,來降低功耗。

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微電子學教授Marian Verhelst,也在研究如何讓設備和感測器更高效。他認為:「對於下一代移動和可穿戴設備,讓語音辨識以超低功耗運行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設備小型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由於這款晶片功耗非常低,這樣就可以讓電池變得更小,擴大續航的同時還能減小設備的體積。

如果超低功耗的晶片,可以實現大規模商用的話,興許有一天,讓語音命令一切的期待也會變成現實。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梁风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