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食農科技前線:亞洲市場的創新模式與啟示

好食好事加速器 2025-07-11
食農科技前線:亞洲市場的創新模式與啟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全球人口增長與環境變遷的雙重挑戰下,食農科技成為解決糧食安全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近年來,亞洲市場在此領域展現強勁的創新動能,特別是在資源有限但市場需求龐大的國家,透過先進技術突破傳統農業與食品生產的限制。

印度的Biokraft Foods運用細胞培養與3D列印技術開發培植雞肉,新加坡則透過自動化的室內農業提高糧食自給率,這些案例不僅揭示了亞洲市場的發展趨勢,也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方向。如何借鏡這些成功經驗,整合科技創新與區域合作,將是台灣在全球食農科技版圖中站穩腳步的關鍵。

 

新興市場案例:印度 細胞培養肉與3D列印食品

印度市場則展現了對新型食品的接受度。總部位於孟買的新創公司Biokraft Foods開發「培植雞肉(細胞培養肉)」,並計劃在2025年正式上市。Biokraft Foods採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結合細胞生物學,複製出具有雞肉結構、味道、質地與營養的培植雞肉。


▲細胞培養技術打造新世代雞肉產品,重現真實肉品的口感與營養。(圖為示意圖)

 

Biokraft Foods積極的在印度各定舉辦試吃會,以接觸更廣泛的客群。根據該公司調查,印度國內60%的消費者願意嘗試培植雞肉,並且46%的人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這個數據顯示出印度市場對於新興食品技術的潛力。

 

已開發市場案例:新加坡 農場到餐桌

新加坡因為土地有限,造成傳統農業發展受限。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30·30願景」(30 by 30)計畫,盼至2030年自產農產品可滿足全國民眾30%的營養需求。對此,「室內農業」提供了解決方案。新加坡室內農業公司Artisan Green,透過受控環境種植,能夠不受氣候與土地條件限制,全年穩定生產新鮮蔬菜,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透過智慧控制光照、溫濕度與養分供應,打造高效率、低環境衝擊的現代化整合農場管理架構。(圖為示意圖)

 

今年,Artisan Green攜手德國工業自動化領頭羊企業Siemens,導入自動化與數位管理系統,打造現代化的整合農場管理架構,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並降低環境影響。其中包括精準管理光照、溫濕度與養分供應的控制系統,以及能夠根據植物需求調整光照強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模組。這個系統能夠根據每種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如養分供應、光照時間與溫濕度控制等,進行精確的設定並自動執行,確保所有作物都能在最佳條件下生長。

 

借鏡他國成功經驗 台灣如何在全球佈局?

亞洲市場的食農科技發展迅速,各國根據自身條件探索創新模式。對台灣而言,從這些成功案例中可以獲得以下啟示:

1. 發展智慧農業:借鑒新加坡智慧農業模式,透過AI、IoT與自動化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2. 強化食品科技創新:參考印度培植雞肉趨勢,培植肉商業化的關鍵在於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產品口感,技術創新與規模化生產將加速市場滲透。

3. 推動區域合作:與東南亞市場加強聯繫,參與跨國農業科技研發,擴大台灣農業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台灣若能整合區域優勢,並積極投入食農科技研發,將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推動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 ‘India is ready for cultivated meat’: Start-up to debut ‘competitively priced’ 3D-printed chicken in 2025

• Artisan Green: Accelerating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in Singapore - Siemens SG

• How one partnership is using tech to secure Singapore's food supply - CNBC Africa

原文連結:

www.hao-shi.org/tw/news/detail/agri_food_asian_market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