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Google 自駕車的負責人竟然這麼說:我們造的不是車,而是司機!

36氪 2016-10-05
Google 自駕車的負責人竟然這麼說:我們造的不是車,而是司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無疑是無人車技術的先驅和領先者,早在2009年搜索巨頭就已經開始了無人車的研發。但是近日Google無人車項目負責人Dmitri Dolgov在向Recode介紹自己的無人車時,卻說自己做的不是無人車,而是一門製造司機超人的業務。

Dolgov的觀點是,駕駛是一項社會活動。也就是說,無人車不僅要能檢測和識別出人等其他對象,還要能理解對方的行為,並且還要能與之交互以及做出反應。

為此,Google的自動駕駛軟體已經發展到可以檢測和理解手勢之類的信號(當然這種手勢應該是行人和人類司機在道路上共同使用的統一符號性溝通方式),然後做出響應。比方說自行車手伸出左手握拳大拇指向上就可以被解讀為打算左拐彎(目前Google的無人車已可同時識別上百輛自行車),無人車就會減速避讓。

對於Google來說,做成這件事的關鍵是傳感器和軟體的配合,與汽車的製造商或者車型關系不大。

Dolgov說:

車的關系不大。因為我們造的是司機。我們以前用豐田普銳斯、雷克薩斯和自己的原型車都做過。而現在我們則在跟菲亞特克萊斯勒在新平臺合作。只要軟體處理好,什麼車都一樣。這就好比你進入另一輛車一樣。比如你去租一輛車——這車可能會大一點,開起來跟你自己的車有點不一樣——你可能要花點時間去習慣,但核心的任務不變。

不過Google無人車跟人類司機不同的是它要結合地圖和長程雷達、常規雷達去看清至少100米範圍內的東西,同時還必須在檢測之前就能事先知道哪裡有轉彎、交通燈和道路。

第二個不同是無人車相互之間還會通過雲進行溝通。這意味著只要一臺無人車學會了什麼新的駕駛技能,其他的無人車也馬上就能學會。

當然,這會導致無人車被黑的可能。盡管已經有新創公司在攻關無人車的安全問題,Google自己也有保護安全的解決方案。那就是隔離相互溝通的通道以及用於電子控制的通道。Google會限制可共用的信息量,並且劃出了一個安全區,使得外部入侵者不可能控制本地的駕駛行為。

其實,與其說Google試著造司機,不如說是做物聯網、傳感器及人工智慧技術使能下的感知計算,從而讓包括汽車在內的一切人造物具備行動能力與智慧,就像生物(creature)一樣。

本文授權載自:36氪

TAGS: # Googl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