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選擇最佳雲端IaaS供應商?(上)

當你聽到雲端二字,最先想到的應該是Amazon-這並不奇怪。根據調查顯示,Amazon佔雲端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市場約七成,提供付費使用的雲端、儲存與網路服務。Amazon的雲端設施已經深入不少企業與組織,供應應用程式開發與測試需求,有時亦提供需高度運算需求的數據分析,協助提高工作效率。
不得不承認,Amazon擦亮了IaaS的招牌,並且讓這塊招牌與成本合理、建置輕鬆、與現有IT設備高度相容畫上等號。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個月中HP、Microsoft與Google開始積極加入戰局
5月10日時,HP推出進化版本的HP Cloud Service,是第一個使用開放雲端作業系統OpenStack平台的公用IaaS服務,成功引起話題。隨後,6月6日時Microsoft悄悄揭露Windows Azure將從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跨越至IaaS市場;而Google更不甘示弱地在6月28日推出Google Compute Engine,這讓市場久等了的舉動將讓企業客戶也有機會領教Google的傳奇實力。IBM現在也開始銷售公有雲的IaaS服務。
無庸置疑地,IaaS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那麼該如何在眾多平台與供應商中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呢?
IaaS的基本原則很簡單:企業上傳虛擬機具且遠端控制他們-然而令企業頭痛的是每個供應商的運算能力、儲存空間、資料庫服務、應用程式開發選項都不同。**
** 而在價格方面更是千頭萬緒無從比較起。單顆虛擬CPU外加3.75GB的RAM與300GB的硬碟夠嗎?事前預留資源又比需要時再付費能享有較多折扣。
除此之外,企業還必須考慮作業系統與頻寬需求;多數IaaS供應商提供Windows與Linux,伴隨而來的授權費則交由客戶自己負責。
至於服務等級協議(SLA)也相當複雜。服務等級協議說明了雲端服務供應商與客戶間的互動方式,有些供應商針對運算能力與儲存功間採保證時間制,若服務有斷線會予以退費;不過對多數希望雲端能提高產能與工作效率的企業而言,斷線是多少金錢都無法彌補的。
因此,對長期且將大量借重雲端服務的企業而言,「試用」是相當重要的。調整各種參數與變項,多方嘗試各家供應商的方案並計算各種可能的價格套餐,不要輕易相信供應商的花言巧語,多和同業間做比較、打聽口碑才是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