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Google 申請新專利!想用無人駕駛「顛覆」掉 Uber、滴滴

虎嗅網 2017-01-18
Google 申請新專利!想用無人駕駛「顛覆」掉 Uber、滴滴
虎嗅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很多大新聞,都是從專利中挖掘的。從 2009 年到現在,Google 的無人車專案已經進行了 8 年的時間。

經過這 8 年的技術積累,這個項目最近獨立出來,成為名為 Waymo 的公司,正式開始推動商業化進程。目前,Google已經和克萊斯勒合作打造出了 100 輛 Pacifica 自動駕駛汽車,也和本田宣佈達成了合作。

但是,現在所有搭載 Waymo 自動駕駛技術的車都是用來測試的,而非向普通使用者提供服務。也就是說,還只停留在技術階段。

那麼商業化的事呢?最近被媒體曝光的一份專利證明,Google並非沒有考慮無人駕駛商業化的問題。而這個專利的內容讓人仔細想想,其實很可怕——很大程度上來看, Google 想用無人駕駛「顛覆」掉 Uber、滴滴。

畢竟,把無人車投入商業運營,最典型的場景想必就是共享用車了。所以Google不能只提供感知和決策層面的技術,還要搞定營運/調度這件事。Google的這個專利,就是解決「無人駕駛專車如何接上乘客」這個問題的。

不難理解:打滴滴/Uber 的時候,人類司機都有可能找不到你,更別提無人車了。所以問題就來了:

人類專車司機知道看地圖然後前往目的地,無人車怎麼辦?

從專利中的資訊,我們可以大致瞭解Google解決無人車接客的邏輯。

article-cover-201701-18-083929674143.jpg
虎嗅網

和滴滴/Uber 一樣,用戶透過手機 App 呼叫車輛,手機定位即為出發點,目的地需要乘客手動輸入。但是對於無人車來說,由於安全、技術等層面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地點都適合上下客或等人。

比如,無人車不能像人類司機一樣能夠開到所有地方,畢竟電腦還是不如人類大腦靈活、聰明。另外,諸如建築工地、消防局門口和快速道路等地點根本不能停車等人。(這一點人類司機一「眼」便知,但是無人車不知道,得有人告訴它……)

所以,Google的做法是在你叫車時,給你推薦定位附近的接駁點。關於Google無人車調度系統的地點推薦機制,可以看下面的圖,其中黑色方框/圓圈是根據定位劃定的範圍,黑色的點代表可以停車的地方:

083929080026.jpg
虎嗅網

在這其中,一部分推薦的停車點來自於用戶推薦,一部分來自Google地圖。在整個無人車調度系統中,Google的高精度地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提供道路、建築、消防栓、工地和即時交通資訊。這些資訊的來源很多,其中包括政府機構、Google的合作夥伴、用戶的回饋以及無人車採集到的道路資訊。當然了,這樣一來就需要一個雲端來處理所有人和車輛的需求。

在這份專利中,Google給出了無人車手機 App 的雛形:

083929584430.jpg
虎嗅網

當你周圍沒有可用的停車點時,就不能呼叫無人車,比如這樣的場景:

083929127650.jpg
虎嗅網

其實,「推薦上車點」這個設計,在 Uber、Lyft 裡面被廣泛使用,比如在拉斯維加斯,如果你在酒店叫車,系統會讓你到某個大門去等車,而在 CES 場館附近叫車,系統也會把你「指引」到停車場裡——一個臨時設立的專車接客點。當然,中國的專車 App 在某些特定場景下也有這個設計了。

接客位置設計看起來是很細節的問題,但是Google已經想到了,並且申請了專利,即使這不能說明他們想做無人駕駛版的 Uber,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Google對於無人駕駛商業化的一些落地設想。

其實 ** Waymo 是汽車廠商的好朋友,反而要革的是 Uber 和 Lyft 的命。** 自動駕駛對於以專車為代表的共享用車將會具有革命性的影響,以 Uber 為代表的專車平臺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 Uber 也早早在無人駕駛方面進行佈局(當然沒有Google早……),前一陣他們還在匹茲堡把基於富豪 XC90 改造而來的自動駕駛車在加州進行了試運營,並且還闖了紅燈,然後馬上被加州政府叫停。

至於 Lyft,有媒體說要他們和通用在 2017 年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並且融合了 Cruise 公司的技術(一家通用收購的自動駕駛新創公司)。可能當他們未來遇到無人車接客的問題時,發現Google已經早早申請了專利,要嘛花錢來買,要嘛想辦法繞過這個專利。

但是目前來看,大家還是相親相愛的。比如,得益於最近 Google 和 Uber 的合作,你在 Google 地圖 App 裡搜索某個興趣點之後,可以直接呼叫一輛 Uber,而不用跳出 App。

可是誰能說得好,未來 Google、Uber、Lyft 甚至滴滴之間會在無人車共享這個領域終有一戰呢?

延伸閱讀:

比Uber更划算!汽車共乘軟體「Scoop」解決通勤族痛點,獲500萬美元投資

Uber是「破壞式創新」還是「國際犯罪集團」?今天它們竟然給蔡英文總統寫了一封信!

本文授權自《虎嗅網》,作者:极客汽车

TAGS: # Google # Uber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