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前瞻2015-行動付款】行動付款技術解析~NFC篇

Bnext 戴佳慧 2011-10-04
【前瞻2015-行動付款】行動付款技術解析~NFC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NFC(近場通訊)是時下最受矚目的行動付款技術。全球手機大廠如HTC、Nokia等,今年陸續公布了NFC智慧型手機的生產計畫。行動市場分析業者Juniper Research預測,2014年之前,全球20%的智慧型手機將配備NFC元件。

NFC手機採用近場感應,在使用上,與悠遊卡、ETC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非常相似,資料傳輸過程不需要與裝置直接接觸。事實上,NFC正源自於悠遊卡晶片採用的RFID技術,只不過RFID傳輸距離大,隔著皮包或其他物件也能感應。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捷運票口時,RFID固然快速方便,但是對於電子錢包來說,這意味著排隊結帳的人,只要有適當裝置,就能夠讀取其他顧客晶片裡的銀行帳戶資訊,顯然造成資訊安全方面的疑慮。

基於以上考量,致力於開發行動付款的業者認為,有必要延伸出另一套通訊技術。2004年,Nokia、 Philips、 Sony共同成立了NFC論壇。NFC在13.56 Mhz的頻率運作,感應範圍在4公分以內,資料傳輸速度在106到424 Kbps,即每秒可傳輸26個未壓縮的中文字。

NFC手機不僅可以像悠遊卡一樣記錄交易及扣款,同時也提供了雙向交流的機會。商家可以利用NFC實現數位集點卡、數位禮券,或是結帳時在手機上顯示廣告。在技術上,兩台NFC手機之間也能夠互相轉帳,私下買賣或借貸的時候相當方便。

目前NFC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手機、電信、軟體、金融各行業者及商家必須共同合作。由於NFC行動付款的機制牽涉相當廣泛,因此起步也較為緩慢。

手機業者和OEM廠商必須生產NFC裝置,其中包括NFC通訊晶片、安全加密元件、感應器、驅動和應用軟體。NFC的通訊晶片,已經有詳細的規格制定;相反地,安全元件和軟體方面,則提供業者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尤其是安全元件決定了NFC手機的功用和效能,因此很可能成為各行兵家必爭之地。手機業者當然希望安全元件直接嵌入手機硬體當中;對於電信業者而言,安全元件置入SIM卡當中對他們較為有利。另一方面,銀行和信用卡業者也可能希望藉由外加記憶卡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儲存了用戶帳號的安全元件。

有了NFC手機,沒有商家的配合,NFC行動付款也推動不起來。找出鼓勵商家安裝NFC結帳系統的動機,將是NFC的致勝關鍵。要讓商家願意安裝新的結帳系統、支付額外的NFC交易手續費,光是「結帳更快速」這個好處是不夠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開發出讓商家受惠的NFC應用,刺激買氣或提高商家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美國信用卡刷卡機製造商VeriFone也積極投入NFC市場,宣布未來出產的結帳系統,都將支援NFC。據估計,目前美國大約有十五萬台NFC結帳設備。

表面上看來,NFC感應付款,是手機和商家之間的事情,與電信、網路業者似乎沒有直接的關聯。事實上,由於NFC付款也牽涉到網路傳輸、資訊安全、資料處理架構等各方面的技術,這個部份不是手機硬體製造商或一般商店可以獨立完成的。由於在NFC市場上沒有直接影響力,電信和網路業者必須藉由合作的關係,來擴張自己的版圖,這也是為什麼Google搶先推出「Google Wallet」,高調爭取品牌認同和合作夥伴。Google Wallet就是Google和萬事達卡 (MasterCard)、花旗銀行 (Citi)、美國電信公司Sprint的合作成果。

TAGS: # NFC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