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精選】 我在 Google 的第一課

翟本喬現任台達電雲端技術中心資深處長,過去曾擔任過Google的平台架構工程師(Platforms Architect),《數位時代》過去曾作過他的個人專訪:《Google人2:天才型工程師—翟本喬》
我在 2003 年 3 月 10 日進入 Google。首先花了兩個星期熟悉環境和拜訪同事們,看看有什麼 project 可以幫得上忙。兩個星期後,十年前的今天,我的老闆 Alan Eustace 把我找去談對我的期許和計劃。他說:我們的 projects 有四個優先順序:
1.提升全公司的工作效率:人才難找,你如果讓每個人做事少花 10% 的時間,那就像免費為公司多雇了 10% 的人。MapReduce 和 Google File System 就是這一類的 projects。
2.增進使用者的觀感:因為我們公司的生意是建立在使用者對我們的評語上。使用者不喜歡我們,那就一切免談。Search,Spam Fighting 就是這一類的 projects。
3.增進顧客 (顧客和使用者不一定相同) 的觀感:因為他們是真正付錢給我們的人。AdWords,AdSense,Ads Quality 就是這一類的 projects。
4.節省成本:這是最不重要的一項,但能做到的話還是要做。如果做得大了 (省得多了),那它的價值也不輸前面幾項。千萬不要去省小錢,因小失大。
接下來他談到量化的期許: 「Google 的人均產值是 US$700K。你在我的核心技術組裡,我期待你要做到平均值的十倍。現在你可以回去了,找出一年至少值七百萬美金的 project,再來向我報告。」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我向他申請了一些費用,購買軟體和參考書籍。到了第四次,他叫我不要再浪費時間:「你我的時間比這些東西的價值高太多了。以後 US$2,000 以下的東西你就去買就是了,不要再問。」
第一年過去了,我嘗試了一些東西,但還沒有成果出來,產值是 0。他並沒有生氣,或是限我多久之內交出成果。第二年有了成果,就是幾年後 Google 揭露的秘密 server (http://news.cnet.com/8301-1001_3-10209580-92.html),以及一些到現在我還不能向外公開的設計。從 2005 到我離開 (2010),我 (以及我的團隊,這些當然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得出來的)的設計原則以及實作總共幫 Google 省下了超過十億美金的費用,比他訂下的每年七百萬還高出了很多倍。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 Google 學到的第一課,過去只有在某一個演講主題中提到,今天分享給所有台灣產業界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