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的定價或估值通常最重要的參考部分就是未來的預計收入(或收益),但在這個評估的過程中,並沒有對支出部分,即所謂的「燒錢」做很明顯的計算。但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投資人,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私有公司,只要它正在「燒錢」,你就需要考慮這家公司的「燒錢」屬於良性還是惡性?是通向光明大道,還是一種慢性自殺?以下幾點可以幫助你做出判斷。
1、理解為什麼這家公司要燒錢
回顧一下自由現金流的構成,有很多途徑可以導致負的自由現金流。最好的情況是,一家賺錢的公司因為大規模再投資而產生了負現金流,而且在公司資金匱乏的時候,管理者能夠通過縮減再投資規模而維持公司正常運轉。最壞的情況是,一家虧損的公司因為增長潛力有限而擁有很小的再投資規模,如果資本不再進來,管理層也將無力回天。
2、診斷經營業務
你需要對公司潛在業務的盈利能力做出準確的判斷,尤其是一家公司的議價能力,以及在其成本結構下的規模經濟。在這個維度上最好的情況是,公司擁有很強的議價權,並且成本結構也能帶來規模效應,帶動利潤增長。
3、管理團隊能力
管理一家「燒錢」的公司非常需要管理者將成本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在制定長期戰略時,如果要為了增長而進行再投資,需要注意短期現金流問題。對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公司的管理團隊將公司運營控制在當前現金流的限制範圍內,並規劃出未來的盈利路徑。最壞的情況是,公司的管理團隊將燒錢視為榮耀以及增長標誌,整個公司的運營近乎失控。
4、增長/再投資權衡
由於為了未來增長而進行再投資是企業出現負現金流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要用價值評估這種支出,就需要估計它能帶來多少增長,以及產生多大價值。最好的情況是,再投資將帶來大幅增長,伴隨著高額回報。最壞的情況是,再投資會把現金流耗盡,導致低增長和較少的利潤。
5、資本市場
一家有「燒錢」問題的公司會更依賴資本市場而生存,因為資本市場的關閉將足以使這些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因此那些擁有更多現金餘額以及更多資本提供者的「燒錢」公司,比那些現金少資本少的公司更被市場看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上幾點需要很多主觀判斷,可能有時候你已經儘力了,還是會判斷錯誤,但是不能因此而停止嘗試,因為它們將影響你的投資決策。
總之,如果你投了一家正在「燒錢」的公司,不要慌。你把錢投給它,就應該期望它能用起來。不過同時你也要做好盡職調查,審查這家公司燒錢的理由,以及其潛在商業模式是否完美。
本文授權載自:36氪,作者Aswath Damodaran,編輯王京京,原文標題為< 關於燒錢,創業者和投資人都需要知道的五個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