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面膜,一款一片要價近新台幣400元高價的產品,是唯一一個成功卡位美容保養大國法國開架市場的台灣品牌。
為了打開國際市場,TT面膜CEO李昆霖第一關就挑到連資生堂與SKII都進不去的市場——法國。
想躋身法國藥妝開架之列,必須提供第三方認證的有效性實驗數據報告,證明產品所標榜的美白、抗老和除皺等功能「真的有效」,才有機會上市。相較之下,台灣的開架通路僅以SGS安全認證及上架費用為門檻。
為此,李昆霖找上專門替蘭蔻(LANCÔME)、嬌蘭(Guerlain)等國際品牌認證的法國頂尖實驗室,花了五、六百萬元完成8款面膜的檢驗,證明連續使用TT面膜29天後,確實可減少肌膚30.1%的細紋、增加臉部89.1%光澤度和49.3%緊實度。
3年熬出2000頁報告,通過歐盟高標準
代工當練功,偷師國際品牌經驗
比起西進卡位的同業,李昆霖選擇慢耘歐洲市場這件事,不只沒有其他台灣品牌成功過,而是根本沒人做過。因為相較於同文同種、早已熟悉台灣品牌的中國市場,歐洲不僅化妝品法規門檻高,當地人也多使用泥膜,而沒有敷面膜的習慣,根本吸引不了美妝保養品牌投入其中。
但李昆霖認為,與其和大家一起主攻中國,他更想做全世界的生意;加上他曾組成到國外替台灣體育選手加油的「台灣加油隊」,不受中國官方歡迎,出入境時常遭到刁難,因此當TT面膜2007年不堪主要通路--電視購物台價格砍到見骨而決定轉型時,「投入國外市場,成為國際品牌」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法國起頭,外銷打開40國大門
在此之前,TT面膜一年外貿營業額僅100多萬,當年外銷法國後,營業額立刻衝上1500萬,隔年更翻4倍到6000萬。
法國也發揮領頭羊作用,打開TT外銷到德國、英國、日本等近40國的大門,「我只要說我有在法國上架,他們就會另眼相看。」
眼看TT面膜在海外開枝散葉,一路紅回台灣,李昆霖卻選擇讓TT在台灣開架通路成為「稀有動物」,沒在擁有近900店的兩大藥妝龍頭屈臣氏和康是美上架,僅在通路不到30家的莎莎SaSa國際鋪貨。
李昆霖認為,與其讓開架通路抽成,他寧願把錢拿去提升產品品質,嘉惠消費者。加上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相當成熟,TT在自家官網賣產品,幾乎可淨賺一半以上。
回首當年被迫向外「討生活」,李昆霖選擇用好產品留住客人,而今TT不僅成功走出過往低價競爭的老路,更朝國際品牌靠近了一大步。
TT面膜躋身國際品牌3大關鍵
TT面膜從電視購物台起家,歷經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終於靠著在積極參展、通過PIF審核以及自有工廠的優勢,成功插旗美妝大國法國,繼而打開國際知名度。
1.積極參展:
每年花費四、五百萬元到世界各地參加十多個美容展,拓展人脈、尋找機會外,也透過國際大品牌的代工訂單累積經驗值。
2.通過PIF審核:
費時3年,通過歐盟化妝品新規要求的產品資訊檔案(PIF,Product Information File),並提出安全性及有效性實驗報告。
3.自有工廠:
堅持自己的面膜自己生產,不僅便於控制成本,也不必擔心代工廠偷工減料,提供消費者最好的產品。
本文由 經理人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1.前進海外市場,該注意的3件事!
2.你該投資在能長遠的東西,而不要投資在別人的目光上
3.經營品牌,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1977年生,美國俄亥俄大學化工博士,曾任油管內腐蝕預測軟體MULTICORP首席工程師。2007年獲波特嫚國際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指派開拓國外市場,現擔任 Timeless Truth Mask 面膜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