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今日矽谷最受歡迎的創業家?28歲的Ryan Hoove

36氪 2015-09-18
今日矽谷最受歡迎的創業家?28歲的Ryan Hoov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Ryan Hoover 2010年從俄亥俄州搬到舊金山。作為矽谷的外來者,Hovver的創業主要依賴於社會媒體和部落格的力量。

他跟 Caroline Fairchild 說,他在創業中其實並沒有任何戰略,網路和部落格相比下,他更喜歡部落格並通過它學習,而 Product Hunt 成功也離不開部落格的力量。

Product Hunt 是一個遊戲和應用推薦平台,它的主要合作夥伴是一些不知名的網站和公司,Hoover 讓員工討論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歡的一家。這也給其他創始人提供了一個發現和尋找融資支持的新的途徑。

Product Hunt 的迅速成功一部分取決於 Hoover 之前的聲譽。在 2013 年創業這個網站之後,他發現遊戲和書籍也成為網站發展的一個方向。一些人會提到如今 Product Hunt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Amazon、Bezos和Co.。

無論這個言論是真是假,討論來自 Amazon 的威脅都不會阻礙創業。Hoover 不會停留在現有的成就上,他直率地表示:「沒有誰會尊重傲慢的人,我的性格決定我不會是一個傲慢的人。沒有任何一個傲慢的人會成功,除非你像 Kayne 那樣作秀。」

Hoover 從創業初期的準備因素、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未來的憧憬三個角度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

(一)Product Hunt 的創立準備

Product Hunt 的創立源於一個很單純的想法。我希望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與別人分享產品。人們經常在聊天室討論Game of Thrones和Warriors,但是想要討論產品時卻找不到人。在初期,從參與者角度來看郵件是一個既簡單又方便的途徑:因為它早已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非常容易操作。所以我創建一個郵件列表,之後建立了網站。

有了平台之後需要一個穩定的客戶群體。初期我利用部落格這類社交平台,與其他創始人組成一個討論小團隊。此外,我也會有禮貌地回復一些人的郵件。這樣持續下去,你就會建立一個很好的人際關係網。

我和關係網裡的人保持聯繫,用 Twitter 和郵件回覆遠距離的人,和舊金山的人經常見面討論。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人們會開始關注你,會發 Twitter@ 你或是給你私信,最後會變成面對面的交談。我也會經常看創始人的部落格和文章,它們會幫助證明我的一些觀點和角度。

(二)Product Hunt 的發展

Product Hunt 建立一個月之後,我們將郵件列表改成網站形式。在我們依舊以小項目作為工作重點的時候它其實已經開始壯大。在之後的三四個月時間裡,我決定了我們未來要做的內容。

我會問自己,在接下來的十年來我是否願意一直為這個項目工作?並在掙到錢之前回答自己這個問題。我不能不想工作就辭職,公司裡還有很多人依賴我而生存。我也常問自己 Product Hunt 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關於這個我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我決定反覆思考這個項目。我還試圖加入 Y Combinator 以獲得籌資。

從某種角度來講我是自己的僱傭工。我之前從未管理過一個團隊,我從其中學到了很多。我的性格很難把管理做好,而且我想參與到具體的每一件事情中,所以我學會了放手。要做到這一點,我必須保證我選擇的人都是 OK 的,建立一個我信任和尊重的靈魂團隊,以確保公司會朝著正確的方向走下去

在公司創業初期,我以為在產品背後工作,但未來我要把我的專注點放在產品的長遠發展上;我必須要在接下來的 6 個月到一年裡完成這個轉變。

團隊管理是每一個創業公司都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團隊裡的 Steven Sinofsky 在這方面發揮了很大的重要。他之前管理過一家大公司,有著幾年的領導經驗。他會幫助我處理一些糟糕的問題譬如解僱員工以及我們該僱傭什麼樣的人。

每個公司都會面臨解僱員工這個現象,我們也不例外。我希望這對公司所有人來說都不是一個驚訝的事。如果是,通常意味著我做的一些事情的錯的。在解僱之前,我會和他們進行一場既真摯又具有困難性的談話。給別人留有自尊是很重要的事,讓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因為有些時候被開除根本不是他們的錯。沒有人會一直是公司最適合的人。

(三)Product Hunt 的未來憧憬

在建立 Product Hunt 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我們在科技領域捕捉到了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如果你觀察當下的產品,會發現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東西被創造和發現。我喜歡音樂,每天都在尋找新的音樂;喜歡看書的人一周會讀三本書;我有一個朋友喜歡攝影他希望到月球上拍攝。

我認為在這種模式中有機會去發展任何新的項目,我們未來的期望是將在科技領域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創造其他種類的內容。

我喜歡舊金山這種樂於分享的文化,而且我也明白大公司的 CEO 和創始人大都是名人,我並沒有期望成為像 Andrew Chen 這樣的名人。人們對這種名人有特別重的好奇心:「他們是怎麼樣做到這般神奇的?」 但真相是往往不像人們期待的那般風光。

創業中會出現很多不受控制的事情,你必須理解創業中出現外人看起來很酷,但公司內部其實是混亂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其實會出現在每個公司中,當我意識到大公司和我們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時,我對我們公司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本文由36氪授權轉載

TAGS: # Amazon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