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蘋果考慮併購Perplexity!背後5大考量佈局AI即戰力

蘋果考慮併購Perplexity!背後5大考量佈局AI即戰力
數位時代製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重點一 :為因應與Google每年200億美元的搜尋合作協議可能生變,蘋果(Apple)內部正初步商議收購AI新創公司Perplexity AI,此舉或將成為蘋果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案。

重點二 :Perplexity AI近期估值已達140億美元,若蘋果以此價格收購,將遠超過2014年以30億美元收購Beats的紀錄,成為蘋果史上最大收購案。

重點三 :此收購討論仍處於早期階段,由蘋果併購主管Adrian Perica與服務業務主管Eddy Cue主導,尚未與Perplexity AI管理層接觸,時機可能取決於美國政府對Google反壟斷案的最終判決。

面對與Google長達多年、價值高達每年2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936億元)的搜尋引擎合作協議,因美國反壟斷官司而面臨不確定性,蘋果內部正嚴肅評估是否收購AI搜尋新創Perplexity AI。

據《彭博社》報導,這家AI新創近期估值已飆升至14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155億元),若收購成真,不僅將是蘋果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也標誌著蘋果意圖建立自家AI搜尋技術,以應對潛在的業務衝擊並強化其在AI時代的競爭力。

據了解,此次討論由蘋果的併購主管Adrian Perica、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Eddy Cue及其他AI決策者共同參與,但目前仍處於極早期階段,尚未向Perplexity AI提出任何正式要約;據《路透社》報導,Perplexity回應「對收購之事並不知情」,並強調沒有進行任何討論。

Perplexity-CEO-Aravind Srinivas.jpg
亞拉文·斯里尼瓦斯 (Aravind Srinivas)為Perplexity AI聯合創始人兼CEO。 TechCrunch

蘋果為何著急於砸錢找即戰力?

Perplexity AI 以其作為「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 的獨特定位而聞名,它結合了大型語言模型 (LLM) 與即時網路搜尋,旨在提供直接、準確且附有來源引用的回答,特別適合需要快速獲取特定知識或進行深度研究的場景,其技術能直接強化蘋果生態系統內的資訊搜尋能力。

但統合各家LLM的「答案引擎」的定位,同時也是Perplexity的劣勢。舉例而言,對於需要複雜推理、程式碼編寫、創意寫作(如劇本、行銷文案)、多模態互動(處理圖片、音訊)等任務,較不如OpenAI的ChatGPT o3-pro、Google旗下Gemini 2.5 Pro等模型,導致Perplexity的應用場景相對受限。

Perplexity日前找來《魷魚遊戲》男星李政宰拍攝形象廣告,強調AI語音功能能回答諸多疑難雜症。

若蘋果最終決定推進收購,其潛在的140億美元出價,將遠遠超越該公司過去所有的併購紀錄。蘋果迄今為止最大宗的收購案,仍是2014年以3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90億元)買下的耳機品牌Beats。儘管蘋果近年也完成了對英特爾(Intel)數據機部門的十億美元級交易,以及對中國叫車服務公司滴滴(DiDi)的投資,但收購Perplexity AI的規模無疑更大。

據《彭博社》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指出,儘管 Perplexity AI沒有如OpenAI或Anthropic PBC般的頂級基礎模型,但它具備多項對蘋果極具吸引力的優勢:

1.成熟的消費級產品:Perplexity的搜尋工具介面簡潔、支援語音控制,與蘋果的iOS高度契合,能輕易地整合為Safari瀏覽器、Spotlight搜尋,甚至Siri的預設AI搜尋引擎。

2.滿足明確需求:蘋果目前欠缺的正是強大的AI搜尋層和用於日常任務的對話介面,而這恰好是Perplexity的強項。

3.規模適中的團隊:Perplexity擁有約250名員工,其團隊規模便於蘋果進行整合,其AI 人才也能為Siri及蘋果的AI工程團隊注入新血。

4.相對合理的估值:與 OpenAI高達3000億美元或Anthropic約600億美元的估值相比,Perplexity的價格對蘋果而言風險較低,但潛在回報巨大。

5.絕佳時機:蘋果與Google長達多年的搜尋合作正受到美國反壟斷訴訟的威脅。收購 Perplexity將讓蘋果在「後Google搜尋時代」擁有自家的搜尋引擎品牌。

古爾曼表示,儘管Perplexity是最熱門的人選,但蘋果的收購雷達上還有其他估值較低的 AI 新創公司,如Cohere、Sierra AI、Databricks以及來自法國的Mistral也在蘋果的考慮範圍內。

其中,Mistral對蘋果而言具有獨特的戰略價值。其高效能模型以運算效率和速度聞名,非常適合在裝置端或雲端運行,能直接彌補蘋果現有模型的不足。目前,蘋果的裝置端模型僅有30億個參數,而雲端版本也只有330億個,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

併購時機未定,一切仍待「反壟斷案」結果

蘋果對Perplexity AI的興趣,被視為應對Google反壟斷案的策略後手。美國司法部已在針對Google與蘋果之間的搜尋預設協議的反壟斷訴訟中取得勝利,法院正研議後續處置措施,最壞的情況可能迫使兩家公司終止合作。

一旦失去這筆豐厚的收入,蘋果勢必須要找到替代方案。然而,蘋果在與Perplexity AI進行實質性談判前,很可能會等待該案的最終判決明朗化。屆時蘋果才能確切知道,是否需要以及何時需要徹底改變其搜尋服務策略。

對此,Perplexity AI發表聲明稱,對任何當前或未來的併購討論並不知情;蘋果官方則拒絕評論。值得注意的是,據傳臉書母公司Meta今年稍早也曾試圖收購Perplexity AI,顯示頂尖AI新創已成為科技巨頭爭搶的稀有資源。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原文標題:蘋果為何想併購Perplexity?背後藏5大考量:砸逾4150億元吃下AI搜尋黑馬,值得嗎?

資料來源:彭博社1彭博社2路透社

TAGS: # Apple # AI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