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馬雲:技術和思想的變革會引來不滿,有人說我賣假貨,我並不在乎

外部轉載 鈦媒體 2015-12-20
馬雲:技術和思想的變革會引來不滿,有人說我賣假貨,我並不在乎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技術和思想的變革一定會引來各種各樣的不滿和混亂,今天我在中國也一樣,有人說賣假貨的馬雲,有人說是顛覆的馬雲,破壞者的馬雲,我並不在乎,跟三十年前改革家所受到的壓力和指責,我們算什麼。」

18日下午在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閉幕式上,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馬雲在演講中這樣講到。他告訴人們必須明白一個問題,社會的進步是誰也阻擋不了。大家說製造業不行,製造也從來沒有不行過,蘋果很好,特斯拉也很好,別人說實體不行,實體也不錯。

「二十年以前,今天的零售行業衝垮了那些零售小販,衝垮了國有體系,但是他們引領了未來,創造了需求,引領了需求、發現了需求,今天的電子商務、今天的年輕人,用互聯網技術,發現了需求、創造了需求。今天更誕生了無數的新實體。」

在我們看到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時候,建議大家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最後他講到,整個社會的進步,剛才講誰也阻擋不了,我們必須學會感恩昨天,沒有昨天IT的積累,沒有昨天全人類各個知識的積累,我們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要敬畏明天,更要珍惜現在。

不管在座的還是外面的BAT也好,Google也好,FB也好,我們在台上的機會不多,我們珍惜每一天,我們時間不多,但是我們為人類做出影響的東西非常之多。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對於未來既要敬畏,也要大膽嘗試,只有從一點一滴做起,勇於嘗試,這個嘗試才會進步。

馬雲還提到,互聯網是一個生態物種,物種越多越健康,參與的人越多,才能共榮共存,相互依賴。「互聯網已經把人類變成了一個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他」。

1.互聯網像水,需要共同治理

談論到中國網絡治理的問題上馬雲提出互聯網像水,需要共同治理的觀點,他認為互聯網的特性就像水一樣,水無處不在達,互相連通,水必須清澈透明。而水不是誰能管好的,而是需要共同治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文化的不同,治理方法也不同。他說回想在20年前,互聯網還沒有進入中國,就誕生一批專家,說要對未來進行管理。20年過去了,這些專家擔心的問題沒有發生,但他們沒有擔心的問題發生了。與其說是管理,今天我們更加需要治理,如果不對互聯網未來的發展進行系統的治理,將會是對全人類的挑戰。

2.成功者必須是「利他」思想

馬雲說,我們正在進入從IT向DT的轉型,IT和DT巨大的差異在于思想上的差異,就是成功者必須是利他思想。「只有讓你的員工、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合作夥伴比你更強大,只有讓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大,你才有可能成功。」

他表示互聯網這個平台基於他的特性與優勢已經把大家、把全球範圍內的人類變成了一個共同體,在這裡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並不是你消滅我,我消滅他的一種情況。未來衡量一個企業、一個個人的成功,不是你獲得了多少權力,不是你贏得了多少財富,也不是你頭上有多少花環,而是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員工、讓你的社會贏得權利,獲得更多的資源、財富和光環。

3.社會的進步無法阻擋

馬雲表示,互聯網的技術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技術未必都是好的,技術的變革,也會引來各種各樣的不滿和混亂。「但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問題,社會的進步是誰也阻擋不了。」馬雲說,這次他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看到很多優秀的產品和技術,他相信「把人當機器」的時代很快就要過去,未來很有可能我們把機器當作人。

他在演講的最後提出,一方面整個社會的進步,就是要因為誰也阻擋不了,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感恩昨天。另一方面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對於未來既要敬畏,也要大膽嘗試。只有從一點一滴做起,勇於嘗試,才會進步。

以下是馬雲的演講全文:

去年是互聯網業界聚會,今年不一樣了,有互聯網學者,有各行各業的人。互聯網是一個生態物種,物種越多越健康,參與的人越多,才能共榮共存,相互依賴。

我相信明年的變化會更加大。中國有一句話,山中一天是人間千年,互聯網由於強大的能力和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不一樣,確實我們把一個月當一年用,或者是一年當十年用,發展速度特別快。

我剛才在網絡上看到周鴻禕發的微博,一夜之間世界全變了,他一下子成為最老的網紅。二十年以前,我在北京參加過一個研討會,討論互聯網是否需要管理和治理。1994年年底1995年年初,我說互聯網還沒有進入中國,就誕生一批專家,要對未來進行管理。

二十年過去了,所有他們擔心的問題都沒有發生,但是沒擔心的問題全發生了。今天全球有32億互聯網用戶,其中15億人是出生於1980年以後。互聯網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世界,光在中國已經有近7億人使用互聯網,如果不對互聯網未來的發展進行系統地治理,我相信這是對於全人類的挑戰。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被管理的,或者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希望被管理的。我知道在美國和在全世界有一批技術人員,自由思想認為互聯網不需要管,就應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政府總是喜歡管,但是事實上等出了問題,大家覺得再管已經太晚了。二十年以前也許我們不知道該怎麼管,但是二十年以後,我們必須要有一種治理的思考。互聯網就像我們烏鎮的水,第一是無所不達、互聯互通的;第二是清澈透明的;第三是要共同治理的。

所以水不是誰能管好的,而是需要共同治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文化的不同,治理方法確實有不同。我在海外有不少人講中國的互聯網是不是管得太緊,我自己認為,不管怎麼樣,這個國家管出7億互聯網用戶,管出了BAT,管出很多東西,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

就像阿里巴巴一樣,以前我特別反對管,但是今天出現假貨、欺詐,人家說你管理不嚴,所以還是需要更好的管理。

第二我們正在進入從IT向DT的轉型,IT和DT巨大的差異,在于思想上的差異,重要的差異就是成功者必須是「利他」思想,只有讓你的員工、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合作夥伴比你更強大,只有讓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大,你才有可能成功。

互聯網已經把大家,把人類變成了一個共同體,在這裡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並不是你消滅我,我消滅他的一種情況。互聯網的技術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技術也未必都是好的,技術也會帶來很多的麻煩。這次我看到了互聯網之光,整個博覽會,很多優秀的產品、優秀的技術展示,我相信人類在過去的20年,我們把人當作了機器,未來很有可能我們把機器當作人。

我相信未來衡量一個企業、一個個人的成功,不是你獲得了多少權力,不是你贏得了多少財富,也不是你頭上有多少花環,而是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員工、讓你的社會贏得權利,獲得更多的資源、財富、光環,才會成功。

技術的變革,會引來各種各樣的不滿馬雲」,我並不在乎,跟三十年前改革家所受到的壓力和指責,我們算什麼。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個問題,社會的進步是誰也阻擋不了,大家說製造業不行,製造也從來沒有不行過,蘋果很好,特斯拉也很好,別人說實體不行,實體也不錯。

二十年以前,今天的零售行業衝垮了那些零售小販,衝垮了國有體系,但是他們引領了未來,創造了需求,引領了需求、發現了需求,今天的電子商務、今天的年輕人,用互聯網技術,發現了需求、創造了需求。今天更誕生了無數的新實體。

在我們看到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時候,建議大家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最後我也想跟大家講,整個社會的進步,剛才講誰也阻擋不了,我們必須學會感恩昨天,沒有昨天IT的積累,沒有昨天全人類各個知識的積累,我們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要敬畏明天,更要珍惜現在,不管在座的還是外面的BAT也好,Google也好,FB也好,我們在台上的機會不多,我們珍惜每一天,我們時間不多,但是我們為人類做出影響的東西非常之多。

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對於未來既要敬畏,也要大膽嘗試,只有從一點一滴做起,勇於嘗試,這個嘗試才會進步,希望每一年互聯網大會越來越成功,越來越多的新鮮面孔參加,世界各國的人參與,讓互聯網對於社會創造正面積極的貢獻,謝謝各位。

文章來源:鈦媒體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