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萊美獎上,比起Adele橫掃5項大獎, Beyoncé驚豔世人的表演更加受到媒體以及社交網路的熱議。「Mesmerize(魅惑)」、「Stunning(驚豔)」……觀眾們不吝溢美之詞來表達他們對表演的喜愛。
而在Beyoncé的表演中,前兩分鐘所使用的全息影像投射技術成為了全場最大的亮點。現場的觀眾在這兩分鐘見證了各種無法在物理世界中看到的畫面——倒帶、殘影、慢動作、形象切換等等。事實上,葛萊美獎一直在不遺餘力地使用最ㄒ先進的科技助力現場表演——從Lady Gaga的表演所使用的AR技術和數位皮膚,到今年Beyoncé用全息影像作為表演開場。
已經是第二年受邀參加葛萊美獎音樂頒獎典禮的矽谷知名投資人張璐告訴記者,格萊美一直是先進科技的試驗田。
「娛樂圈中,音樂和電影都是相對較早地採用新技術的行業,冒險精神比較強,技術的呈現效果相比較使用成本有更高的優先順序。」張璐說道。
從Lady Gaga到Beyoncé——格萊美的視覺化技術
還記得去年在Lady Gaga臉上爬過的那只蜘蛛嗎?
作為去年葛萊美獎的表演嘉賓,Lady Gaga模仿已逝的搖滾大師David Bowe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當時Lady Gaga一開場將當時AR技術搬到了自己的臉上,尤其是當一個蜘蛛從她臉頰上爬過的時候,現場觀眾反應非常熱烈,視覺效果很震撼。」張璐說到。
事實上,儘管表演時間不到十分鐘,卻運用了包括互動式全息影像、數位皮膚、AR技術等先進的視覺化技術,營造出了極其震撼的現場視覺效果。
今年,Beyoncé的兩首單曲表演Love Drought和Sandcastles則運用了全息影像技術和3D成像技術,將只有在MV或者電影中才有可能出現的畫面搬到了舞臺中央——開場,Beyoncé以近乎全裸的形象現身,挺著孕肚,手上握著的金色頭巾在空中飄舞。畫面時而加速,時而緩慢,甚至出現了畫面上的殘影……影像結束,Beyoncé以埃及豔後的形象現身,身穿金色的古代皇宮禮服,在舞者的陪伴下緩緩走到台前。
「技術和整體舞臺,音樂配合得很好,我在現場基本無法分辨出虛實變化。」張璐說。
據張璐透露,視覺化技術(包括VR、全息影像、3D成像)在目前的美國演唱會、時裝秀以及大型的頒獎盛典表演,都在被普遍使用。
「由於美國娛樂產業的這種表演往往要突出技術帶來的視覺震撼,同時對技術成本和量產上沒有要求,所以往往這些技術的潛力和效果都有更好的發揮,也可以在短時間迅速捕獲到很多受眾。」張璐說道。
一人樂隊——技術挖掘音樂潛力
除了Beyoncé的表演,另一個張璐提起的她很喜歡的今年葛萊美獎的表演是來自近兩年爆紅的英國歌手Ed Sheeran,他也是去年格萊美最佳專輯的獲得者。
在今年的表演中,他採用了一種很有意思的表演方式——one man band(一人樂隊)。
開場時,Ed Sheeran用吉他彈奏了基本的和絃,然後演唱了背景和聲,這些聲音都在現場直接錄下來,使用了Loop Pedal(專為單人表演設計的錄製和迴圈播放設備)進行迴圈播放。等於說,Ed Sheeran自己在表演一開始就完成了接下來的伴奏和和聲部分,再配合Shape of You這首歌曲的演唱,一個人就完成了一個樂隊的表演。
可以說,Ed Sheeran的這場表演更像是一場個人科學秀。
其實,一人樂隊並不少見,但過去的一人樂隊需要一個人同時完成幾個人的工作量,比如在唱歌和彈吉他的同時,需要用腳操控鼓點;話筒右邊可能會放著一個口琴,唱完歌詞後進行交替表演。但在如今的技術條件下,Ed Sheeran可以不用分飾數角,透過前期的錄製和多條音軌的合成,就能獨立地完成表演,這也是科技對音樂形式的開發。
技術發展和科技應用讓音樂家更多樣化地表達音樂,有更多創作和選擇的餘地。
技術的力量——開拓音樂的無限可能
科技和音樂的結合,其實不只是炫技或者凸顯效果。
音樂,以及其他藝術創意,有時候由於現實表現方式得局限性,很難在現實世界中被完整表達,容易將音樂家或藝術家腦海中的天馬行空鎖在條條框框裡。但新的科技的出現能夠讓那些過去無法被完整表達的旋律、音符的組合,畫面、細節的層次更好的被表現出來,就像Beyoncé把虛擬畫面帶到台前,或者Ed Sheeran一個人完成了一個樂隊的演奏。
技術創新可以放飛人的創造空間和想像空間,這種應用首先會在藝術領域表現。
張璐提到,在美國,音樂和科技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不單單在葛萊美獎,包括各種演唱會、音樂會以及其他綜藝節目中也是如此。以Taylor Swift在過去兩年的一場演唱會為例,每個觀眾都會帶著一個手環進場,手環本身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並且會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和鼓點閃爍。遠遠看過去,整個演唱會就像是一場燈光音樂秀。這種現場效果,是基於感測器反應、資料分析,人工智慧,進行藝術和技術的結合。
開發技術的目的往往有兩個——解決現實問題;滿足人類情感上的需求。娛樂行業就在滿足人的情感的需求。
「其實在加州,科技圈和娛樂圈還是有更多的互動。」張璐說道。「而且我們偶爾也會開玩笑,科技創新和音樂創新的起始點都一樣,都是在車庫,很多知名的藝術家,比如Bruno Mars,都是從車庫起步的,這可能也是這兩個領域願意更多的去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原因之一。」
本文授權自《鈦媒體》,作者:彭君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