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和創業,聽起來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是在過去的兩年間,人數已經突破了一億的中國廣場舞大媽們,卻讓廣場舞成為了高達千億級的資本風口。
月均花費人民幣三五百元,廣場舞大媽撐起千億市場
根據調查,跳廣場舞的月均花費一般在三百到五百元之間,三五百雖然不多但乘以一億人這個係數,得出的數字可就是天文數字了。
吃完晚飯,陳華開始張羅舞伴們一起行動。這是中國北京順義區的董各莊村,每到晚間,到村裡的廣場上跳廣場舞,已經成為她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廣場舞愛好者,陳華:以前一下班吃完飯就是看電視,也沒幹別的,現在不一樣了,吃完飯到點了就得去跳舞。
舞隊規模不算大,不到20人,最年輕的30出頭,最年長的年過70,她們有的是外來租戶,有的就是本地人,不過 為了廣場舞,她們普遍認為,花些錢都是應該的。
記者:您平常在廣場舞這一塊花多少錢,都花在哪些方面?
廣場舞愛好者:每個月花三到五百塊錢吧,買一些衣服,鞋子啊,舞衣之類的吧,就是說跳一個舞就換一個衣服唄。
廣場舞愛好者:我們跳廣場舞一般都是在服裝方面、化妝品方面,一些有活動的都做這些準備。
儘管並非所有人都會為跳廣場舞置辦專門的服裝,但在圍繞廣場舞產生的消費中,舞衣舞鞋,無疑是最突出的剛性需求。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輸入廣場舞服裝進行搜索,可以看到,有相關服裝銷售的店鋪多達100頁,這些服裝價格一般在幾十塊錢左右,一些爆紅商品的月銷量甚至能達到上萬件。
專業研究人士表示,由廣場舞衍生出來的消費,還有廣場舞音響,廣場舞摺扇,廣場舞平板等,目前已經有了產業的雛形。
大福廣場舞平板電腦創辦人方惠:人群的話就是之前也調查過大概一億到兩億人,一億人以上肯定是有的,然後包括它的消費品,包括服裝鞋然後還有音箱包括像我們平板這一類的這種老年唱戲機,它的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
方正證券首席分析師 楊仁文:從整個人群的規模和每個人理論上的投入來看的話,我覺得五百到一千億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
千億市場引創業者湧入 廣場舞實現互聯網+
除了買裝備,還要修煉技能,廣場舞的需求越來越高端,創業者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於是數億元的資本熱潮也跟著吹到了熱鬧的廣場上。
今年58歲的紅燭阿姨,每個星期都要到位於北京市回龍觀的這家廣場舞培訓中心上兩次課,當月的課程結束後,她就會在手機APP上花68元購買下個月的課程,這樣的學習她已經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
紅燭:現在這個網上的操作還是比較簡單的,對於我來說比較容易。
紅燭阿姨已經跳了6年廣場舞,但在培訓中心,她覺得可以學到專家老師精心編排的舞蹈。而針對不同階段的廣場舞愛好者,這裡還可以提供基礎舞蹈、原創舞蹈、名師新舞等不同的課程。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雖然時間不長,但發展狀態很好。
舞動時代創辦人劉應龍:第一個我們收費並不高,主要是讓我們的這些中老年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我們在北京、南寧、南昌和廣州四家的試點,然後有一些點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授權自《網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