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募是新創契機!不用擔心被抄襲,量產能力會是重要競爭門檻
新創團隊在創立初期,會將產品放上火紅的群眾募資平台,尋求足夠的資源支撐。但隨之而來的考驗是,要如何落實創意構想,使一個好的想法,演變成成功的產品。2015年創新創業高峰論壇,邀請了數個台灣創業圈中的重要人物,包括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Kick2Real台北區負責人蔡銘峰、TMI台灣創意工場與HWTrek執行長王仁中,以及創業加速器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總裁Canice Wu,一同剖析從創意設計到產品量產的過程中,新創團隊的方向,以及目前軟硬整合的關鍵問題。
(圖說: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Kick2Real台北區負責人蔡銘峰、HWTrek執行長王仁中,及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總裁Canice Wu,對談台灣新創團隊的方向。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Q1:群眾募資平台對創業團隊的影響?會不會在募資過程中,也讓產品的訊息被外界所得知?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認為,群眾募資的概念是網路產業的新能量,也帶給新創團隊在不同階段的價值,一方面作為籌措資金的基礎,一方面也讓產品提前試水溫。簡立峰說,「重要的還有市場行銷的部分,對於提升知名度、甚至找員工都會有幫助。」
TMI台灣創意工場與HWTrek執行長王仁中也說明,新的募資平台的成立,增加團隊獲得天使投資的機會,提升取得早期資金的來源。另外,也能將產品打造成市場行銷的品牌,「網路就創造這個環境,就像是個24小時不熄燈的CES展。而你的產品一旦達到目標,你就會發現所有資源都來找你。」
不過,Kick2Real台北區負責人蔡銘峰表示,因為群眾募資平台是公開的概念,確實會讓團隊擔心把主意放上去,會讓別人抄襲想法。「但不用擔心,因為量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蔡銘峰建議,新創團隊應該選擇可信賴的ODM廠,來確實落實自家idea 。
Play Tech Center總裁Canice Wu也認為,新創團隊把產品放上平台,可以在初期時協助團隊確立產品規格,並立即獲得潛在消費者的回饋。
Q2:台灣ICT產業基礎穩,可以提供在新創團隊什麼樣的協助?
簡立峰說明,台灣的資通訊產業、硬體支援非常強勢,支撐很多國際企業,但目前的新創團隊卻很少利用這個優勢。「但現在Internet已經創新到更多其他產業,不僅是以前的智慧型手機、電腦,還可能會延伸到智慧家居等領域。台灣是少數適合做hardware的地方,可以好好運用這個優勢。 」而王仁中認為,台灣的能量在於製造生產的能量,現在要把創業的資源拉上舞台,讓更多人來採用。利用很好的硬體基地,來將更多時間運用在使用者經驗的改善上。
蔡銘峰則認為,台灣的創業者較重視創意,但面對全球市場,憑藉的是機械、加工、電子、軟件等綜合優勢。他認為,新創團隊可以利用群眾募資平台,拿到credit,以吸引小型的投資者。CaniceWu也說明,對矽谷的新創公司來說,台灣的硬體生產提供很大的協助,這同時也是新創領域的優勢。
Q3:台灣有很好的硬體基礎,要怎麼結合新創的能量?
簡立峰認為,年輕一代的網路原生代參與了整個網路的發展,因此對軟體開發比較有興趣,但三、四十歲左右、擁有良好硬體能力的工程師都在科技大廠服務,人才之間有落差。不過,硬體產業的技能也同樣重要,要尋找角度的交集,讓新創團隊能釋放更大的能量。簡立峰說明,「但我不擔心,台灣的現象都比較慢熱、快熟。我們不同世代有擅長的領域,現在要思考如何結合。」
王仁中則形容,世代間的差異就像旅行業過去面臨的挑戰一樣。老一輩的人喜歡既定行程,年輕人卻偏愛自由行。「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溝通出問題了,於是旅遊業者開始網上提供資源,協助想要自助旅遊的人。」王仁中說明,新一波的創業者都是軟體出身,有很自由的思維,因此目前要運用網路、Open data的力量,來協助兩方有一個溝通的方式。「理論來說 ,對硬體有經驗的人比較像是嚮導、導遊,要帶著年輕人做這些東西。但軟硬整合的新創團隊若由他們主導,產品會過於硬,我們也希望看到新時代的創業者能有自主的機會。」
蔡銘峰補充,群眾募資的時代,就是是新創團隊找尋資金的機會,「只要把idea公開出來,再花一點時間把樣本做出來,就會有一定的投資跟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