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DoCoMo如何擊敗了WAP

Bnext 數位時代 2000-09-01
DoCoMo如何擊敗了WAP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走在日本東京街頭,筆直的道路兩旁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棵棵凋零的櫻花樹,現在不是櫻花盛開的季節,空氣中嗅不到櫻花的味道,倒是一股濃郁的拉麵、什錦煎香味,教人食指大動。
登上45層樓的東京新都廳摩天大樓,在202公尺的高空中,鳥瞰近在咫尺的東京市景。滑板車在人行道上與人爭道,青少年人手一支行動電話,不是用來講電話,就是拿來打電玩,據說日本現在非常流行用行動電話打電玩。
自從日本NTT DoCoMo於去年2月推出i-mode行動上網以後,累計至今已有超過1000萬名用戶,大約佔所有手機用戶的五分之一,其中用戶最常使用的功能除了收發電子郵件之外,就是打電玩。
來到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清晨的薄霧中,轟隆的地鐵聲催促著上班族的步履。趁著搭乘地鐵的空檔,一旁的英國紳士早已掏出手機,連上亞馬遜網站(Amazon.com),訂下一本最新流行的暢銷書。
回到台灣,走出中正國際機場的同時,先用手機上網查看一下台北的天氣。查詢結果是,台北最近流行午後雷陣雨,還是先把雨傘準備好,以免淋成個落湯雞。
走遍世界各大都市,不論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或是美國紐約,最發燒的話題,無非就是無線上網,台灣也不例外。自去年底遠傳電信與泛亞電訊先後推出無線上網的WAP(無線通訊應用協定)服務之後,其餘4家電信業者亦不甘示弱地祭出WAP奇招,一場行動上網的內容與費率大戰於焉展開。
除了電信業者之外,內容提供者如訊通國際(YesMobile)推出台灣第1個無線上網的入口網站,緊接著宏碁戲谷推出WAP連線遊戲,網際旅行社bizTravel提供WAP訂機票的服務。邁崴資訊(MyWAP.to)和數位網紀等無線入口網站、提供WAP技術的奕康資訊,以及提供WAP加值服務的群資訊,紛紛冒出頭來。一時之間台灣的天空非常WAP。

**WAP表現不如預期

**
不過,這樣的天空,如今卻落了個雷聲大、雨點小的下場,市場反應大大不如業者預期。今年初業者一度樂觀估計,今年國內WAP手機銷售量將突破300萬支。而台灣大哥大總經理范瑞穎在3月間台灣大哥大推出e.WAP的記者會上,則大膽預估今年國內行動電話上網用戶數將突破100萬戶,而且台灣大哥大的市場佔有率將高達50%。
這些樂觀估計言猶在耳,台北市電腦公會的最新統計卻指出,目前台灣的手機用戶大約1400萬戶,其中持有WAP手機的用戶數大約只有6萬戶,距離100萬戶還差94萬戶,到年底前只剩4個月,恐怕已回天乏術。回顧這半年多以來,行動上網被喊得震天價響,卻始終喚不到民眾的抬愛。
「連線速度太慢,和連線費率太高,是影響消費者使用的最大障礙。」中華電信長途及行動通信分公司行動通信處長石木標說,以每分鐘大約4.8元計算,每天連線10分鐘就要48元,1個月至少就要1440元,加上月租費至少150元,每個月1600元逃不掉,「有誰會想要用一個『又貴又慢』的上網工具呢?」
石木標指出,WAP之所以難有用武之地的關鍵因素在於,目前手機所使用的GSM系統,每秒的傳輸速度只有9.6K(千位元數),連一般家用56K數據機的五分之一都不到,「連線速度太慢是最大的致命傷!」
台灣諾基亞行動電話事業部行銷協理黃思齊持相同的看法。他說,目前的GSM系統只要一連上網就開始計費,不管下載的資料量多寡,然而緩慢的連線速度加上連線費率偏高,使得上網費用居高不下,是導致消費者不想使用的主要因素。
台北市電腦公會WAP聯誼會籌備會召集人、也是倚天資訊董事長黃杉榕估計,在台灣用WAP手機上網的成本,比用個人電腦上網至少貴8倍以上,「通訊費用高,難免就會有使用上的壓力,」黃杉榕說。
反觀日本i-mode的成功經驗,一直是國內電信業者效法的對象,然而相較之下,日本行動上網的收費卻是低廉許多。i-mode的月租費只要300日圓(大約台幣70元),平均下載每筆資料收費3日圓(不到台幣1元),「這麼便宜的收費,是台灣的電信業者所趕不上的,」工研院電通所產業分析師李秋薇感嘆。

**日本經驗台灣借鏡

**
李秋薇分析,雖然i-mode的行動上網速度和國內一樣只有每秒9.6K,但是i-mode是以用戶下載的資料量計費,不像國內是以時間計費,所以在日本只要一開機就連上網,除非下載資料,否則不收費,這一點和國內大為不同。
「國內的情形要獲得改善,恐怕得等到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出來以後了。」李秋薇說,GPRS最高傳輸速度可達每秒115K,至少是GSM的10倍以上,而且GPRS和i-mode一樣,是以下載的資料量計費,一旦由GSM提昇到GPRS,連線速度和費率就不成問題了。
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和信電訊就開始大打GPRS廣告,廣告中的服裝設計師,以GPRS手機將設計圖展示給客戶看,讓人對GPRS生發無限的想像空間。今年4、5月間,和信電訊和遠傳電信更先後召開記者會,宣布完成GPRS系統測試,企圖搶奪台灣第1家提供GPRS傳輸服務的寶座,較勁意味頗濃。
兩家短兵相接的戰火更延燒到國內其餘電信業者。繼和信電訊和遠傳電信之後,中華電信也宣布加入GPRS戰場。和信電訊和遠傳電信紛紛宣稱將於今年第3季推出GPRS服務,中華電信則宣稱第4季開始提供。不論第3季或第4季,「GPRS手機也要到明年第1季才有可能上市,」黃思齊說。不過,和信電訊總經理邱明德強調,就算有了GPRS系統和GPRS手機,如果內容不夠吸引消費者也無效。
黃思齊亦認為,等到連線速度這類無線上網的外在環境漸趨成熟之後,內容將是業者一決勝負的關鍵,「牛肉在哪裡才是真正的重點,」他說,不過以目前各家電信業者所推出的服務來看,多半仍以新聞、天氣和星座為主,「問題是有誰會想要用手機只看新聞和天氣呢?」

**content才是關鍵

**
而究竟什麼樣的服務才能吸引消費者呢?綜合各家說法,答案呼之欲出:個人化和即時性的資訊。中華電信石木標指出:「行動上網目的不在取代家用電腦,而在突破家用電腦限制,走到哪,internet就跟到哪,沒有個人化和即時性就做不到。」
以醫療服務為例,醫院可以依據每個小孩子的不同需求,主動發送訊息到父母的手機上,通知小孩子注射預防針的時間,父母再也不需要費心去記時間。另外遇到緊急救援,醫院也可以根據基地台追蹤到傷者,爭取第一時間急救。
以後到華納威秀看電影,當隔壁的紐約紐約百貨公司或對面新光三越,偵測到消費者上門時,便會根據消費者手機內建的基本資料,立刻傳送消費者感興趣的促銷活動訊息,而且不只有文字,還附加圖片。
不過,和日本NTT DoCoMo簽約提供內容的廠商多達288家,支援i-mode的網站多達4000多個,反觀台灣,目前所有內容提供者多半還處於練兵階段。訊通國際總裁鄭鳳生就說:「WAP內容提供者的決戰點在商業模式,只是目前大家都還在摸索當中,還沒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
顯然,手機無線上網的下一波重點,無關科技,還是誰能把創意變成生意,就好像Yahoo!把internet世界,變成了大千世界的萬花筒。
WAP的失利,誰說不是另一群Internet創業家的大好機會?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