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史上發展最快辦公軟體」Slack是如何讓用戶上癮的?

外部轉載 36 氪 2016-01-29
「史上發展最快辦公軟體」Slack是如何讓用戶上癮的?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圖說明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心理學層面分析了Slack高速發展的原因。Slack在產品上通過「觸發器、行動、投入和獎勵」這樣連環的引導,讓使用者迅速對產品上癮,從而將時間、工作內容、人脈和金錢等都投入到Slack上。

Slack不僅僅是一款協作辦公應用程式。Slack在業界被稱為「史上發展最快的辦公軟體」。最近公佈的一組資料顯示,Slack使用者每週發的資訊超過2500萬條。每六個星期,Slack的年收入預測值就會增加100萬美元。投資者也非常看好Slack,因此截至目前為止,Slack已經融資幾億美元,公司估值接近30億美元。

Slack的商業分析主管Josh Pritchard表示:「在沒有增加銷售人員的情況下,我們的服務訂購營收的月增長率達到8%。據我瞭解,我我還沒看過哪家企業級SaaS公司的服務在推出7個月後能達到這個營收成長水準。」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Slack的目前的用戶留存率高達95%,不得不讓人為之驚訝。那麼問題來了:Slack是如何讓用戶如同上癮一樣離不開Slack的呢?

從表面上看,似乎也沒有什麼獨特的因素能讓Slack與眾多其它的線上協作工具區分開來。然而,如果你將 Slack和《上癮:如何開發出讓使用者上癮的產品》這本書裡介紹的模型進行比對的話,你會發現Slack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背後都是都是用戶心理學在起作用。

習慣就是會不假思索得自發地做出某項舉動。Slack能快速讓用戶形成一種習慣的出眾能力正是Slack這款產品擁有如此高的使用者忠誠度和活躍度的關鍵所在。

Slack 能讓使用者循環往復使用自己的產品,這個迴圈就是「癮」。要想使用者對產品上癮,需要四個步驟:觸發器、行動、獎勵、投入。這四個步驟是環環相扣的,等用戶走完這四個步驟後,也就意味著一個新的習慣的形成。

hook-940x470.png

Slack團隊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讓用戶從無到有形成一個全新的習慣要比用一個新習慣替代一個已經存在的習慣要難得多。Slack也不打算徹底改變用戶的行為習慣,它要做的是要讓用戶現有的行為習慣變得更加簡單、更加高效。

Slack也滿足了要形成一個新習慣所必須具備的注重要的先決條件:關鍵行為頻繁發生。Slack發現,使用者平均每天發送的資訊條數達40條,而一個重度使用者每天發送的資訊條數會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之多。

Slack的觸發器讓用戶採取行動

使用者全天都會在自己的各種設備上將Slack處於一種開著的狀態,這樣一旦收到通知,用戶就會打開Slack。「Slack已經成為一種讓大家告訴自己的同事‘我我現在正在工作狀態,我現在有空’的一種方式。」Pritchard這樣說道。

Slack團隊一直專注於讓使用者在產品移動端的使用體驗更好。一位名為James Gill的Slack用戶這樣說道:「有了Slack,我才發現自己現在在手機上能做的工作和瞭解的工作動態原來這麼多,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就像上面說過的,為了讓用戶能更頻繁得打開Slack,Slack會給用戶推送很多通知。但推送這麼多通知會不會讓用戶受不了呢?這不會和Slack自己的slogan「Be less Busy」相悖嗎?Slack團隊實際工作情況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一個團隊在工作中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比如,用Asana做專案管理,用Github做版本控制管理,用Dropbox儲存共用檔,用石墨做文檔協作與管理等等。使用的所有這些工具都是通過郵件的方式推送通知的。然而這麼多的通知和提醒郵件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的。

在仔細研究了這些往返發送的通知郵件的內在關係後,Slack找到了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Slack為團隊溝通交流提供了一個中心化平臺,所有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所發出的通知都整合在自己的平臺,這樣一來,你就免受了 Slack 之外的應用通知的干擾,Slack 推送的每一條提醒通知都是和工作具體相關的,這樣一來,Slack去除了所有沒有價值的通知提醒,將所有與工作相關的通知都放在一個地方,真正實現它的slogan所說的:Be less busy。讓用戶工作中不被無關的通知干擾。

行動與獎勵

通過只關注那些真正有價值的觸發器,讓用戶更方便地在不同設備上進行回復,Slack借此增加了用戶進行這一關鍵操作的可能性:打開應用。

讓用戶使用上癮的下一步就是「獎勵」。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其他人排除在外,也不像錯過與工作相關的重要資訊。和很多其他社交媒體的應用和網站類似,Slack會給用戶提供不同形式的獎勵,這種獎勵可能是來自同事的肯定、也可能是一些有趣的資訊獎勵,這些獎勵是不定時、間歇性給出的。

而這種間歇性的獎勵正在各種能讓用戶形成新習慣的應用和產品的共同之處,這會不斷刺激使用者一直使用一款產品。

在Slack上進行投入

讓使用者對產品上癮的最後一步就是對Slack的投入。為了讓Slack的實用性更強,用戶在Slack上已經投入了很多,也已經將自己的很多工作都都搬了上來,這也增加了未來繼續使用這款產品的可能性。

使用者投入到Slack中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 邀請同事也加入進來

  • 發送資訊(這些資訊都將成為可搜索的資訊檔案)

  • 將外部其它工具整合進來

  • 付費使用服務

Slack很清楚用戶將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投入到產品中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的企業級工具往往是在免費試用階段提供非常有限的功能,給付費用戶提供更為全面的功能。Slack的做法不同,它從一開始就沒有在用戶能使用的功能上進行限制,盡可能地讓Slack這款產品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讓所有用戶都能使用Slack的完整功能,不管是付費用戶還是免費用戶都是如此。

Slack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使用者更加依賴Slack,讓用戶使用Slack成為一種習慣,讓Slack成為工作中的必備工具。Slack 的免費版和付費版的唯一區別就是能搜索的資訊數量以及可供使用的外部工具的數量不同。

等公司有大量搜索資訊的需求,或是公司想在Slack使用很多外部工具後,這時公司的團隊使用Slack已經上癮了,這時想不付費都不行。

要想讓產品成為使用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使用者使用自己的產品成為一種習慣,這些產品都會盡可能讓使用者更方便地在產品上進行投入。對於很多提供免費增值服務的工作而言,想要最初的免費用戶轉化成為付費用戶並不容易。

不過Slack 找到並克服了能能讓用戶不願付費的障礙。Slack的方法是,在找付費用戶時,要找那些重度活躍用戶,忽視不活躍的帳戶,不要在他們身上花太多時間,將所有的精力放在活躍用戶上。** Slack的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轉化率高達 30% ,這是很多提供企業級服務的公司想都不敢想的。。 **

Slack盡自己最大努力將用戶從新用戶變為「上癮」的重度用戶的過程盡可能迅速、流暢。它通過觸發器促使用戶不斷打開查看應用,並間歇性得給使用者即時的社會化資訊作為獎勵,如同事對自己的認可和有趣的資訊,讓使用者不斷將自己的時間、工作內容、人脈、精力和金錢等都投入到自己的產品上。這也是為何Slack能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企業級應用的原因所在。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