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心靈的渴望!陳允寶泉的草悟道新店,將二代陳金泉師博老房子的日式風韻,透過嶄新的設計及建築工法呈現,常讓顧客打心底讚歎:「這裡好美喔!」
座落於西區向上北路的「陳允寶泉」草悟道店,正處於文創聚落一隅,在那一方二層樓高的木質建築空間裡,完完全全將五代歷史呈現於空間及產品上,並融入慢活與美學,目的是讓前來消費的客人感受到陳允寶泉的內在精神。
談起家族五代的整合經營,勢必從經濟部頒發百年老店認證的源頭說起。過去大臺中民眾所熟知的「寶泉」食品,就是現在民眾如今所見的「陳允寶泉」;「寶泉」的名稱來自於第二代老師博陳金泉的「泉」字,加上日本人特別喜愛的「寶」字。當初陳金泉師博一包糖和口袋裡31塊錢勇於赴日創業傳為佳話,但以日治時期的「寶泉」開始算起,經營共是八十六年,加上第一代陳允師博,傳承至第五代,總共就有一百零八年的歲數。
其實「寶泉」和「陳允寶泉」的差異及變化,家族間免不了橫生歧見,但以經營老餅舖來說,必須堅持一種理念,就是自家生產的食品僅使用優質原料,並沿襲傳統的手工製作,因此為了讓家族內部達成共識,必須透過不厭其煩的溝通來解決。但一直以來努力協助陳允寶泉營運的翁羿琦總經理說,她必須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執行,把產品製作得好吃、包裝富有韻味及風格、裝潢有日式復古的感覺,如此一來,才能呈現出心中對陳允寶泉的期望與夢想。
「一個公司的理念,就是老闆的理念!」翁羿琦總經理說。 第四代當家後,偏好於製作讓客人吃起來健康沒負擔的食品。她深刻認為,如果一塊餅裡添入許多香料、色素、防腐劑,即便在衛生單位的容許範圍之下製作,食品中含有添加物仍有礙健康,甚至在食安危機環伺的情形下,經營食品業,必須有一種使命感:以好吃為前提,卻不能讓食品內含有任何添加物。
陳允寶泉的翁總經理說,第三代台灣經濟起飛時,生意比較好做,那時台灣許多工廠有機會把好產品外銷出去、賺取外匯。做什麼、賣什麼。台灣經濟也跟著蓬勃發展。這個時代則不同,台灣現在已有許多工廠外移到中國大陸、東南亞地區,因此在台灣,中小企業比以前辛苦。雖說如此,景氣不好有人賺錢,景氣再好還是有人賠錢,所以當自己清楚賣食品作生意是自己的本業,東西就要做到好吃、原物料也一定要優質,且過程中要不斷創新,老品牌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在服務設計體驗上,「懶人包子」頗受民眾好評,尤其是愛嚐鮮的年輕人更覺得這樣的服務過程有趣。其實草悟道店剛好有棵約莫二層樓高的樹木,為解決老人家行動上的不便,又符合現代人的懶人需求,不用上二樓就能購買熱熟食,於是突發奇想,在樹下掛上粗麻繩,麻繩上吊了竹籃及銅鈴,民眾購買時只要拿起寫有品名的竹板,丟入竹籃內,並先搖鈴之後往上拉,二樓便有工作人員因聽到銅鈴聲而探頭出窗外為一樓的消費者服務。翁總經理提到,這項服務,令親子客群滿意,因為孩子容易愛上這樣的購物體驗。
允泉茶庵的經營構想來自於二代陳金泉先生當初赴日創業,為了在刻苦的日治時期生存下來,什麼都做、都賣,不只賣大福麻糬也賣咖啡,甚至賣過拉麵,於是草悟道店就是把陳金泉先生當初經營店鋪的模式呈現出來;現在一樓賣糕餅、二樓賣茶飲的經營方式,正是陳允寶泉二代阿公創業的生存之道。值得一提的是,二樓的允泉茶庵所使用的是日式丸久小山園老茶舖的抹茶。
翁總經理進一步指出,回溯至三百年前,當初宇治所產出的抹茶最頂級,僅供日本天皇食用,周遭如我們熟悉的靜岡茶品,才是供平民百姓飲用的等級,然而歷史悠久的老茶舖丸久小山園的工廠,就設於日本宇治,他們的抹茶入口溫潤,是首選中的首選,每月新鮮空運來台。據日本人研究,抹茶含有豐富維他命C、兒茶素,如果民眾想試試日本天皇享用過的抹茶,歡迎民眾前來允泉茶庵品嘗。
還有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銅鑼燒冰淇淋!銅鑼燒是日式點心,為了吸引年輕人注意,才會創新銅鑼燒的原有吃法,加入純正紐西蘭鮮乳製作而成的冰淇淋,並淋上抹茶醬、芒果醬…等來調味。雖然有人認為陳允寶泉應該以和菓子當作自己店內力捧的商品,但翁總經理卻說,為了能符合時代潮流,她從不排斥中日與西式點心技法合併,最重要的是不斷創新,才不會落人於後。
台中一直是糕餅的故鄉,整個台中市約莫600家糕餅店,每年有130餘家店使出渾身解數爭取臺中市政府所辦理的「十大伴手禮」。而陳允寶泉食品已連續兩屆榮獲太陽餅節十大伴手禮最高榮譽金口碑獎,這可必須過關斬將!首先透過專家的評比,再來還需接受消費者的投票,最後則有網路票選關卡,「 很感謝消費者的青睞。」翁羿琦感恩地說。然而要如何在眾多品牌的太陽餅之中同中求異才是勝出關鍵,所以改良後的手燒金太陽餅,皮薄、低油、低糖,又保留了醇濃的奶香味,才能在這兩屆的十大伴手禮中脫穎而出,其中關鍵在於,有別於其他餅店製作太陽餅所用的豬油,他們則特選了法國酥油,因此也可素食,更能讓剛出爐的太陽餅奶香味傳千里。
翁總經理說,陳允寶泉一直以來的明星糕餅是太陽餅、鳳梨酥,除此之外百家爭鳴的小月餅、蛋黃酥也是自家名產。除了提供客人多樣的精緻伴手禮選擇外,陳允寶泉草悟道店還有一項新的創舉,就是請自家的吳武憲師博前往法國百年麵包店借種酵母回台,自行培養菌種製作軟式麵包。翁羿琦得意地說,開賣後,法式天然酵母製作的濕軟麵包,頗受消費者喜愛,且對胃部不好的民眾來說,更是一大
福音。
在陳允寶泉草悟道店開幕之後,她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過程中,翁羿琦還是一邊學習、一邊成長。但她說,她就是要這般認命地背著陳允寶泉的招牌向外宣傳,尤其當陳允寶泉有那麼良善的理念,期望為消費者服務的時候,她除了打理好店內事務、更應該極積走出店外向別人介紹他們的經營理念。
說起接手陳允寶泉,她不得不說,在兒子接手的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期,身為母親的她,仍有輔佐的責任與義務。而回想起當初陳允寶泉曾面臨業績低靡的壓力,那時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帶著孩子到國外讀書,寶泉食品生意一落千丈,加上當時有顧問建議,在台中做糕餅難有差異性,競爭力強大之下,糕餅業勢必是虧錢生意。當時她下了決定,要孩子別接這個燙手山芋,想不到孩子反過來告訴她,祖先已在糕餅業上努力那麼多代,不往下承接很可惜,且如果連自家的百年老店都承接不起,那往後出門在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大事?這話從此烙印在她這位做母親的心中,成為一份陪伴孩子經營成長和努力宣傳的動力。
這次採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翁羿琦一路走來,富有智慧的經營自己、經營品牌。她提及:「一個人的想法是錯誤的,他的結果也會是錯誤的。」因此她經營事業的最終目的,不是賺錢而已,並始終認為,錢只是一種工具!她有她經營事業的理想,而這份理想與榮耀不屬於她自己或家族而已,更重要的是為自己旗下的員工導入知識、信念,讓員工除了有一份穩定的薪水可領,還能幫助員工成長心靈,人與人之間相處更加和諧,以創造出愉悅的工作環境。
其實經營糕餅店一直不是屬於翁羿琦個人的夢想,但她對美學很興趣,加上她很熱切的喜愛與別人分享品牌與生命故事。她堅信一件事:「一個人輸出什麼,將會得到什麼!」當她踏出店門,為自己品牌訴說經營理念及分享生命價值時,她總會得到快樂、自我肯定,並得到觀眾聆聽完她演講之時,堆滿臉的愉悅神情,那時候的她,就會覺得辛苦一切都萬分值得。「每每踏出去,與台下觀眾溝通,最後得到最多的,總是自己。別人的鼓勵及讚美,就是最好的能量。」翁羿琦總經理這麼說。
「光明頂創育智庫」兩位創辦人賴銘堃及洪聖倫,以「前端育成」為志業,去年五月起,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台中市政府及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支持下,開始舉行每月一場次的「IDEAX跨域創新論壇」,敬邀各產業界擁有影響力之人物前來跨域交流與分享,更於去年十一月舉辦首次IDEAX論壇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